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唐產業集團,是國內一家將餐飲技術標準化、專業化、現代化為連鎖餐飲味道打造整體解決方案的集團化公司。
本文2912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深耕供應鏈十余年,截止2018年12月31日,申唐產業已為1872家餐飲品牌、121423家門店提供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其中不乏海底撈(頤海)、香天下這樣的明星餐企。
2019年4月23日,在餐飲人必讀舉辦的“西安·中國餐飲變革大會”(2019春季論壇)上,孟中和與在場700位餐飲人分享了“餐飲供應鏈的改革與發展”。
孟中和說,餐飲產業鏈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餐飲經營者把最累、最苦、最不想干、最干不了的事,丟出來,交給一個專業的團隊去做。這個團隊就是餐飲產業鏈。
以下為孟中和現場演講的部分精華內容:
01
中國餐飲發生了哪些變化?
1.品牌連鎖化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的蒼蠅館子正在逐步減少,有品牌的正式門店越來越多。
就連地鐵口賣包子的店都有了自己的品牌,甚至接連在不少地方都有了分店。
這就透露出一個邏輯:當產業有了明確的方向,建立屬于自己的品牌,接下來一般就會通過連鎖化,來強化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
這是正在發生,未來也將繼續發生的事。
2.管理專業化
我們任何的所作所為都應該有背后的邏輯進行支撐。
比方說之前張寬張總說的,餐飲企業的經營者,為什么要懂管理?為什么要什么都了解一點?為什么要去培養專業的人才?(相關內容見→億康餐飲董事長張寬:餐飲企業的決策者,要通才不要專才)
這個做法,背后的邏輯就在于,現如今市場的發展,早已經容不得你去“摸著石頭過河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有句話講,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以前的市場容錯率高,你沒有,可以以身試錯,慢慢摸索。
但現在不行,現在餐飲行業的試錯成本太高,就像牽腸掛肚郭總剛剛說的,餐飲房租貴,人力成本貴,營銷成本更貴。(相關內容見→牽腸掛肚創始人郭麗霞:火鍋做小,市場做大;產品做精,模式做輕)
如果你一出手,很多地方都還沒有搞明白,等你摸索一陣,基本市場上已經沒有你的生存空間了。
但人無完人,很多餐飲人初入餐飲行業,的確不知道該怎么下手,所以大家會選擇尋找專業化的人才,對品牌進行專業化的管理,專人做專事。
我們就拿現場嘉賓舉例子,像串一火鍋創始人楊信楊總說的,他們開店之前,是帶著整個團隊去試吃,去調研,最后整理出優劣,用作自己開店的參考。(相關內容見→串一火鍋創始人楊信:有市場的創新才叫創新,有互動的營銷才叫營銷)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由專業化在做支撐。
3.產業細分化
我認為,產業細分化正是衍生出餐飲產業鏈的一個重要契機。
什么叫餐飲產業鏈?
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餐飲經營者把最累、最苦、最不想干、最干不了的事,丟出來,交給一個專業的團隊去做。
這個團隊就是餐飲產業鏈。
比如說味道,很多餐飲企業沒有辦法去把控產品的標準化,這一點,我們產業鏈就可以幫他們完成;
比如說采購,餐飲企業都希望把原材料成本壓低,但同時又不能折損品質,這一點產業鏈也能幫他們完成。舉個例子,市場上的辣椒,買一斤多少錢,買一百斤是不是會便宜一點?買一噸是不是單價會優惠得更多?
要知道,我們產業鏈都是上百噸上千噸地去采購,你就算一次性買一噸,也不如我們去拿來得便宜。
02
這些變化會催生什么現象?
1.品牌時代
過去,川渝地區做餐飲存在歧視鏈,做中餐的瞧不起做火鍋的。
因為在中餐大師傅眼里,火鍋沒有什么技術含量。
但過了三五年,大家卻猛然發現,做火鍋的都發了家,手上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當一個餐飲企業有了品牌之后,尤其是通過連鎖經營,讓這個品牌建立起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有口碑,有勢能后,這個企業就有機會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
這從最近幾年資本的流向上也不難看出。
過去,幾乎所有資本方都不看好餐飲行業,但自從中國餐飲出現品牌影響力較大的企業之后,越來越多的資本方開始看好餐飲,對那些有強品牌力的餐飲企業慷慨解囊。
這一點無疑也是催生餐飲企業品牌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管理時代
有句話說,一個企業走不長,必定是管理出了問題。
說實話,管理對很多中國餐飲企業來說,都是一個痛點。
在我十五年的職業經理人從業經歷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改革開放三四十年來,有部分人通過“江湖主義”、“機會主義”、“分紅主義”賺走大量的社會資源;
剩下一幫非常苦逼的人在社會的中基層游走,為了生存,為了快速地積累資本賺到錢,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想“管理”的事情。
等到市場逐漸趨于穩定,企業建立起來了以后,才發現,管理這塊地基沒打好,很多企業就崩潰于此。
為了避免這種后果,很多企業的掌權者,甚至不惜一切代價,高薪聘請專業的管理人才,管理團隊。
3.壟斷時代
在最近的19大上,國務院對中國產業的發展有著比較清晰的規劃,提出了“5萬億”的目標。
雖然這個目標與實際數據存在不小的出入,可能很多餐飲企業并沒有正式注冊、交稅等,臺面上5萬億可能是目標,但臺面下,5萬億已經是過去式了。
另外一個數據就是,中國在人口數量上幾倍于美國,但美國有很多做到了上千家規模的連鎖餐飲品牌,中國能夠做到上千家的都寥寥無幾。
由此可見,中國餐飲并非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樣,已經是紅海一片,相反,我們還有很多機會。
未來中國餐飲市場的發展,“巨無霸”肯定會繼續出現。
03
餐飲行業與餐飲產業鏈相輔相成
申唐集團目前在全國合作的企業接近3000家,這其中包括三個層面的企業:
第一種就是大型連鎖企業,比如牽腸掛肚、蜀大俠、小龍坎等這樣的餐飲新銳代表;
第二種則是正在餐飲道路上負重前行,連鎖規模在50到100家左右的企業;
還有一部分是有著長久的經營歷史,但希望得到更好發展的企業。
申唐產業針對不同的客戶,設計了不同的餐飲模型以及商業模式。
在2015年前后,我們經歷了一段相當快速的發展時期,究其原因,我們發現是在過去曾經合作過的一些小型餐飲企業,在那段時間踏上了風口,得到了不錯的發展。
客戶有前景,產業鏈自然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而餐飲產業鏈的發展也在為餐飲企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而鋪路。
比如說曾經我們覺得美國的餐飲企業都很牛,吃一頓肯德基、麥當勞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
但現在,我們中國火鍋已經走出國門,海底撈、香天下等火鍋品牌,在海外非常受歡迎。
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火鍋的紅火,與餐飲產業鏈的完善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餐飲產業鏈為餐飲企業提供了兩項十分重要的福利:
第一就是產品的標準化。
包括產品的味道、品質、品相等等,有了產品標準化,才能維持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固定形象。
第二則是管理的系統化。
餐飲供應鏈提供的數據與表格,甚至是我們在與客戶合作時積累下來經驗,都能有效地幫助餐飲經營者快速學習如何建設自己的人才團隊。
因此,餐飲產業鏈是每個餐飲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和動力。
你怎么看待產業鏈的重要性?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編輯:小白、CJ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