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營銷時代,如何從購買流量到制造內容再到會員私域三級跳?

    「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媒體碎片化時代,傳播場景已經從“大眾傳播”、“小眾傳播”向“立體傳播”演變。大眾傳播時代,電視電臺和報刊是主流陣地,講究“播(平臺)的力量”;
    小眾傳播時代,社交媒體是主流陣地,講究“傳(內容)的力量”;立體傳播時代,講究“傳(內容)與播(平臺)配合的力量。
    所謂立體傳播,就是“兩個傳播平臺加一個體驗場景”。即“大眾傳播平臺 + 小眾傳播平臺 + 品牌體驗場景”。
    換句話說,品牌既可以有自己的體驗場景,讓用戶參與制造傳播內容(UGC),也可以借助傳統主流媒體和各類頭部自媒體創造傳播內容(PGC)。
    有了優質的傳播內容,再借助外部各類媒體矩陣和品牌內部的組織力量,讓傳播內容在主流媒體和自媒體之間互相引爆,交叉傳播,形成現象級傳播。

    01

    “內容引爆增長”的方法

    內容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對于餐飲消費品牌來說,一切跟用戶交互的方式,也許都可以歸到內容的范疇。

    如今新消費時代,以內容聚攏用戶,然后實現銷售轉化,正成為更高效率的模式。持續的內容交互,有時候還能喚起共鳴,持續為品牌的內涵添磚加瓦。

    商標、文案、圖片、設計、陳列、代言人、榜單、社群、音樂、視頻,故事都是可能的內容形式。

    可以說,內容能力,可能是如今的品牌競爭中,除了產品本身之外的另一項核心差異點。

    或者說,看品牌的創新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可以看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數字化率是否行業內領先,一個是內容創造能力是否有明顯優勢。

    我們將內容力分解成了五項核心能力:故事力,連接力,傳播力,流行力和增長力

    1)故事力
    內容營銷的本質就是:講故事,內容營銷能力就是講故事的能力。如褚橙、劉一手、周師兄的創始人故事。
    2)連接力
    無論是很久以前的“呼侖貝爾新鮮空氣”事件營銷,還是每個節假日的海報,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必須努力建立與熱門事件的關聯性,這是品牌保持新鮮度必須要做的努力。
    3)傳播力
    內容營銷以軟性的溝通,以貼近受眾興趣的形式帶來更強的自傳播。比如西貝的“親嘴節”形成的傳播力。
    4)流行力
    通過優質內容的引爆,是可以引發流行的,比如蜜雪冰城的“甜蜜蜜神曲”引發地流行,據說這兩天又出第二集了。
    5)增長力
    內容的“頭、腰、腿”原則,讓內容兼具標題黨的吸引力,內容的附著力和驅動用戶轉化的增長力。
    以故事力為例,我們詳細拆解如何打造品牌故事:
    眾所周知,精彩的故事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吊起胃口,取得功名,產生意義深遠的情感體驗,而故事戰略,有的振奮昂揚,有的催人淚下,但無論如何,都達到了利用故事傳遞企業思想的目的。
    故事化
    溝通是傳遞信息最有利的方式。
    很多知名企業,都利用故事的力量完成一場成功的商業戰略。


    如以創新著稱的公司若想打造成功的品牌,常常擁有一個源自創始人的成功的起源故事。比如,蘋果公司的故事正是起源于1976年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迫切地想在車庫里造一臺家用電腦。
    如果一個企業有一個強有力的起源故事,并且故事的核心價值與品牌一致,那么它將會成為這個品牌被消費者銘記的第一個故事。
    在根據創始人而寫的品牌故事時,
    不用把故事說得多么傳奇,不妨從創始人的人生經歷、創業初衷、創業歷程以及對外面的創想等方面思考。
    從一個很小的細節入手,
    通過這個細節,來表現人物的價值觀,而讀者通過閱讀你的文字,知道了品牌故事,感受人物形象,認同人物的價值觀,自然就會對其所代表的品牌產生好感。
    1、重慶劉一手火鍋
    講述創業歷程的,重慶劉一手火鍋,從20平方米、8張桌子,到900個門店、一天30萬人的就餐,一個獨臂的老板兼廚師,怎樣一種努力和不懈,才有了今天的格局?

    2、褚橙
    這個品牌剛出來的時候,就是用褚時健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講故事,很多人一開始被這個故事打動,和別的水果品牌一比,一下子就顯得與眾不同了。
    02
    場景有情緒,情緒可傳播
    研究證明,有感染力的場景內容經常能夠激發人們的即時情緒,只有強烈的情緒,才能激發分享的欲望。如今的現象級傳播,多是源于情緒。
    很多自媒體10萬+的文章,宣泄的都是情緒,而不是事實。這雖然讓人無奈,但你必須承認這句話:場景有情緒,情緒可傳播。
    在社交媒體試點,有“驚奇、興奮、幽默、憤怒和焦慮”這五種情緒最容易引起轉發。在品牌的傳播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
    當然,碎片化時代的傳播就是爭奪注意力。爭奪注意力需要兩個要素,一個傳:內容力,一個是播:平臺力。所以立體傳播場景下的現象級傳播,一定是內容力與平臺力的有機結合。
    用公式表示:內容力+ 平臺力 = 現象級傳播。

    案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020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火了!起因是:有人在微信給對方上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對方二話不說,發來一個52元紅包,意思“拿去買奶茶喝吧”。
    很快,這個曬奶茶的場景和曬52紅包的場景,讓大家紛紛跟風,有曬紅包的,有曬奶茶的,喜茶、耐雪等一波奶茶品牌迅速借助這個熱點,開展品牌傳播,引導大家從溫情感受擴散到花樣表達對奶茶的愛、對品牌的熱愛。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上了熱搜,這熱度像坐著火箭一樣,中午微博話題閱讀量幾百萬,下午就飆升到1000萬+,一轉眼到傍晚就過了2個億。
    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手持奶茶的照片,喜茶、耐雪等部分飲品門店甚至一度因為爆單而出現了“暫時打烊”的現象。
    秋天第一杯奶茶(內容力)→引發媒體評論(平臺力)→引發用戶跟風(場景情緒)→引發品牌助力(平臺力)→大小媒體跟風(交叉傳播)→ 現象級傳播。
    再比如,海底撈在門店內的“舞面”、曾經在抖音平臺瘋傳的“海底撈省錢攻略”“肯德基賣串串”“老鄉雞宴請全國”…… 都是公關手法的“內容制造流量”。
    以“潤物細無聲”的中長期效果,或者是有機會形成的“現象級傳播”,對消費者大腦的一次“提醒”或者是一次消費者的嘗試轉化,也是非常可觀的。
    品牌的立體傳播法則就是:一是能快速跟熱點、造熱點、借熱點;二是善于利用UGC(用戶創造內容)、PGC(品牌創造內容)挖掘內容力;三是品牌充分利用了各類媒體的力量,借助優質內容開展交叉傳播、引發病毒式傳播。
    但是,立體傳播需要注意渠道地選擇與組合。
    選擇什么渠道,首先得明確目標人群,針對客戶來源和營銷渠道分為兩部分:線上+線下
    不過,官方的自有渠道、KOL及垂直媒體、頭部流量平臺,都是大眾常見會瀏覽及關注的渠道,因此企業做內容分發時,不妨選擇該類型的平臺進行。

    03
    從購買流量到制造內容再到會員私域三級跳

    不可否認,花錢從平臺購買流量已經讓餐飲企業“痛”到受傷

    舉例來說,新店開業或者是連鎖餐飲品牌開拓新市場,不買流量,可能就會“人氣低迷”;買流量呢,如果算不好賬,很容易就變成“賠本賺吆喝”,流水虛高,卻沒有利潤,讓企業陷入兩難。

    買流量更深層次的“痛”還在于:花錢買了流量,但買來的流量卻存不下來,曇花一現,虛假繁榮,讓餐飲企業誤認為生意火爆,進而產生錯誤的經營決策。

    現在明智的餐飲品牌已經開始“制造內容”,我們舉一個適用于餐飲企業的操作邏輯,以啟發思路。
    第一步,在餐飲企業的店內或借助投入較少的小媒體上,先“制造內容”;
    第二步,借餐飲企業的自媒體、社群或會員等存量資源,通過利益驅動(給折扣)或情感驅動(用產品等講故事),擴散發酵;
    第三步:如市場預算充足,用“花錢買流量”來擴大勢能和影響面,將前兩步都可以轉化為“花錢買流量”的展開內容。
    當然,這里面比較考驗“操盤手”的運作關鍵點和節奏,更考驗的是“制造流量”的內容。通常情況下,餐飲企業可以從環境、服務、人、事這四個方面,進行“制造流量”的內容產出。
    首先是環境
    餐飲行業有很多主題餐廳,從就餐空間到餐具,從道具到燈光,都圍繞主題進行營造,讓就餐者很真實地感受到是在某個主題環境中用餐,這種相對“另類”的就餐環境體驗,自然地形成了可傳播的話題。
    比如,某火鍋品牌將羊肉圍在火鍋旁邊,形成一個圓環,并命名為“羊圍脖”,就一度成為網絡“瘋傳”的話題,引發很多品牌跟風學習。
    其次是服務
    ,在餐飲行業有一個詞叫“儀式感”,從產品上餐形式、擺盤出品到服務,都可以呈現有傳播話題的“儀式感”。
    比如某燒烤店,晚上七點后,每到一個整點,全體服務員都會跳當下流行的“網絡舞蹈”,以此活躍氣氛;某火鍋品牌,凡消費者點了一份“拉面”,就會有服務員進行“拉面”的表演。
    再次是從人的角度,在上海,有一家主打小龍蝦的餐廳,營業時間從21:00 到凌晨6:00,所有服務員都是身高180cm以上的年輕帥哥,餐廳的品牌形象海報文案是“這里的蝦,很大”,也是一度刷爆朋友圈,還登上當地熱搜話題榜。
    最后是從事的角度,相對而言,這個角度是最有挑戰和難度的,這是因為,從事的角度制造傳播話題,對品牌知名度和操盤手有一定要求,比如在抖音上瘋傳的《吃海底撈的省錢攻略》。

    一般來說,可以制造“品牌場景、產品場景和用戶場景”三級體驗場景。品牌的三級體驗場景,可以是線上的場景,也可以是線下的場景。這些場景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IP場景:三只松鼠就是IP,線上線下的場景角色、場景體驗都會有這個IP。小茗同學、江小白也是IP,在場景制造中,這是最大的主角。
    2、熟悉性場景:西貝莜面村制造的情人節場景:“親個嘴打個折”就是熟悉的場景,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
    3、驚喜性場景:必勝客“莫奈下午茶”、同慶樓“海誓山盟求婚”場景都是驚喜性場景。
    4、品牌相關性場景:
    恰恰瓜子的線下萬畝葵園葵花節、線上葵園闖關游戲都與品牌有很強的相關性。

    最后,無論是購買流量還是制造內容,最終都要轉化成會員私域。

    餐飲企業可以通過舉辦線上或線下的會員選拔活動,從會員群體中選拔出較為活躍且有影響力的會員,把他聘請為餐飲企業的“草根代言人”,給予諸如“頒發VVIP會員證書,全年8折通用卡,每季度一次價值888元霸王餐等權益,讓“草根代言人”扮演傳播內容產出者的角色。
    “草根代言人”可以優先成為餐飲企業布局新零售的分銷代理商,用一定優惠價將產品給到“草根代言人”,讓其通過自身渠道去售賣帶貨,賺取傭金提成….. 如此一來,從餐飲企業會員群體中選拔出來的“草根代言人”就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名利雙收”。
    而其它絕大多數會員,既扮演著內容分享傳播者的角色,又可以在成為“草根代言人”的道路上,扮演內容產出者的角色。

    小結:
    內容戰略的流量核心的底層邏輯在于:“用結果決定資源需求,而不是用資源推導結果”。

    吳聲在2022跨年演講中提到:未來真正的品牌必須是原創內容。既是可持續的故事能力,也是可持續的產品能力。

    譬如6000萬會員的喜茶不斷推陳出新的“養生朋克”,基于在地性的門店解決方案和內容企劃,甚至從產品到業態的拓展,表現出持續穩定的“新靈感迸發”。

    能否真正意義上形成用戶資產和信任價值的成功,取決于場景開發能力。在數字消費的新邏輯里,場景開發的數量與質量正在重估信任的價值。
    -END-

    來源 | 市場部網、王紫劍、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延伸閱讀

    • 為何連鎖餐飲有的屢破千店,有的頻頻閉店?

    • 萬店時代即將來臨,2021中國餐飲投融資大數據報告

    • 直播間高效引流、商圈人群種草就近到店……,餐企的抖音經營秘籍

    • 物只鹵鵝深耕餐飲零售化:門店突破250家,預制菜出口泰國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66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04:06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11: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