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篳路藍縷,40年砥礪奮進。我們餐飲人用雙手書寫了發展的華彩篇章,拉開了一個行業的擴張序幕。
行業40年的巨變,離不開每一位餐飲人。來自國有企業的改革家、企業家、科技大師、開放先鋒無疑發揮了引領作用。
接下來《餐飲經理人》微信公眾平臺用40天的時間講述這40位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40年間創業圖存,創新求變的故事,生動再現了這些企業的成功路徑,以及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今天為您呈現“俏江南”品牌創初人張蘭的故事。
看完記得點好看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
歡迎轉發朋友圈 謝謝你
40年40人
張蘭
她開辟了“精品川菜”的市場,
當年的俏江南以江南濃郁的文化內涵烘托出獨一無二的高雅環境
,以西餐的環境、西餐的裝盤、西餐的服務、中英兩種服務用語、中式的口味樹立了中國第一家中餐西吃的全新經營模式。
她創業20多年,以極強的品牌意識,拓展海外市場,大大提升了中餐的世界地位。
作為餐飲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企業家,她留下太多屬于自己的絢爛多姿身影。
提到俏江南,自然離不開它的創始人——張蘭,曾榮獲中國餐飲十大影響力人物、全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CEO、東方企業家30年杰出人物貢獻獎、2010年安永企業家獎、亞太企業家等稱號。
張蘭曾是改革開放后那場留學熱潮中的一員。當年,在加拿大生活期間,張蘭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打6份工。3年后,她帶著打工賺來的2萬美金回國。第一件事,就是盤下一間百平米左右的糧店,將它改造成“阿蘭餐廳”,作為她事業的起步。
2000年,第一家俏江南精品川味餐廳在北京國貿中心寫字樓開辦,張蘭專門從美國請來一個設計小組做裝修設計,這在國內還是首例。在當時,無人敢把餐廳開進租金高昂、客源有限的寫字樓。開張后的俏江南門庭冷落,但張蘭始終相信自己的選擇。5個月后,轉機才來,憑借令人耳目一新的中西合璧裝修風格、制作精良的菜品以及細致入微的服務,俏江南很快在北京走紅。同年7月,張蘭在北京萬泰北海大廈開設了第二家分店。其后,俏江南以每年三家分店的速度在北京和上海紛紛亮相。2004年成都分店成立,標志著俏江南全國連鎖的框架初步建成,俏江南在餐飲業里形成一股強大的“俏旋風”,中國餐飲業紛紛學習效仿。張蘭的信心與堅持成就了俏江南,也成了俏江南的信條。
在那個時代,很多餐飲人都還沒有對品牌價值的認識,而張蘭卻早已做好了俏江南的品牌規劃。俏江南以一個具有高辨識度的戲劇臉譜作為LOGO,選用經過再創作的川劇變臉人物臉譜為公司LOGO,俏江南旨在用現代的精神去繼承和弘揚川味美食文化,去打造中國餐飲行業的世界品牌。俏江南讓川菜素有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名副其實,而且把川菜文化也給做足、做透了。俏江南能做大做強,與張蘭一開始就確立的品牌意識分不開。
中餐廳走時尚化、奢侈化路線,張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天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再加上受到西式思維的影響,張蘭具備大多數女性所沒有的魄力和膽識。她當年就表示:“要以每年開100家新店的速度,將俏江南打造成中餐的LV。”
俏江南完美地體現了中西文化的結合:服務說明用中英兩種語言解釋;廁所里為客人準備了各種閱讀書籍;服務員會講英語日常用語……張蘭說,不求急功近利,她注重的是未來的發展前景,首先考慮的是客人的需求,是客人來這里能夠享受到的整體氛圍和文化:第一是視覺享受,第二才是味覺享受。與精品川菜相匹配的,就是她花費昂貴設計費打造出來俏江南獨一無二的高雅環境,優美清靜、典雅高貴,一進去就有一種地位提升的感覺。這些在當年略顯超前的理念在如今看來也是適用的。俏江南的五星級餐廳定位,更是相信自我判斷和注重自我感覺的體現,對顧客消費意識的把握領先時代一大步。
俏江南時尚在于眾多分店均有不同的主題風格,或優雅或華麗或簡約炫目,總是能夠在古典與現代、中國與西方之間,找到平衡點,相得益彰,完美結合。這種美食空間與文化藝術元素的有機交融,俏江南成了時尚的風向標,深受中外人士的喜歡與欣賞。
但是張蘭不滿足于此,2006年,張蘭投資3億元成立了高端子品牌“蘭會所”,這是一個集綜合藝術觀賞、餐飲文化于一體的高端場所。蘭會所成為了中國最具世界藝術品位的頂級會所,也讓俏江南在國內外有了更高的知名度。蘭會所發展到后來,早已不是新派中餐,也不是改良川菜,而是結合了中國各個菜系的烹飪手法,也結合了西餐的分餐和擺盤,用西餐的手法把中餐更好地包裝起來。
如果說俏江南是時尚的,那么蘭會所就是藝術的,張蘭認為“好的企業家也可以是個藝術家。”而她在繪畫和藝術品領域的大手筆讓她蜚聲該領域。蘭會所就是一個用藝術家的思維去經營的企業。加上,張蘭本身極愛藝術,她不只斥資2億元人民幣,購買藝術品打造蘭會所,還曾以2200萬元人民幣標下劉小東的“三峽新移民”,創下中國當代藝術拍賣紀錄。張蘭也因此被稱為商業藝術家。也許她真的喜歡在藝術的天地里,不受客觀條件拘束,自由地暢想。
張蘭成立的俏江南不僅僅提升了川菜的整體形象,也改變了世界對中餐的看法和理解。“中餐之所以沒有被世界所認可,就是因為唐人街的中餐不能代表中餐。老外往往以為麻婆豆腐和咕老肉就是中餐了,卻不知道已有幾千年歷史的中餐的文化內涵。”張蘭很反感國外遍地開花的中餐館卻成了便宜、不健康的代名詞。為了改變老外們對中餐的偏見,張蘭不失時機地推銷自己的俏江南。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國的首腦都云集在俏江南;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40多個國家的首腦又一次云集在俏江南;10月,俏江南受邀在美國白宮為布什做了一頓總統午宴。這些密集的首腦公關既推廣了中國餐飲,更提升了俏江南的名氣。為了讓自己的中餐品牌屹立在世界舞臺,張蘭啟動了龐大的培訓計劃:跟外地旅游學院掛鉤、與25所大學合辦俏江南班,培訓服務員、廚師,然后再集中到俏江南自己的培訓中心,進行軍事化培訓;張蘭要求每道菜的選料、火候都要實現量化,為實現連鎖中餐的標準化、規范化作充分的準備。最終,張蘭希望自己的俏江南能改變世界對中餐的偏見。
張蘭——俏江南這個夢的制造者,用俏江南的激情,給夢想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餐飲史上,她留下太多屬于自己的絢爛多姿身影。
1987年?張蘭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兩年后出國前往加拿大。
1991年?張蘭回國,投資13萬元在北京東四開了家川菜館,起名“阿蘭酒家”。
2000年4月16日?張蘭在北京國易中心寫字樓里開辦了第一家俏江南精品川味餐廳。
2000年7月?張蘭在北京萬泰北海大廈開設了第二家分店。
2004年9月28日?成都分店成立,標志著俏江南全國連鎖的框架初步建成。
2005年起?上海、北京打造針對高端奢華人群的“881”會所和蘭會所(LANCLUB)。
2006年?張蘭獲中國十大財智人物、中國餐飲十大影響力人物和全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CEO等稱號。
2007年10月?啟動新概念時尚健康餐廳SUBU。2009年?張蘭首次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排名第三名,財富估值為25億元。
2011年張蘭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擁有50多家門店。
2012年1月18日?俏江南餐飲集團在寶島臺灣的第一家店開業,全國遍布23座省市,擴張超過80家門店。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即可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即可閱讀全文
餐飲業40年發展,離不開這40人 |榜單發布
鄧超:1995年使用電腦收銀,如今外賣年銷售達7億
王慧敏:30歲踏入餐飲業,上海菜上市第一股
劉延云:團餐品牌的領軍者
劉國梁:健康飲食理念的踐行者
湯慶順:創新思維盤活老字號
湯瑞仁:紅色情懷餐廳的引領者
麥廣帆:玩轉品牌營銷,引領粵菜潮流
杜中兵:爆款策略打造高端火鍋
李紅:首個赴美“敲鑼”餐飲人
吳國強:“餃子王”產業化之路
何永智:加盟模式成就“火鍋皇后”
汪崢嶸:創新不間斷 時尚多品牌
張天一:“互聯網思維”下的新一代餐飲人
【★內容詳見《餐飲經理人》雜志第2期★】
看趨勢、站風口 2月份訂閱,驚喜多!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策劃:《餐飲經理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