這兩年養生概念風口正盛,中式滋補行業也正在以自己擅長的藥食同源概念,抓住年輕主力消費者的健康訴求,構造著中式滋補細分領域的“新形象”。元氣森林、小仙燉的快速崛起,都讓我們看到了中式滋補產品基于數字化轉型風口所帶來的發展機遇。那么,誰將成為中式傳統滋補品的下一個爆品?米倉耳記用自己的數字化破圈之路,給行業打了一個樣。
,主推通江銀耳飲品。通過高性價比的江小耳產品拉動用戶流量,增加品牌曝光度,是改變消費者對于通江銀耳產品固有認知的第一步。同時,還解決了銀耳難燉煮、難出膠、費時費力的痛點,將通江銀耳偶爾性消費轉變為經常性消費。
,主推通江銀耳滋補速食產品。深入挖掘通江銀耳的滋養功效,搭配其他中高端滋養食材,滿足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及年輕人在早餐、下午茶、宵夜等多個消費場景中對于健康輕食產品的需求,這不僅是細分深化通江銀耳產品的重要一步,更是明確消費群體畫像、實現品牌深入人心的關鍵一步。
,主推以通江銀耳為主的食用菌干貨類。米倉耳記甄選出段木培育的菌類珍品干貨,其營養價值遠高于袋料生產的菌類干貨。米倉耳記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高營養、高性價比的菌類干貨,用高品質干貨突顯品牌調性。耳坊主要面對旅游景區特產、過節送禮、人情往來、企事業單位團購等消費市場。有精致禮盒、單罐包裝、小分量家庭裝,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主推食用菌類速食產品。已生產醬、面等系列產品,后續將推出糕點、零食類等菌菇產品,適應當下消費需求。
原料的選擇
。選擇通江縣生產的段木銀耳,顏色以米白色和米黃色為主,需要在剛成熟5-7天內采摘的通江銀耳,口感上佳。朵型需要在3厘米以上,但根據不同產品會有不同規格要求:以江小耳為例,198ml版的多以碎耳為主,220ml版的選用二級通江銀耳,260ml版的選用一級通江銀耳;以輕顏耳語為例,均選用一級或特級通江銀耳。
工藝制作
,采用保鮮罐頭工藝,121°C高溫滅菌。因為采取的是后殺菌(整瓶銀耳密封高溫燉
煮后進行殺菌)模式,能讓營養完整保留。
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保留純正的通江銀耳羹滋味。
產品包裝
方面,江小耳為了展示通江銀耳舒展的形態及透亮的膠質感,選用透明玻璃瓶裝,增加消費者的直觀體驗。此外,選用玻璃瓶裝也是為了實現通江銀耳方便即食、隨時隨地開瓶暢飲的功能。再以輕顏耳語為例,通江銀耳有皇家御用貢品的歷史背書,為了突顯其珍貴的特性,故采用玫瑰金碗包裝,既能方便攜帶撕開即食,又能在享用的同時感受時空交錯的輕奢感。
口感測試
方面,首先是通過市場調研,了解現在市面上的即食銀耳產品口感如何,思考公司該從哪方面去突出通江銀耳細膩爽滑的口感;調研過后生產多個樣品,在燉煮時間、燉煮溫度、甜度、添加物這幾個維度中進行調整制作。同時,米倉耳記的產品會分別進行50人、500人、2000人的三輪盲測樣品,選票最多的樣品再來進一步完善,完善后樣品需要再經過三輪盲測,最終票選出最優樣品。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