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餐+飲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以史為鑒,方可知興替!餐飲大航海時代,把握住行業發展的那些“小趨勢”,才能在快速航行中不偏離方向!


    若問2018年餐飲行業最火的品類是什么,飲品當之無愧。2018年,是中國飲品市場全面爆發的一年。


    據美團點評《新消費、新市場、新方向——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顯示


    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



    一方面是開飲品店的老板增多,另一方面則是許多餐飲企業開始嘗試加入飲品,試圖從飲品市場分一杯羹!


    2018年開始,許多企業開始發力餐+飲的新模式,到2019年了,餐+飲會不會成為餐飲的一個“小趨勢”?餐+飲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1

    正方:提高營業額,

    帶動品牌發展,提升消費體驗


    1、飲食習慣——高頻、剛需


    餐和飲本身就是日常剛需,解決人們饑和渴的生理需要。在中國傳統的就餐習俗中,餐后的喝茶習慣,是大多中餐館的標配。

     

    2、飲品利潤空間大,并且能帶動品牌效應。

     

    飲品的毛利潤一直是餐飲行業里較高的,比如,麥當勞的甜品站(飲品專賣窗口)為其營業額貢獻了不少功勞,麥當勞首席市場營銷官張家茵曾說,“一個銷售好的甜品站會占到母店銷售額的10%。”


    《消費者外出就餐報告》就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根據一些從業者的經驗,不重視飲品,就可能丟掉5%-20%的業績增長或者10%的純利。

     

    “餐+飲”的模式不僅僅是客單價的提升,還能提升消費體驗,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比如湊湊火鍋,因為主打臺灣火鍋,所以在飲品的種類上選擇了最能代表臺灣的珍珠奶茶;西貝的沙棘汁因為味道純正也成為品牌的一個記憶點。

     

    現在已經是處于餐飲行業的下半場競爭,行業之間的競爭轉移到品牌塑造、差異化定位、供應鏈整合等內容上了。在這其中,品牌塑造就是餐飲人所必須學會的。要想消費者認可、接受品牌,那用飲品“打動”消費者的心就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3、增加消費體驗。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在餐飲市場中,年輕人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其中“90后”和“00后”貢獻了餐飲消費50%左右的訂單。面對永遠追求新鮮感和體驗感的年輕食客,餐飲店不得不重視提升消費體驗。

     

    目前,消費者越來越尋求復合式消費體驗,而擁有“餐+飲”的店恰恰就給到了這種全面又有特色的體驗感。

     

    其次,有特色、有賣點的飲品可以讓消費者一見傾心。同時這種飲品本身就帶著傳播力,讓消費者忍不住拍照分享,形成口碑效應,省去很多的推廣成本


    4、彌補了經營時段的空白期。

     

    對于某些運用了餐+飲模式的店鋪來說,推出茶飲不僅能夠增加品牌效應和消費者體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經營時段的空白期。湊湊火鍋的奶茶檔口,能夠在外賣平臺上單獨點單,下午茶時段也能盈利,填補了休息時段的利潤點。

     

    當然,一家餐廳如果要選擇“餐+飲”的模式來操作,“餐”肯定是發展的重點,只有把餐做好,才能在“飲”上花功夫。否則,只會顧此失彼,兩邊不討好。


    2

    反方:產品同質化嚴重,

    餐廳自制飲品尷尬,高毛利只是表象


    1、同質化嚴重


    O2O認為產品同質化是餐飲企業入局飲品不可逾越的一道鴻溝!為什么?


    記得前段時間,奈雪和喜茶曾在朋友圈就“抄襲”問題而互撕。這也說明一個問題,茶飲的品種就那么多,入局者多了,同質化是必然。


    而餐飲企業的主業是餐而非飲,創新是一個難題。


    2、自制飲品其實真沒那么簡單,高毛利只是表象?


    很多餐廳只看到前端的高毛利,卻不知后端的高運營成本而盲目入局,餐廳不但不賺錢,反而丟失掉口碑。


    據一位在多個餐飲連鎖任職過的飲品研發人員介紹,他曾幫一家泰式餐廳設計餐單。起初老板想單獨設立水吧,但發現按他的設計不僅要增加人工,而且還要投入大量器具、設備、場地。


    加入飲品可不只是在你菜單上多幾個產品這么簡單,你有可能要在餐廳設立專門的飲品區,聘請專門的人員制作。


    對于之前沒有此類規劃的餐廳更會影響你的動線和效率,提高人工成本。而對于連鎖企業則需要在新店調整你的門店模型!


    更別提后端的供應鏈有可能產生的浪費等問題以及餐飲企業現制飲品制作所要求的各種證件。


    3

    餐+飲的大玩家

    各有各的玩法


    入局新茶飲的餐企名單,列出來已經是一長串了:巴奴、海底撈、湊湊、黃記煌、旺順閣、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吉野家……


    且餐+飲的玩法主要這4類


    1、門店自制


    海底撈在7月份推出了一款乳酸菌飲料,海底撈的低溫乳酸菌新品名為“鮮小菌”。



    新品定位為“火鍋伴飲”,主打可以“沖淡辣感”。類似的還有如西貝銷售特色的沙棘汁和藍莓汁等,也只能在自有門店售賣!


    2、代理售賣


    如:正餐品牌旺順閣代理臺灣珍珠奶茶品牌“嚮茶”



    餐飲企業售賣現制飲品需要復雜的許可證明:如操作人員健康證、供貨商資質、產品合格證等多項證明。


    而與品牌代理合作則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獨立經營


    呷哺呷哺推出茶飲品牌“茶米茶”,小龍坎開出”龍小茶”,太平洋咖啡推出“太茶”等等。



    4、餐+飲的完美融合


    這一層級就比較高端了,相對企業也較少。


    呷哺呷哺旗下的湊湊火鍋,其產品以臺式奶茶為基礎,更有大紅袍奶茶這樣的明星產品。


    奶茶套餐、奶茶特價,官方微信號不時會推出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宣傳手段、品牌打造與主流茶飲幾乎一致。算是當下餐+飲中,融合最為緊密的品牌。



    再比如大家熟知的奈雪的茶,“茶+軟歐包”其實也是一種餐和飲的結合,只不過他更傾向于“飲+餐”,側重點略微不同。


    4

    “餐+飲”到底加什么飲品


    “餐+飲”的模式基本成為餐飲業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始自建或者合作的形式來運營,但是你真的知道要在門店中加入什么飲品嗎?

     

    1、要做符合品牌調性的定制化產品。

     

    成品包裝飲料因為價格透明、可替代性強等難以在競爭中形成優勢,并且成品飲料的毛利僅在40%左右。如果全部用統一的商超飲品,在消費者看來,沒有亮點無法產生持續購買。



    而自制飲品是消費者求新求異,健康綠色的要求下催生的產物,自制特色飲品作為餐飲行業的主力軍正在高速蓬勃的發展。自制飲品有特色且不可代替,毛利可達70%。


    前文所述海底撈乳酸菌產品主打可以“沖淡辣感”,并且乳酸菌助消化,比較養胃,不僅適當解決了火鍋的油膩感,并且可以緩解麻辣傷胃的弊端。


    這就無形中對消費者有種心理暗示:就算放縱的吃麻辣火鍋,也可以解決你的后顧之憂。迎合了年輕人“佛系”的養生法則,讓海底撈更受消費者的喜愛。


    因此,餐廳為了抓住“餐+飲”的趨勢,一定要做符合品牌調性或者特色的定制化的東西,讓“餐”與“飲”適當綁定。就像紅酒配牛排一樣,讓二者形成“伴侶”模式,從而相輔相成。


    2、做出別人無法復制的獨家產品。

     

    別人無法復制的產品一方面能形成品牌競爭的壁壘,另一方面打造特色單品吸引更多消費者。比如西貝的沙棘汁,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成為門店的明星產品。

     

    這源于西貝的沙棘汁在符合店內風格的基礎之上大花心思,反復為這款飲品投入精力,做到了與市面上其他沙棘汁口感上的獨特性,讓消費者養成了到西貝家必喝沙棘汁的消費習慣。

     

    所以,盡量研制出獨家的、別人無法顛覆或輕易模仿的飲品,就像一個飲品標桿一樣,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3、拿去市場上驗證,和專業茶飲品牌競爭。

     

    “餐+飲”的模式并不是說餐廳加入一款新奇的飲品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口味以及各方面都在專業品牌面前依舊有競爭力。

     

    就比如上文提到的湊湊火鍋推出的“臺式手搖茶”,從奶茶的專業角度來講,湊湊的手搖茶完全不遜色于市場上的網紅奶茶品牌,無論從原材料、配方創新、味道還是顏值都在專業的奶茶面前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目前湊湊已經在全國已經開出21家門店,茶飲的銷售平均占比為18%。因此,對于餐飲老板來說,不管做出什么樣的飲品,都要敢于拿到市場上去檢驗,與所有同類產品統一考量。只有在市場上經得住消費者考驗的品牌,才能夠做大做強。

     


    4、與飲品店合作。

     

    如果開拓飲品有一定的壓力或難度,不妨找一些專做飲品的品牌合作,既能分攤房租,又能共用客流。需要注意的是,二者的產品線要相互補充。

     

    這樣既能增加營業額,還能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在做一些營銷活動時也會有更多可施展的空間。

     


    目前,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把飲品同餐飲組合售賣,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推出自己的特色飲品以招攬顧客,也漸漸成為餐廳的標配。從消費的角度來看,餐與飲的結合滿足的是消費者的組合式消費需求。


    隨著消費的日益升級,“餐+飲”也會成為餐飲發展新方向餐廳做好飲品,特別是對飲品和主營產品做好搭配、形成獨特的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力,也就成了大勢所趨。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文章


    點擊關鍵詞,學習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22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4日 22:10
    下一篇 2019年1月4日 23: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