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1點點、CoCo都可這兩個一度引領行業方向的茶飲品牌門店數量,他們的規模增長仍然驚人。
單從規模而言,內陸茶飲連鎖品牌,近年來不斷涌現出“航母巨艦”。
吾飲良品、滬上阿姨明年計劃店數分別計劃達到5000家與7000家
按照此長彼消的歷史發展規律來看,一批新生力量的崛起,將蠶食另一部分品牌的領地。但這個規律有時也會有偏差。
仔細數過1點點、CoCo都可這兩個一度引領行業方向的茶飲品牌門店數量,相比過去,他們的規模增長仍然驚人。
1點點:3712家店
CoCo都可:接近5000家店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CoCo都可的店數總和為4885家,開業中的店數為4784家,即將開業數為107家,暫停中有101家。
在1點點的官方公眾號中,其顯示的在營門店數量則為3712家。
反觀2018年9月數據,當時1點點門店數量為1341家,CoCo都可的門店總數在2800家左右。截止現在,兩個品牌的門店規模均實現或接近翻倍。
再看區域分布,1點點在江蘇有734家,浙江652家,上海399家,而CoCo都可在這三個區域的店數分別為1098家、374家、428家。
作為茶飲重點區域之一的廣東,CoCo都可有388家,1點點則達到了500家。除此外,兩個品牌數量較多的地區則為四川、湖北、湖南三大市場。
我們認為,在茶飲行業充分競爭,品牌表達多元化呈現的當下,對于功成名就的連鎖如何保持其市場占有率,讓消費者對其仍保持記憶。從這兩個品牌不降反增的現象中,或能找尋到一些答案。
2015年1月,上海五角場復旦大學,CoCo都可第一家咖啡門店落地。這也是該品牌產品線變化最直觀的一次。
而后,2018年推廣小程序開始數字化布局,同年抖音視頻的宣傳讓青稞奶茶成為熱搜。包裝上,鐳射袋的應用也被不少品牌點評、學習。在店型方面,開出不少概念大店,以適應當時“茶飲社交”的需求。
1點點的變化則主要集中體現于疫情之后,一方面是微信公眾號版面增加了更年輕化的表達,今年6月的mini杯讓1點點掌握了流量密碼,引來多個社交平臺曝光。盲盒、中秋限量禮盒、星座吸管等,這些在1點點之前的發展中,鮮少出現。
顯然,兩個茶飲品牌在表達上均在積極求變,以尋求在消費端獲得更多感知度。
從奶茶到茶飲,行業的名字有了些許改變。這也表明對于消費者而言,過去功成名就的品牌,都有可能在新一代消費者中變得陌生,想要常勝,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CoCo都可、1點點在最初進入市場內,以奶茶三兄弟、珍珠奶茶、瑪奇朵等具有創新力的產品獲得消費者的認知,這一時期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短期內的種草。但創新,或者說持續創新出精彩的產品,顯然很難。
這也注定茶飲品牌發展注定要去跨越鴻溝:如何讓更多大眾感知、轉化。
以1點點為例,除了高性價比的瑪奇朵外,該品牌推出了糖度、溫度DIY的服務,隱藏菜單的玩法,這些都在當時的微博上有極為廣泛的傳播。
當網絡傳播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品牌開始對傳播效應進行轉化。常見的做法就是打通購買渠道, 在具有傳播度、熟知度的區域內進行門店布局,方便其購買就是表現形式之一。
翻看CoCo都可、1點點的區域分布,江浙滬三個區域,均占據著其門店總數的50%以上。這一點,也是基于品牌原點人群集中于此所產生的效應。
但如果新拓展區域存在于相近品牌,或者品牌方在傳播表達、門店展現并未做到精彩時,其品牌影響力也會相應遞減。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品牌在表達上進行再次創新,并重新梳理傳播渠道,以獲得新區域消費者的注意,喚醒老客戶的記憶。
無論是1點點,還是CoCo都可所做的改變均是為跨越消費認知這一鴻溝而動。畢竟,僅是情懷,難以讓粉絲多次復購。
品牌勢能的打造是長期工程,需要不斷重復短期產品、中期跨越鴻溝兩個階段。但品牌勢能的效應并不僅體現于顧客到店買杯奶茶之上。
近年來,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蜜雪冰城均在電商平臺上開出店鋪,售賣周邊產品。而喜茶、奈雪的茶更推出瓶裝飲品,對新的領域進行嘗試。同時,不同渠道、領域的破圈,又能再次將流量反向輸入于門店產品售賣。
12月6號,1點點在公眾號宣布限時發售“心機小料碗”,此次推出的共計6款。
分別為1號熊貓小碗,為咖啡凍、椰奶凍、奶霜的組合;2號椰豆小碗,為奶霜、紅豆、椰奶凍的組合;3號小料就醬,為茶凍、芒果醬、芋圓、椰奶凍的組合;4號三色小碗,為紅豆、奶霜、仙草凍的組合;5號小太陽碗,為芒果醬、奶霜、茶凍的組合;6號晶瑩小碗,是椰果、茶凍、芒果醬的組合。
6款小料碗并不單獨售賣,而是與店內產品形成套餐,消費者可在奶茶、奶綠、四季奶青、烏龍奶茶、阿薩姆紅茶、茉莉綠茶、四季春茶7種茶底中自由搭配。價格則會因小料碗、茶底的不同有所差異。
以2號椰豆小碗為例,茶底選擇中杯四季春茶的價格為11元,但選擇四季奶青的價格則為14元。
椰豆小碗內的小料為奶霜、紅豆、椰奶凍,3款小料中,紅豆在1點點門店中可以免費加,但加一份椰奶凍的價格為1元,奶霜分裝的價格為6元,四季春茶在其門店中售賣價格為8元,三者相加則需要14元。
按照套餐價,相當于省了3元。不做促銷的1點點,這次算是大大的讓利了。但更重要的是,給到消費者新的體驗。
在1點點的公眾號留言中,粉絲對其新產品的推出,反饋很積極。
除表示對其喜愛、已經購買外,也給出了不少建議,這些建議均是其理想中的小料碗形態。點贊最高的為芋圓、奶霜、咖啡凍的組合,其次為奶霜、芋圓、茶凍的組合,1點點均回復留言表示已記錄在案。‘
眾多留言中,有一條這樣寫到:自己在家換個精致的小杯子,豈不是就是一份下午茶?
這條留言中,已經很明確的寫出了消費者對于此類產品形式的感知。在他們看來,這種組合完全等同于下午茶——飲品+甜品的組合。
在新茶飲時代到來之前,整個飲品行業可以看做是奶茶、咖啡、甜品三個品類的重疊。但在“萬物皆可”茶飲的感召之下,甜品、咖啡中越來越多的元素進入茶飲,讓這個新生的事物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甜品為例,芋圓、紫米、楊枝甘露、班戟、麻糬這些過去在甜品店中的流行品類,如今也與珍珠、布丁一樣,全部進入奶茶杯。燒仙草更是將小料大集合的形式做到極致。
杯裝化甜品更多的考量則是在于逛街時的便利性。但甜品與加奶茶的甜品,在口感體驗上會有差異。
但現在,由于茶飲在堂食、外賣兩個渠道的增量,可以讓消費者有條件在店內、家庭或者辦公室美美的享受一次下午茶。
目前,以面包、蛋糕為主的西點是甜點的主力軍。而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等烘焙品牌的起勢,也讓創新型的中式烘焙被消費者所熟悉。
布丁、仙草、芋圓、杏仁豆腐、椰子凍其實屬于傳統甜品,只是在茶飲店中的制作方法、應用有所改變。
按照目前市場加小料的價格來看,紅豆、珍珠多為1元,而奶蓋一般在3元左右,許多消費者喝奶茶是因其中一款小料而去選擇。1點點此次的做法,實則是通過套餐的形式,讓甜品、飲品的體驗相互配合,一口甜品、一口茶的方式也十分符合當下部分消費者不再只注意性價比,也注重精致、儀式感的潮流。
是喝一杯加料奶茶,還是一口茶、一口甜品,兩種消費體驗衍生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市場賽道。
對于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茶飲市場,換一個售賣方式,或將迎來新的機會。
當下,千店、萬店茶飲品牌在行業中已不再是少數。如何利用品牌勢能及規模,拓展茶飲的邊際,將成為他們生存與發展的長期思考。
10個月160家,又一國潮茶飲品牌,從潮汕火到深圳
這家火鍋店開業一周就登上熱門榜第一!他有什么來頭?
直播間高效引流、商圈人群種草就近到店……,餐企的抖音經營秘籍
深圳餐飲為什么能代表餐飲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