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榨菜又火了,這次是因為該公司旗下一款五年沉香禮盒,在部分網店這款產品的價格最高可達
1521元。
而在涪陵榨菜某官網旗艦店里,這款產品的官方售價為888元。
對此,涪陵榨菜表示888元五年沉香榨菜是作為禮品榨菜的品類,在業績方面占比較小。不過有行業人士直言:千元榨菜只是炒作、營銷的噱頭,并無可持續性。
根據涪陵榨菜旗艦店產品信息顯示,該款沉香禮盒重約
900g
,內容
包括精美鐵聽裝;
榨菜絲、芯
,
保質期
為
16個月。
在烏江京東自營旗艦店,第一食品資訊查閱發現,5袋80g共計400g的產品,售價為15元,換算下來900g的價格約為33.75元。上述沉香禮盒900g定價888元,價格是前者的26倍之多。也難怪網友紛紛表示“這榨菜鑲金了?”“吃這個必須配上我82年窖藏的可樂”。
烏江榨菜官方旗艦店客服對紅星資本局稱:“這款產品很緊俏,是限量供應。”據觀測,消費者對這款產品感興趣的很少,多個平臺上這款產品的銷量為個位數,有的月銷量顯示為“0”。第一食品資訊小編也隨機詢問了身邊的朋友是否愿意購買這款產品,得到的答案均為“不會”。
涪陵榨菜在接受V觀財報采訪時表示,沉香款是公司一直有的產品,用的是腌制比較久的榨菜做成的,不是新推出產品。888元五年沉香榨菜是作為禮品榨菜的品類,進行銷售。在業績方面,5年沉香款整個占比較小,公司銷售的拓展主要依靠主力產品(大眾款)。
事實上,這不是涪陵榨菜第一次推出高價產品。
天價榨菜在多年以前就出現過。
據北京商報,2007年,涪陵榨菜推出“天價禮品榨菜”,600g的榨菜賣出了2000元,公司將此產品定位于高端市場。彼時,同等重量的榨菜市場價不到5元,涪陵榨菜卻賣到2000元,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詬病,質疑涪陵榨菜是在賣包裝而不是賣榨菜。
據長沙晚報,2011年,涪陵又上市了第二批沉香榨菜,且市場售價上調至2200元。該公司聲稱沉香榨菜復制了巴國古法腌制工藝倒匍壇沉香,以2月江風自然脫水,腌榨后要用河沙封壇倒置沉入烏江底,進行自然醞釀,全程均為純手工制造,至少3年才能釀成。最長的一種極品沉香榨菜,要釀制8年以上方能上市。
現在看來,涪陵榨菜是將沉香榨菜當成文化名片來打造,用以拉高企業調性。然而,對于投資者和普通消費者來說,平時看慣了兩三元一包的榨菜,突然出現一個千元的禮盒榨菜,大多數消費者還是難以接受。
對于這款888元榨菜禮盒引發的熱議,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千元榨菜只是炒作、營銷的噱頭,并無可持續性。“企業漲價遵循國家法律法規,遵從社會責任感,還是要走商業基本邏輯,而不是通過換包裝假‘升級’等漲價套路,帶動全品系漲價,否則消費者也不會為此買單、嘗試。”朱丹蓬說。
千元榨菜并不是涪陵榨菜本月的第一次上熱門,
11月
14日晚間,
其
宣布提價計劃
:
稱基于主要原料、包材、輔材、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決定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各品類上調幅度為
3%-19%不等,價格執行于11月12日17:00開始實施。
該份漲價通知也極大刺激了二級市場,第二天,涪陵榨菜應聲漲停,報35.44元/股。一如海天味業、洽洽食品宣布提價后“一字漲停”的市場表現。
一包榨菜的終端售價,從5毛錢一直漲到了3元錢左右。中信建投證券曾發布研報稱,2008年到2018年10月,涪陵榨菜累計提價12次。這是涪陵榨菜第十三次漲價。
漲價的背后,對應著涪陵榨菜業績的天花板效應,數據顯示,2017-2019年,該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35.64%、25.92%、3.93%;凈利潤增速整體同樣呈下降趨勢,從2016年的63.46%下降到2020年的28.42%。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實現營收19.56億元,同比增長8.73%;歸母凈利潤5.04億元,同比下滑17.92%。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09億元,同比微增1.3%;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9.07%。
在第一食品資訊看來,業績下滑的時候欲通過提價來緩解壓力,這種方式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這取決于消費者會不會因為你的產品漲價而選擇減少購買,或者轉而選擇其他公司的產品。這就像某位行業人士說的那樣:有的企業漲價,多了一個選擇。有的企業漲價,就是給別人讓路。因為這關乎品牌力、渠道掌控、市場營銷多方面通力合作的一個加成效果。
此外,涪陵榨菜敢于連番推出千元甚至2000元的榨菜禮盒,從另一方面也給其他經營土特產的品牌帶來些啟示,為什么涪陵榨菜有嘗試高端的勇氣,而部分土特產企業永遠徘徊在“土”的邊緣?有的時候,嘗試下地域文化名片的持續打造與輸出、讓你的特產變成一個真正“特”的產品,再依靠附加價值的疊加,突破現有的價格帶,或許是個不錯的嘗試路徑。
這里有一份四川食品行業發展藍皮書“通關秘籍”,你關注的名優企業推薦名單也在里面!(點擊圖片,了解更多信息)
爆料、投稿、采訪:15882441455(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