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賣一款茶,最高日出1200杯!這些茶飲“新物種”火了一整年

    進入紅海的茶飲市場,總有新品牌用差異化撕開一道口子。

    比如年初報道過的麒麟大口茶,只賣一款產品,如今已經在昆明開出18家直營門店,最高的門店日出杯量超1200杯。

    比如椰子專門店,5平米就能開,月營業額能做到30萬,復購率達到50%。

    辭舊迎新之際,我把有啟發、可借鑒的做法匯總起來:

     


    模式創新:

    只賣一款茶,最高日出1200杯

     
    1. 極致單品模式的麒麟大口茶

    麒麟大口茶,云南品牌,首店2017年在保山走紅后,經過3年的店型測試,2020年在昆明開出第二家店,這家店開在喜茶對面,15平小店,月營業額做到50萬。
     
    麒麟大口茶的成功,來自于商業模式的創新:
    只賣一款檸檬茶,店里只有一個SKU,除了冰度和糖度外,其他的都沒得選。
     
    如今開店一年,麒麟大口茶已經在保山和昆明的商圈開出18家直營店,單店日均出杯量600杯。
     

    作為飲品業少見的“只有一個SKU”的品牌,創始人林森告訴我:“除了模式的創新外,在檸檬茶品類上也做了改良,研發有云南特色的糯香檸檬茶,并且在一杯檸檬茶判斷標準上,以嗅覺為突破點,通過香氣來實現產品的差異化。”
     
    2021年,麒麟大口茶還在云南承包了50畝檸檬園,自主研發檸檬品種,“就是為了種出皮厚的檸檬,揮發更多的檸檬香氣,實現產品的記憶點。”
     
    2. 自助式賣咖啡的北京SOE

    2021年4月份,北京西單更新場,開了一家S.O.E COFFEE,一開業就成為白領爭相打卡目的地。
     
    這家店創新了“自助式賣咖啡”的模式,顧客只需要花29元購買一個杯子,8種不同產地的精品咖啡,可以無限續杯,隨意暢飲,喝飽了還能裝滿一杯帶回去。
     

    可以選擇8種不同產地的精品咖啡


    8種豆子還都是精品豆,最貴的豆子一公斤超過1000元,
    平時很難喝懂咖啡的人,把8種咖啡挨個喝一遍之后,逐漸就能體會出其中的差別。
     
    S.O.E COFFEE創始人魏凌鵬透露:“門店平均每天出杯量600杯,節假日最高能達到900杯。”
     
    首店測試成功后,如今魏凌鵬在北京開出了第二家自助式咖啡,即將復制到廣州、成都。
     
    3. 遍地開花的新式茶館

    2021年年初,tea’stone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的消息,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這個品牌。

     

    tea’stone的模式讓人眼前一亮:有盛唐特色的建筑、能圍爐煮茶的“會客廳”、用和香水瓶類似的玻璃容器盛放純茶、可以選紫砂沖泡,也可以選現代科技機器萃茶。

     

    類似于tea’stone的模式,把傳統的茶館升級,用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場景,和符合商業規律的產品,保留儀式感的同時,為年輕人提供恰到好處的“喝茶氛圍”。

     

    新式茶館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而且呈現出越來越火的跡象,比如鄭州的一個新式茶館品牌,已經開出10多家連鎖店,生意最好的門店,3個月就收回了成本。

     

    產品創新:
    5平小店,月營業額達30萬

    1. 只用云南咖啡豆,明年要開100家咖啡館

    被鮮花餅廣告包圍的昆明,最近在電梯、地鐵站等廣告渠道,高頻出鏡的是一個咖啡品牌。
     
    這個品牌名叫四葉咖
    (原名四葉杯咖啡)
    ,今年6月份開出首店,如今在昆明的頂流商圈開出10家門店,成為了當地的現象級品牌,其Slogan“只用云南豆,喝出花果香”,也讓的消費者的咖啡體驗,有了明確的記憶點。
     

    作為咖啡行業的新選手,四葉咖在產品上找到了差異化:背靠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只用云南豆,同時把云南的玫瑰、高原牛乳也用到了產品里。
     
    在品牌打造上,以云南文化為差異化,并提出“微駐足”的第三空間,以60-80平的門店為主,今年6月份開出第一家店以來,短短半年時間,在昆明開出十家門店。
     
    創始人李俊偉告訴我,“2022年的目標,是開出80家門店。”
     
    2. 椰子專門店,以小店模式在深圳走紅
     
    今年要選一個飲品年度原料,一定是非椰子莫屬。
     
    椰子口味席卷飲品業之后,在深圳興起了一種椰子專門店模式,以椰子水、椰漿為基底,對空間要求低,只需要5平就能開店,比如深圳品牌椰夠夠,5平米小店月營業額能做到30萬,復購率達到50%。
     
    主打椰子單一品類的產品,到底怎么做創新呢?
     
    • 把椰子水/椰乳當成基底,圍繞“椰子+”做創新

    椰夠夠除了椰子水、椰乳這種傳統做法之外,還研發了椰子布丁、椰子+姜的椰姜奶奶等,還打造了爆款“粉紅椰子水”。
     




    還有個品牌“蔻蔻椰”,憑借“馬蹄爆珠電椰水”和“一桶能量水”,用椰子水+小料的做法,在椰子基本款式打開了市場。
    這些椰子專門店,以椰子為主要原料,加入水果/小料制作而成,運營負擔小,相比于復雜的清洗切配水果、熬煮小料,專門店形式會讓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 椰子蛋、椰子碗,還有新玩法

    椰子蛋,除了傳統的現切想開之外,還可以加入咖啡或者茶基底,做成價值感更高的復合口味,比如M Stand的椰子蛋咖啡。椰子冰沙產品,不僅能用椰子殼盛放,還可以升級變成“椰子籃”、“手提椰子冰沙”等分享率高的流量型產品。
     
    • 椰子周邊產品輕松提升客單價

    在椰夠夠的菜單上,有椰子脆脆、椰子肉、椰子球等不同的小零食,是采用椰肉烘烤的方式制作而成,售價在8~10元。
     

    椰夠夠運營總監透露,這款零食在門店收銀臺處銷售,基本上點單顧客,都會順手帶一包。可以很好的提升客單價。
     
    椰子水、椰肉、椰漿、椰子凍、椰子布丁,
    記憶點明顯的椰子,還可以延展成多種形式,玩法豐富,產品迭代空間大。
     

    成本領先:

    最低5元/杯,上海興起低價飲品

     
    1. 三立方:“低價咖啡”,比Manner還便宜

    在模式和產品的創新之外,還有一種方法能讓新品牌快速突圍,那就是“低價策略”。
     
    在飲品領域,價格每降低5~10元,生意就可以重做一遍。
     
    位于上海的Cubic Coffee 三立方咖啡
    (下文簡稱三立方)
    ,去年經過報道
    (傳送門:
    最低5元/杯,在上海賣“低價咖啡”能賺錢嗎

    相繼收到了包括高翎、經緯、紅杉、字節跳動等20多個國內一線資本的關注。
     
    三立方的模式和Manner很像,但價格卻更低,在三立方的門店僅有13款產品,不分大小杯,黑咖啡統一10元/杯,奶咖統一15元/杯,手沖20元/杯,自帶杯再減5元。
     
    如果顧客自帶杯點單,最低5塊錢,就能買到一杯美式,還可以免費加濃。
     
    三立方創始人劉思強,多年深耕咖啡供應鏈,自有烘焙工廠、咖啡設備租賃公司,從源頭降低成本,即便是自帶杯5元/杯的美式,依然能有60%的毛利。
     
    憑借有絕對競爭力的價格,三立方從開業第一天就開始排隊,最高峰一天出杯量過千。
     
    而通過首店的盈利模型探索,三立方找到一套“低價吸引+高頻復購+快速復制”的寫字樓打法,今年計劃開到上海更多寫字樓。
     
    2. 小仙兔:會員制賣奶茶,最低5.9元/杯
    同樣是在上海,茶飲領域也出現了一個“價格殺手”,叫小仙兔,坐標上海大寧路。
     
    今年1月份,小仙兔獲得了數千萬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凱輝基金和坤言資本,杉洲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小仙兔把商超的會員制,復制到了茶飲行業,
    顧客用9.9元年費辦理會員卡后,就可以享受“會員價”:
     
    純茶5.9元、奶茶6.9元,一杯使用半斤芒果的楊枝甘露,只要9.9元;1000毫升、含有6種水果的一桶水果茶,11.9元就能買到手,“在一線城市賣出了下沉的價格”。
     
    小仙兔首店2021年6月份開業,創始人梅生希望
    “借用商超的模式,做一個種類全、價格低,讓顧客高頻復購的茶飲品牌”
    ,以性價比贏取市場。
     
    目前40%的復購率,讓梅生很有信心,,2022年會用成熟的門店模型,在上海周邊的三四線城市開店。
     
    相比于品類覆蓋衣食住行的商超,茶飲仍然是個單一的品類,很難讓顧客為了一杯奶茶而專程前往。
     
    所以,“會員制+低價”做茶飲,最終能不能成功,
    考驗的是產品的穩定性和門店的便利程度,以及對供應鏈的整合能力。
     

    售賣方式創新:

    標注卡路里,3天登上熱門榜一

     
    2021年底的北京,一個叫WILLcha未來茶浪的品牌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開業。開業3天,即成北京飲品熱門榜第一名。這個品牌的主理人,是小罐茶前副總徐海玉。
     
    區別于多料多水果的品牌,未來茶浪在
    針對茶飲做減法,定位為”東方輕茶飲“,凸顯茶的存在感,
    并通過茶飲為入口,促進零售產品的售賣,達到客單價的提升。
     
    未來茶浪的門店,更像是一個“茶的禮物店”除了門店正中央的島形吧臺,可現場制作產品,也能和顧客互動外,門店的墻壁上全是零售茶產品貨架,當貨架區每一個格子的光源都亮起時,琳瑯滿目的茶禮盒,給人以極大的選購樂趣。
     
    在現制茶飲和零售茶上,未來茶浪都做了創新,比如產品不能選甜度但能選茶的濃度,有“低卡變美茶”、“低卡鮮果茶”、“超低卡氣泡茶”、“0卡冷萃茶”等。
     
    未來茶浪杯子背面的標簽上,
    不僅寫了產品名字,還寫了這款產品的卡路里數值,以及詳細的營養成分表,
    讓消費者喝得明明白白。
     
    雖然有現制茶飲的銷售為入口,但本質上,未來茶浪并不是一個茶飲品牌,而要做的是體驗型的零售店,最終做的,是“茶的消費品公司”。
     

    有競爭戰略之父稱呼的邁克爾·波特,把戰略分成了三個基本選項:
    總成本領先、差異化、聚焦。
     
    “總成本領先”
    的壁壘最高,需要資深玩家入場,用上游的整合能力把價格打下來。

    比如3立方的創始人,深耕咖啡多年,有連鎖門店;比如小仙兔的創始人,曾創立過門店數超過5000家的快餐品牌。
     
    未來茶浪、膠囊茶語、SOE等品牌都做的是
    差異化戰略
    ,通過產品或者模式的創新,突圍市場。
     
    麒麟大口茶、椰子專門店,則是用
    “聚焦”策略
    ,把一個產品/品類做到極致,一方面可以讓內部運營更為簡單高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快撬動消費者的心智。
     
    對新品牌來說,選其中任何一個,都能做出戰略定位。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購票開啟!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飲力學院VIP

    飲品店新員工培訓10講: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52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8日 11:02
    下一篇 2022年1月28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