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月前,內參君發現,冷凍水餃巨頭思念食品,將旗下社區新零售品牌“愛燒飯”的微信公眾號,變更為“鮮餃鮮吃”。公眾號簡介中寫道,“新鮮水餃新鮮吃,現包水餃更好吃”。
而從企查查上可以看到,今年10月份,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申請了注冊“鮮餃鮮吃”商標,所屬品類為,30方便食品、29類食品、43類餐飲住宿、35類廣告銷售。
目前在大眾點評上,還看不到鮮餃鮮吃的實體門店開業,但從其品牌名和slogan中,幾乎可以斷定,它的模式應該和袁記、熊大爺等生鮮水餃云吞外帶社區檔口差不多。
創立于1997年的思念食品,是國內主要的專業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之一,主要從事水餃、湯圓、面點等6大品類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年生產能力超過70萬噸。它與三全食品、灣仔碼頭并稱為速凍水餃三巨頭,對于方興未艾的現包水餃賽道來講,是一艘名副其實的“萬噸巨輪”。
今年5月份,喜家德開設了吉真生鮮零售店,聚焦餃子、餛燉、面,同樣走現包檔口模式,目前已經在大連、上海開設了直營測試門店。有媒體報道,吉真未來將開放加盟,目標是開1萬家店。
現包水餃為什么火了?
現包水餃檔口倒也不是什么新興事物,它長期存在于全國大大小小的菜市場里,大多是如下圖這種寫著“水餃云吞”的檔口。
這類小店往往由一兩個人經營著,連包帶賣每天備個一二十斤肉餡,包完了就打烊收工,顧客都是住在周圍的居民,需要親自前去打包,連外賣都很少。
而袁記、熊大爺、吳火獅等品牌,則給這樣檔口來了一個徹底的“整容”,品牌VI生動醒目,現包窗口干凈整潔,一盆盆餃子餡貨真價實,同時,他們還利用更強大的選址和議價能力,把檔口落位擴展到菜場以外的社區。
這樣一來,選購現包水餃的客群從“去菜場買菜的人”,擴大到了“在家吃飯的人”,潛在顧客擴大了至少10倍。因為相當多希望在家做飯吃飯,卻沒有時間采購和烹飪的年輕家庭,都會被這種新鮮現包的產品所吸引。
同時,這個群體和傳統的餃子館顧客,以及吃水餃外賣的群體,重合度并不高。與之消費場景和客群更為相似的,其實是速凍水餃,這也就不難理解,思念為什么要搶先下手攻占這塊市場。
這樣一個傳統小賽道在進行模式升級后,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大鱷。
投資了熊大爺的美團龍珠創始合伙人朱擁華表示:“中國餐飲行業正在進入萬店時代,餃子是大眾、剛需、高頻的重要餐飲品類。熊大爺品牌通過模式創新,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為消費者提供了好吃不貴的產品。”
可以說,模式創新,是現包水餃檔口最為突出的亮點,既有符合當下市場需求的一面,更有快速復制擴張的潛力,而后者,顯然是資本更為看重的。
透視現包水餃商業模式
這塊市場,還有多少“處女地”?
新式茶飲“內卷”有了新出路?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