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近兩年飲料界“頂流”無糖飲料,在快速收割市場風口紅利的同時,也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市場質疑。
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清泉出山飲品有限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0萬元。具體違法事實為,當事人銷售的櫻花白玉葡萄味氣泡水廣告宣傳“0卡”,實際為2150卡/100ml,因此為虛假廣告。
(截圖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對于此事件,清泉出山聯合創始人孫治強回復藍鯨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還在行政復議中。
事實上,在清泉出山被罰之前,元氣森林乳茶的“無糖”、農夫山泉白桃味氣泡水的“產地概念”,以及KellyOne生氣啵啵的“2.5倍氣泡”概念,都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而這些爭議的背后,皆源于越來越多的品牌切入無糖飲料賽道,最終擁擠的賽道呈現出的內卷競爭,給清泉出山等眾多品牌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營銷焦慮”。
近年來,在資本的推動下,以元氣森林為代表的新消費品牌輔以高舉高打的營銷手段,主動迎合消費者日益增強的健康意識,逐漸占領了消費者的胃口。
而在消費端,無糖飲料零售額在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我國無糖飲料零售額復合年增長率高達32.6%,今年需求量將達1085.8萬噸;到2024年,無糖茶飲料的市場份額將上升至12.3%。另據《健康中國飲料食品減糖行動白皮書(2021)》顯示,無糖飲料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達到276.6億元,增速高、空間大,預計在未來的數年我國無糖飲料行業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
2020年以后,無糖飲料市場按下快進鍵,資本開始大量進入。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無糖飲料融資事件共36起,其中2020年全年融資23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283%,今年上半年融資13次。無糖飲料行業融資案例增加明顯,賽道變得愈發擁擠,既有傳統飲料龍頭公司體量繼續擴大,也有不少新面孔陸續登場。
從行業格局來看,曾經元氣森林一騎絕塵的市場效應也遭遇了行業的集體圍剿,可口可樂推出多款無糖產品、包括可口可樂無糖、雪碧無糖、纖維+系;統一、康師傅、娃哈哈等也都扎進無糖賽道,開始豐富自身產品線;農夫山泉更是直接推出了對標元氣森林的競品蘇打氣泡水;而包括前文所述的清泉出山、喜茶、奈雪等一眾新消費品牌也迅速跟進這一市場。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新生代群體對于自身體重、顏值、健康管理的要求很高,飲料企業需匹配滿足他們對無糖的需求,無糖逐漸成為飲料市場的重要標簽。
作為一個快速增長的新興品類,無糖飲料目前在配料及口味、產品賣點上均呈現出同質化競爭趨勢。
根據中科院近日對市場上銷量較高的14款品牌無糖氣泡水調研發現,在元氣森林之后,清泉出山、農夫山泉等9款品牌均推出了白桃味道,果子熟了等9個品牌均采用了“0糖0脂0卡”的宣傳說法。
“隨著進入的企業越來越多,可能會出現產品同質化趨勢。因此,未來如何突出產品的差異化和功能化優勢,將是國內飲料行業競爭的重點。”朱丹蓬表示。
同為氣泡水品牌,清泉出山幾乎就是元氣森林的“復刻品牌”。以清泉出山主打的“清汀”氣泡水為例,和元氣森林一樣都是白色包裝、中文Logo占據瓶身三分之一,并以各類水果做配圖。甚至在產品口味方面,它也效仿元氣森林主攻水果口味,定價也在4-5元檔次。無論是包裝設計,產品原料配料還是定價,清泉出山都走了元氣森林的路線,看不出明顯的產品創新。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飲料行業的天花板很高,但同時這個市場也缺乏真正的創新。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就直言,無糖不是什么壁壘,等大家都把糖去掉,產品競爭又回到同一起跑線,還是要比拼新的差異化。
另外,根據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1水飲創新趨勢報告》顯示,口味性飲料產品,包括果汁、茶飲、乳飲的生命周期較短,一般兩三年就走完了生命周期。產品周期短,飲料賽道上企業的推陳出新能力變得舉足輕重。有業內人士表示,飲料產品要更加多元,一則有強抗風險能力,二則也可應對品類周期。
如元氣森林,為了擴充產品“底數”,其產品線已經覆蓋氣泡水、茶飲料、乳品飲料、果汁飲料等多個品類。
畢竟,在巨頭蘇醒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單品紅利的風口期很難復刻,如果企業找不到新的替代品類,消費者后期難免產生味覺疲勞。這對產品線較為單薄的清泉出山而言,挑戰難度并不小。
雖然無糖飲料市場看起來一片火熱,但事實上留給新興創業公司的機會并不多。縱觀無糖飲料市場,除了元氣森林和喜茶之外,其余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國內外傳統飲料品牌,而大部分品牌游離在主流市場邊緣。
“目前,氣泡水市場已經高度飽和,無論是從消費者品牌心智,還是渠道占有率上來說,都很難再追上元氣森林。老飲料巨頭可以憑借較小的產品調整代價,利用原有渠道即可追上一部分,但再造一個元氣森林已經是不太可能。”一位消費賽道的投資人如是說。
尤其在元氣森林這樣的“新貴”與農夫山泉這樣的“巨頭”競爭過程中,像清泉出山這樣的新興品牌,注定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據媒體報道,與主攻一線城市的元氣森林不同,下沉市場、校園渠道才是清泉出山布局的重點。
清泉出山將自己的消費群體明確為15-25歲的年輕人,選擇從二線城市切入,云南和西安成為他們第一批開發的城市。這二者一個游客眾多,可以輻射整個西南,一個則大學生比較多,都是他們的目標消費人群。
在具體渠道鋪設上,清泉出山以銷售為驅動,效仿可口可樂的策略,采取一套單點攻擊、以點連線、以線連片的體系化打發。比如會在校園、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做免費試飲活動,也會在商超渠道與元氣森林展開正面“對話”。
據界面消息,清泉出山方面對外披露,其月銷售量已做到近100萬箱,預計今年銷售額能做到10億元,目前估值為15億元。
不過這個數字與它的被模仿者元氣森林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同時,來自于傳統飲料巨頭的挑戰壓力也日益劇增。
據36氪此前報道,2020年,元氣森林定下目標,向線下市場投放8萬臺冰柜,最晚要在2021年4月份完成投放,這成為其今年上半年線下最重要的任務。
為了搶占渠道,元氣森林和農夫山泉開始正面剛。元氣森林對各門店下達命令:凡是在元氣冰柜陳列農夫山泉汽泡水的門店,一律不予兌付陳列費。農夫山泉進行反擊,稱在元氣森林冰柜每擺放一瓶農夫山泉氣泡水,就送一瓶長白雪礦泉水,48瓶封頂。
同時亦有有報道指出,在團購、大客戶的報價上,15瓶一箱的氣泡水產品,農夫山泉55元一箱,元氣森林60元一箱,若采購量大還可以同城送貨上門。也就是說,雖然元氣森林在氣泡水業內已小有成績,但是農夫山泉憑借較低的價格也能分割部分市場。換言之,在氣泡水行業激烈的競爭下,渠道也成為了必爭之地,價格也逐漸成為了商家的“殺手锏”。
一位曾做過中小品牌礦泉水的經銷商坦言:“哪怕在本地銷售,我們給超市的進價1塊錢,大品牌就敢壓到9毛錢。價格戰,我們打不起。”
“現階段,無糖產品包括無糖氣泡水還處于從導入期進入成長期的關鍵節點,所以對于企業來說,誰先布局該領域,率先搶占消費者的品牌認知,誰就能搶占先機。”朱丹蓬表示,未來三年,該領域將會處于消費擴容、市場擴容的階段,也是品牌進入的最好時機。但越是火熱的行業,也就意味著競爭會愈發激烈,如果沒有品質過硬的產品支撐品牌,或者成熟的渠道布局,想要在這個行業發展起來是很艱難的。
在虎狼環視的無糖飲料市場本身就不具備突出優勢,如今又在“零卡”產品上“閃了腰”的清泉出山,還能挺直腰桿接受未來挑戰么?活下來可能有機會,但要再造一個“元氣森林”恐怕有點難。
· END ·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沖泡奶茶銷售旺季,香飄飄85度“椰”風過暖冬
沃隆開啟IPO輔導,內卷的每日堅果能在資本市場講好故事嗎?
2021華彬快消提前“交卷”:中國紅牛交貨額221億,微增4%
宗馥莉履新娃哈哈總經理的“第一把火”:2022年的新品、營銷規劃要這樣做
盤點東鵬飲品、養元飲品、香飄飄等十一家上市軟飲料企業,哪家成長能力最強?
代糖市場“戰事”正濃,當家“花旦”赤蘚糖醇卻疑似致敏? 凱度消費者指數:2021年奶酪、即飲咖啡增長較快;方便面、餅干呈現負增長… 被熱搜困住的“茶顏悅色”
關注我↓↓↓,給您更多好看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