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2021年預虧超38億;亞洲漁港IPO被否

    底撈發布盈利警告,2021年預期凈虧損約38億至45億元;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召開2022年第7次審議會議,亞洲漁港未獲通過,IPO被否。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餐訊》

    海底撈預告2021凈虧損38-45億

    中國新聞網消息,2月21日,海底撈在港交所發布盈利警告,預期將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凈虧損約38億至45億元。
    據了解,海底撈集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凈利潤約309.5萬元,集團預期將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凈虧損約38億至45億元。對比2020年收入約為286億元,集團2021年收入預計超過400億元,增長超過40%。

    △圖片來源:海底撈盈利警告截圖
    公告稱,預期虧損主要歸因于2021年300余家餐廳關停及餐廳經營業績下滑等因素導致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33至39億元。同時,全球持續變化、反復的疫情、2020年、2021年門店網絡快速擴張以及公司內部管理問題等,也對海底撈餐廳的經營狀況帶來了沖擊。
    特別是在2021年下半年,集團的餐廳運營受到全球區域性的疫情暴發和公共衛生管控措施顯著影響,導致海底撈餐廳2021年下半年的經營業績較2020年同期相比出現下滑。同時,海底撈海外門店2021年也出現虧損加劇的情況。

    A股虎年首家IPO被否公司

    亞洲漁港首發申請未獲通過

    中國證券報消息,2月18日,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召開2022年第7次審議會議,審議包括亞洲漁港在內的三家公司首發申請。最終,只有亞洲漁港未獲通過,成為A股虎年首家IPO被否公司。

    △圖片來源:創業板上市委2022第7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

    據了解,亞洲漁港背靠著美團、新希望等實力股東。其中,新希望系的厚義投資和新希望投資分別持有公司7.47%和6.42%的股份。此外,天津眾美、龍珠投資分別持有亞洲漁港9.96%、4.98%股權。
    早在2020年7月,亞洲漁港就提交了招股申請書,沖刺創業板,所募資金擬用于亞洲漁港中央冷鏈加工項目和亞洲漁港前進寶供應鏈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注冊制改革后,創業板更加順應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重點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而亞洲漁港是否與創業板“三創四新”屬性相符合,也是其一直被追問的焦點之一。
     
    IPO被否后,亞洲漁港的上市之路到底還要走多久?最終能否成功上市呢?紅餐網將保持關注!

    餐飲老板注意了!

    3月1日起個人收款碼不能用于經營

    極目新聞消息,近日,“微信支付、支付寶個人收款碼將禁用經營性服務”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
    去年10月,央行發布了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通知,明確2022年3月1日開始執行銀行卡收單和條碼支付終端的管理要求,其中包括“個人收款條碼不得用于經營性收款”。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個人二維碼的商戶,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了解,相關新規落地實施是為了提升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風險管理水平,斬斷跨境賭博等犯罪“資金鏈”,保障社會公眾利益。
    而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完成商戶入網程序之后,收單機構應當按照商戶服務標準提供支付服務,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個人經營者和小微商戶的資金安全和服務體驗。
    餐飲行業集聚了大量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收款碼”上有著大量使用場景,相關新規的落地實施,值得餐飲人注意。

    江蘇發布《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 

    超六成消費者吐槽口味不佳

    新華日報消息,2月18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超六成消費者表示菜品口味不佳,預制菜標示信息不明確,物流配送以及提貨問題也較多。

    △圖片來源:攝圖網
    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共有預制菜相關企業超6.8萬家,146家企業有過融資。而大量企業的涌入,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江蘇消費網輿情監測系統數據顯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0日,全省關于年夜飯預制菜的輿情共計56948條。
    調查報告也顯示,目前預制菜市場存在的問題包括:菜品質量參差不齊、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標識不詳細、菜品種類單一、物流配送及提貨問題多等。
    總的來看,對于預制菜,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占比近三成,包括食材新鮮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凈衛生等。其中,有部分消費者反映,自己購買的預制菜出現變質腐敗、食材不新鮮、菜內含有異物以及存在過期等現象。

    此外,消費者對預制菜品的味道滿意度也較低,62.32%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口味一般。

    通脹難擋

    多國餐飲零售業現漲價潮

    環球日報消息,因為通脹,漲價潮正在席卷全球餐飲業。
    2月19日,德國《西部日報》報道稱,當前的通脹飆升是一種全球現象,美國的最新通脹率為7.5%,歐元區為5%左右。對此,餐飲業的應對措施只能是上調價格。
    德國各州的餐飲酒店協會認為,漲價的原因除了通貨膨脹、能源價格上漲外,政府調整最低工資也是重要因素。據了解,根據德國政府的新規,餐飲業的工資要增加36%。

    △圖片來源:攝圖網
    2月20日,《韓國經濟》也報道稱,國際油價持續高位導致上月韓國進口商品物價上漲大約30%,韓國國內通貨膨脹可能愈演愈烈。或受此影響,自2月17日起,韓國麥當勞上調了30款單品價格,漲價幅度約合0.5-1.5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多家連鎖餐飲品牌也宣布漲價,引發熱議。麥當勞多款餐品漲價0.5到2元;肯德基也表示因成本原因在部分地區漲價;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也在近期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多方面影響下,未來一段時間,漲價或許會成為全球餐飲業的一種常態。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自中國新聞網、中國證券報、極目新聞、新華日報、環球日報等公開信息。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整編 | 紅餐網_李   唐
     



    延伸閱讀



    ? 鹿角巷打假花了1個億

    餐飲店“反向抹零”引熱議

    瑞幸1月新增360家門店

    中國郵政第一家咖啡店落地廈門

    紅餐網已同步入駐: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投融界、知乎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視頻號、B站、UC大魚號、封面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40家媒體平臺,并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ango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15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1日 17:03
    下一篇 2022年2月21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