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戴著“網紅”光環的眾籌餐廳,開著開著就死了?

    掃碼訂閱專欄

    帶著著名作家、導演張嘉佳明星光環的“卷福與他的朋友們”,短時間完成2000萬眾籌,開業一年8家門店倒閉7家,如今是墻倒眾人推,眾籌一下變“眾愁”。

    作者也曾有過這樣的理想,玩玩餐飲眾籌,當個小股東,每月分紅拿錢,請朋友吃飯還可以免單,完全實現財務自由,那得多有面子啊。

    最近“卷福與他的朋友們”一下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如今8家門店7家門店已關店清算,眾籌又成為飯后談資的話題,我也慶幸當時沒有做出這樣的舉動。

    “卷福”變“卷錢”

    8家門店7家倒閉

    ▲圖片來源:百度

    雖說借助資本的力量,能夠快速讓餐飲品牌走上正軌,但拉上互聯網上的“看客”一起上路,不是多了幾個指手畫腳的人么?

    今天狗頭就與各位討論一下關于眾籌的那些事,百人眾籌的模式真的適合餐飲?

    盤點:那些年倒閉的眾籌餐廳

    理論上“人人都可以成為股東”的模式,在咖啡品類上屢試不爽,凡咖啡品類的眾籌,總會有人前仆后繼涌入。

    部分倒閉的眾籌咖啡館

    ▲數據整理:眾郝創意咨詢

    眾籌“聚咖啡”在2012年正式開業,擁有110名股東。月營收無法實現平衡,兩年后在杭州的餐飲市場中銷聲匿跡。

    再比如,66位海龜白富美眾籌132萬的Her coffee,開業一年退出市場。“很多人咖啡”在東莞、寧波、上海等大部分營業都沒有超過一年……

    在咖啡行業嘗到眾籌的甜頭,不少人將眾籌的橄欖枝伸向開餐廳,甚至還揚言還要開個眾籌幼兒園、眾籌體育館……

    雖說這種快速融資的方式,將餐飲新手入行門檻變低,但往往試錯成本極高,真正利用眾籌成功的餐飲又有幾個呢?

    部分倒閉的眾籌餐廳

    ▲數據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曾經的網紅“卷福與他們的朋友們”,戴著張嘉佳的明星光環和眾籌平臺背書,短時間內獲得海量的關注,近千人參與眾籌,籌款近2000萬。

    明星效應也擋不住墻倒眾人推的局面

    ▲圖片來源:百度

    當時想想只要用3、4萬塊錢就可以成為明星合伙人,享受1%利潤分紅,羨煞旁人。但好景不長,看似小錢匯成大流,一下全盤皆輸。

    尷尬收場

    ▲圖片來源:百度

    先講講品牌故事,感染一群有相同經歷又想創業的人,再借助名人IP快速打開品牌知名度,這樣的餐廳能不賺錢么?

    隨著餐飲眾籌失敗,也讓眾籌變成餐飲“黑洞”。這樣的模式看起來門檻變低,還能集思廣益,資金充足完成快速擴展。

    餐飲經營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經營一家餐廳你得考慮品牌定位、成本管控、選址是否理想,餐廳的經營不可能一勞永逸。

    餐飲眾籌敗在這些坑

    成功全靠碰運氣

    回看2017年全國餐飲門店數量達到581萬個,比16年下降3.48%,這就意味著全國將近21萬家餐廳倒閉。

    在這個天天喊著消費升級的年代,餐飲經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話說門檻低、回本快,真的能這樣嗎?

    這些眾籌餐飲快速拿到資金,看似風光無限,但真的到餐廳運營上,無疑暴露問題。

    1、管理不扎實

    眾籌看似只是簡單的資金融入,但卻沒想到百來平方的餐飲店,其實有200個老板合伙人。而這偌大的羊群中,其實是缺乏經驗豐富的領頭羊。

    既缺乏餐飲經驗,又缺乏領頭羊

    ▲圖片來源:百度

    “卷福與他的朋友們”的張嘉佳與他的好基友,是外行跨界到餐飲,缺乏餐飲系統性的管理思維,兩位“領頭羊”既是文化人,又是商人,時不時還要拍個電影,多重身份下分身乏術。

    失敗的核心是缺乏運營管理經驗,沒有扎實的管理團隊,就快速眾籌繼續開新店,無疑是往火坑里跳。

    2、無規律的過度營銷

    營銷是個系統的工作,光靠名人效應是難以持續的,或通過幾個合伙人每天的持續消費,這都不是營銷。

    營銷要有系統性

    營銷是要有系統性、時間點的。今天情人節、明天婦女節、后天勞動節,這些節點你都得有營銷。

    利用這些營銷,反復的讓消費者聯想到你。但眾籌的餐廳,本質是缺乏專業人領跑,更別說營銷系統化了。

    如果今天換成麥當勞、肯德基、海底撈等品牌玩眾籌,他們擁有強有力的品牌效應,扎實的運營系統,穩定的產品口味。這樣的眾籌項目比新店眾籌來的更實際。

    營銷是當頭炮,問題是你的餐廳能否承載營銷吸引來的人氣?否則后方出品跟不上,顧客吃過后大失所望必然會產生更大的損失。

    3、品牌不能光有名字

    記得2010年,在微博大V五岳散人的前頭下,200人眾籌500萬資金,盤下一家“山里江南”的餐廳,連餐廳名都沒有改直接開業。

    光聽“山里江南”這個名字,畫面感油然而生,以為主打的是江浙菜、野味,竟沒想到是家魯菜館。果不其然,堅持兩年,慢慢淡出消費者視野。

    眾籌餐飲資金充足,請個優秀的廚師絕對不是問題,但各忙各業的看客們,并沒有在產品的口味上下功夫,口味無功無過,缺乏競爭力。

    在這個消費者升級的年代,沒有進行品牌迭代與口味升級,往往面臨淘汰的結果。

    參某說

    現在資本紛紛入駐餐飲,資本“臺風”來了,連豬都會飛,但沒有利用好這股強勁的風,同樣也會摔的很慘。

    那么不管眾籌還是資本的融入,給餐飲人了甜頭,同樣也會栽跟頭。資本的對接就相當于站在風口上,是順風而行還是逆流而上,每一步都需要經過考量。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專欄作者胡茵煐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達美樂西少爺肉夾饃好色派沙拉胡桃里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中央工廠|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戳“閱讀原文”,報名搶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5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21日 21:38
    下一篇 2018年5月21日 23: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