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華彬快消提前“交卷”:中國紅牛交貨額221億,微增4%

     
    2021對整個消費行業來說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距跨年還有2天,華彬集團就迫不及待的交出了自己2021年的成績單。12月30日,紅牛公眾號發布消息,華彬集團于12月27-29日召開2021年終市場經濟工作會議,并公布
    中國紅牛2021全年銷售業績:訂單額鎖定218億元,交貨額221億元,同比增長4%。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

    不過,面對市場變革和競爭對手的崛起,作為國內功能飲料“一哥”的華彬,未來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銷售額不及去年卻增長4%?

    眾所周知,華彬快消品主要以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芙絲天然礦泉水、唯他可可天然椰子水、果倍爽少兒果汁五個品牌的經營銷售為主。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
    2020年上半年,華彬快消品運營的五個品牌銷售額143.26億元,同比下降4.7%,完成集團年初制定的全年任務約58%。功能飲料板塊合計銷售額141.09億元。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完成銷售額133.93億元,同比下降約3.6%,約5億元;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完成銷售額7.16億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絲水三個新品銷售額合計約2.2億元。

    不過
    至此之后,華彬快消品就再也沒有單獨披露過戰馬、芙絲、唯他可可和果倍爽4大品牌的業績了。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截圖
    更有意思的是,
    2020年,華彬快消品實現銷售收入實現242.01億元,取得小幅增長。
    在公布去年成績單的時候,對中國紅牛的銷售額是這樣表述的:“2020年前三個季度,飲料行業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中國功能飲料整個行業下滑了約10%。中國紅牛憑借穩定的市場貢獻和完美的銷量達成,不僅逆勢增長扛住了疫情重壓,也抗住了市場低價沖擊,
    毅然完成228億元的既定目標
    ,25年累計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從而繼續鞏固了在功能飲料行業領導者地位。”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截圖
    而在今年的“成績單”中,
    2021年中國紅牛不管是訂單額還是交貨額,都不及去年的228億元,怎么還成了增長4%呢?
    不過,華彬快消品并非上市企業,對外披露的業績也許存在統計口徑的差異。

    并且,去年中國紅牛為了達成目標,還采取了一些措施來力保目標的實現。去年底,據華彬快消品方面稱,自2020年4月起,中國紅牛不僅加大終端拜訪力度,還推出“箱內碼”項目,重點在20多個營業單位所在區域的零售終端投放,通過包裝紙箱內置入二維碼,掃碼得紅包增加終端小店的收入,每一箱平均可掃到紅包2-3元。截至目前
    (2020年12月底)
    ,全國箱內碼注冊用戶數已達數百萬個,惠及注冊終端網點約60萬家,實際投入資金數千萬元。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
    而在今年上半年,華彬快消品
    2021年上半年整體實現銷售額完成134.4億元,達成全年任務目標的53.3%,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銷售額完成127.3億元。

    據此估算,
    2021年,華彬快消品的全年目標任務應該在243億元左右,拋開中國紅牛221億元交付額外,戰馬、芙絲、唯他可可和果倍爽要實現22億元營收才能達成,
    根據這4大品牌今年的市場表現,恐怕并不容易。

    不過,對于中國紅牛2021年的成績單,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食評方表示,中國紅牛的微增是必然的,因為我們看好華彬最主要的是看重他的體系,整個企業的凝聚力。我們可以看到,國內那么多的功能食品企業,大部分都挖了中國紅牛的高管、中層甚至業務員,但是為什么沒有一個能做起來的呢?從安奈吉到卡拉寶、再到其他企業,那就說明中國紅牛的成功更多的是基于他的企業文化以及體系的強大,這是華彬最“值錢”的。

    懸而未決的官司讓中國紅牛份額不斷被擠壓

    而今在國內提到紅牛,還得多問一句,是指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紅牛牌安奈吉飲料”“紅牛牌維生素風味飲料”還是“奧地利紅牛”?



    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中國紅牛,隸屬于華彬快消品;紅牛安奈吉飲料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都是由泰國天絲公司在國內委托生產或運營的產品,也就是我們說的泰國紅牛。其中,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和紅牛安奈吉飲料是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都是擁有保健食品標識(俗稱“藍帽子”)的功能性飲料。

    而這種“四種紅牛”混戰的局面背后,則是華彬快消品與泰國天絲公司之間的各種糾紛所致。

    華彬快消品和泰國天絲之間的糾葛,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當年,泰國天絲方面稱和華彬方面簽訂的20年紅牛商標授權已到期,但華彬方面又宣稱授權協定為50年。雙方各執一詞,最終鬧上法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發起的訴訟超20起。

    不過,雙方糾紛的轉折點在去年年底出現。2020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明確天絲公司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獨立完整的所有權。

    此后,天絲方面先后起訴銷售中國紅牛的經銷商,不得銷售商標侵權的中國紅牛,有關“中國紅牛”產品下架的報道頻見報端。


    圖片來源:中國商報

    而在今年1月7日,中國紅牛通過公眾號發布聲明稱:“中國紅牛將陸續發布《中國紅牛發展歷程白皮書》(1995-2020)細節,詳細披露華彬集團與泰國天絲的合作緣起、中國紅牛的艱難發展歷程及系列糾紛前因后果,還原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視聽!”

    彼時,據光明網刊發的《“紅牛商標案”落槌,為市場法治而明》一文顯示:“在最高人民法院終審中,紅牛公司出示了1995年11月10日簽署的有效期為50年的協議書及其相關方出具的確認函作為新證據,想要以此將運營期限延長至2045年。在爭奪‘紅牛’商標權屬無望的情況下,能最大限度延長使用權限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問題是,
    紅牛公司‘未提供原件’,故被法院認定為真實性存疑,未被采信。
    法庭之上,一切要靠證據說話。在這種不確定之下,法官不可能作出對紅牛公司有利的判決。”

    顯然,中國紅牛希望通過所謂的“白皮書”細節,來成為其協議有效期50年的有效佐證,似乎也顯得有些蒼白,
    畢竟所有外圍的“細節”,都沒有協議“原件”本身來的有效。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

    而喋喋不休的糾紛也為中國紅牛帶來了業績波動。2016年,中國紅牛先后裁掉一級業務代表和縣級辦事處,以及關停四個工廠。而中國紅牛的銷售額也從2015年的230.7億元下降至2017年的196億,市場份額也從2016年的63%下降到2017年的58%。雖然在2018年,中國紅牛重回200億規模,并在去年接近巔峰時的2016年數據,但相比國內功能飲料市場的持續擴容和競爭對手的崛起速度,中國紅牛明顯放緩了腳步。


    圖片來源:無冕財經

    據歐睿國際《Energy Drinks in China》統計,
    2014-2019年,中國能量飲料銷售金額復合增速超過15%,是飲料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2019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接近43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將達1864億元。

    此外,據本土最大的功能飲料品牌東鵬飲料的招股書顯示,按照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統計,
    中國紅牛、東鵬特飲、樂虎、體質能量分別占據57%、15%、10%、6%的市場份額。
    此外,戰馬和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旗下的XS,二者市場份額合計約8%。

    而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20年東鵬飲料逆勢增長,銷售額+26.7%,銷售量+29.2%。2021年前三季度東鵬特飲營收就已達55.60億。而中國紅牛的另一對手達利樂虎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也超過15%。

    此外,
    百威中國在今年4月宣布成為奧地利紅牛中國大陸的獨家代理商;
    2020年9月,養元飲品在總部開啟動員大會,正式開始接手泰國天絲旗下紅牛安奈吉的運營,在今年5月24日的養元飲品2021年網上集體業績說明會上,養元飲品董事長姚奎章透露,
    養元飲品代理的紅牛安奈吉已在北京地區上市,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顯然,面對快速擴容的功能飲料市場,隨著競爭對手的不斷崛起,中國紅牛的市場份額正在持續收縮。

    亟待能扶“馬”上位

    對于現階段的華彬快消品而言,中國紅牛面對的局面并不樂觀。


    圖片來源:紅牛公眾號
    從市場層面看,據天風證券報告顯示,東鵬特飲250ml裝單價為2.52-2.66元/罐,“中國紅牛”產品250ml單價為6.17元/罐,紅牛安奈吉(泰國天絲推出的功能飲料產品)250ml單價為5元/罐,中沃旗下體質能量功能飲料330ml單價為4.5元/罐,“中國紅牛”定價最高。

    而格隆匯在報道中也指出,法庭之外,多種紅牛并存,一定程度上導致消費者對紅牛品牌認知模糊;并且,由于深陷商標爭議,華彬集團已被禁止投放“空中廣告”,渠道也受到牽連。在新媒體爆發,全渠道發展的當下,消費市場不說瞬息萬變,也是高速進化的,紅牛遇到的制肘因素中短期來看得到完全解決并不容易。

    顯然,除了力爭紅牛的合法地位之外,亟待找到整體業績的第二增長點。而從華彬快消品現有的產品矩陣來看,戰馬無疑是其重點傾注的對象。

    在紅牛系列商標糾紛落槌時,中國經濟網就發文稱
    “喂別人的紅牛,不如養自己的戰馬”,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東西,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

    但對華彬而言,要真正的扶“馬”上位,并不容易。

    早在2016年糾紛初現時,華彬快消品就推出了“戰馬”功能飲料,但時至今日,整整5年時間過去了,戰馬在200多億規模的華彬快消品面前,就顯得有些“卑微”了。

    根據華彬方面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戰馬銷售額則與去年全年追平,銷售達8.3億,同期增長47%,但去年上半年又回落至7.16億元。因此,樂觀估計,戰馬目前的體量最多在15億上下。

    不過,華彬快消品也并非“任人宰割”。
    今年6月,VOSS品牌在中國市場推出芙絲氣泡水單品,新推出櫻花白桃、青提葡萄、青檸生姜3種口味。


    圖片來源:新京報

    今年下半年,針對有不同需求的消費人群,戰馬連推6款能量型維生素飲料新品,全部為180ml的小罐裝,主打“小能量,大秀場”理念。6款新品各具特色:0糖款無卡路里負擔,大豆肽款有助補充蛋白質源,2倍D核糖款口味濃郁,檸檬味、西柚味、白桃味等新品,

    7月28日,華彬快消品貴州功能飲料生產基地開業投產儀式在貴安新區舉行。據華彬集團工業執行總裁張立剛在致辭中表示,在“一帶一路”國際食品產業園宏觀規劃中,華彬快消品功能飲料生產基地項目將分三期建設,計劃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6-8年。第一期已完成1.3億元投資,從入駐園區到建設完成僅用了6個半月,預計年產值為10億元,全部項目完成后產值預計達35億元。 

    面對碩大的中國能量飲料市場,
    東鵬飲料、達利樂虎、體質能量等都能在中國紅牛的強勢之下分的一杯羹,戰馬未來或許也能。
    只不過,面對越來越錯綜復雜的市場形勢,華彬快消品看來需要加大對戰馬的“揮鞭”力度了。

    · END ·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往期熱點文章↓
    • 沖泡奶茶銷售旺季,香飄飄85度“椰”風過暖冬

    • 宗馥莉履新娃哈哈總經理的“第一把火”:2022年的新品、營銷規劃要這樣做

    • 盤點東鵬飲品、養元飲品、香飄飄等十一家上市軟飲料企業,哪家成長能力最強?

    • 龍大肉食變龍大美食背后,是萬億預制菜的魅與惑

    • 代糖市場“戰事”正濃,當家“花旦”赤蘚糖醇卻疑似致敏?

    • 凱度消費者指數:2021年奶酪、即飲咖啡增長較快;方便面、餅干呈現負增長…

    • 被熱搜困住的“茶顏悅色”

    • “圍攻”星巴克

    關注我↓↓↓,給您更多好看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61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21:01
    下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