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喊了十年了,餐飲用工難還是沒解決


    在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餐廳服務員長期居于前三!

    餐企老板內參
      孫雨 | 文



    全國“最缺工”排行:餐廳服務員排第二


    近日,人社部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

    其中,排名前十的分別是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車工、家政服務員、保安員、包裝工、客戶服務管理員、保潔員、快遞員。

    該現象并非第一次出現,而是長期以來一直所存在的。

    有專業人士曾指出,像營銷員、保潔員、餐廳服務員一類從業門檻較低且持續招工難,一方面是受勞動者擇業觀念等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崗位就業質量不高,吸引力不足。

    而每一年發布短缺職業排行,其實是在為用工雙方在工資議價、招聘和求職決策時提供指引。

    春節假期后,有媒體在走訪上海多家餐廳后發現,餐企月薪5000元包吃住難招服務員,崗位遭遇“真空期”。上海餐飲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表示,“缺工是常年缺,而春節只不過是放大了這一現象。”

    一位老板稱“很多年輕人覺得服務員工作不體面,更不要奢望雇年輕女孩了”,“費勁巴拉招進來,最頭疼的還是怎樣把人留住”……

    用工短缺之下,近年來一些餐飲集團轉向通過“校企合作”來彌補這一難題,為門店引進員工填補空白,其中兼職等靈活用工形式常見于餐飲業。

    去年,“程序員轉行餐飲”再上熱搜。據悉,截至2020年12月,在巴奴就職的大學生人數有1257人,占員工總數27%,其中主管級以上人員中的大學生占比達71%。巴奴公開表示未來一年是讓一線大學生員工占比達50%,未來5年計劃至少招聘培養大學生員工15000人。

    此前,內參君在走訪中看到一位在餐廳門口積極攬客的年輕女孩,餐廳里大部分都是年輕服務員,讓餐廳變得熱鬧有升級,她說里面很多服務員都是剛剛畢業的專科和本科的大學生。

    “我知道現在年輕人是不愿意做服務員的,他們覺得又苦又累又臟。但其實我覺得首先這一定是自己熱愛的,真的是把它作為事業,而不是別人逼我們來的;另外,我們公司也會定期安排培訓學習,意味著未來我們的晉升空間還很大,對我而言是有價值的。”
    她說。




    招人難留人難

    裁員卻在繼續

    近期,餐飲行業陸續有品牌宣布預備上市,在其招股書中,紛紛對用工表現出來擔心。

    對餐企來說,勞工短缺、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將影響企業利潤率、經營業績等下滑。而員工成本又是公司經營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對于每家來說,用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會長期牽制企業發展。

    相關數據清晰可見,海鮮火鍋七欣天在其招股書中指出,截至2019年、2020年止年度,以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員工成本分別占收入的23.9%、18.3%及17.2%;同時期內,鄉村基披露,其員工成本分別為7.75億元、7.0億元、7.64億元,占同期收入的23.8%、22.2%和22.3%;楊國福麻辣燙的員工成本分別占收入約2.9%、3.7%及3.9%。

    內參君發現,七欣天通過外包方式降低員工成本。從2019年、2020年年度及2021年9月30日,七欣天公司員工數量分別為4707名、4279名、5269名,其中雇員4707名、1713名、1834名,其余為外包員工,外包人員分別占比0、59.97%、65.19%。與前文中的員工成本占比對比來看,成本確實有所下降。

    盡管如此,七欣天在報告中仍提出,外包方式使得公司與餐廳外包員工無任何雇傭關系,公司對其控制有限,所以一旦外包員工未正確履行職責,或對顧客滿意度客戶和聲譽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會面臨與外包員工為尋求賠償而提起的申索、訴訟及監管程序等。

    盡管楊國福在其招股書中提及“所有員工均于中國受聘, 因此我們得享中國相對較低成本的勞工優勢。”或許這也是其自身的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楊國福沖刺“麻辣燙第一股”,全國5783家餐廳證明了其快速擴張的步伐。盡管如此,楊國福在其招股書中袒露出擔心,稱“人工成本上漲、可能存在的勞工短缺將增加第三方管理伙伴和加盟商產生的成本,因而阻礙我們的餐廳經營業務以及擴充加盟餐廳。”

    對于奔赴IPO的餐企在其招股書中,都會鮮明的表現出對自身用工成本的憂慮和擔心。

    然而,裁員、降薪頻頻發生,是否矛盾?

    近一年里,餐飲行業中更是頻繁爆出裁員、降薪、甚至因此而引發激烈矛盾。

    一方面,是疫情阻礙了品牌擴張的步伐。

    去年11月,茶顏悅色宣布在長沙臨時關閉近百家門店,是其2021年第三次集中臨時閉店。茶顏悅色認為,公司需要承擔疫情導致客流量銳減的結果,密度過高區域臨時閉店或將是常態。

    與此同時,一場“降薪引內訌,創始人挑起紛爭后又致歉”一度登上熱搜,降薪、離職也成了最終結果,而這一切也被歸因于疫情之下門店營收大幅減少,員工薪資減少而引發一場糾紛。

    “與其說疫情是主要原因,倒不如說是品牌經營發展出現了棘手的問題,疫情作為催化劑,加速了這一變化。而員工的利益需要由企業來維護,并非是一氣之下的怒話。”
    業內人士稱。

    另一方面,是建立在品牌自身發展戰略之上。

    就在前段時間,喜茶、文和友、墨茉點心局相繼被曝出“裁員”。

    喜茶被曝總體裁員30%員工,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對此,喜茶回應“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是基于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

    據此前報道,墨茉點心局在春節前進行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將從過去以打造品牌為中心,轉型為以運營為中心,裁撤40%的員工。對此,墨茉點心局則以“正常的部門調整”為由否認了裁員這一消息,并官方發布招聘信息,招聘200多人,涉及電商、品牌、門店等多個崗位。

    此外,文和友也被傳出大面積裁員消息,有部門被裁超60%,文和友只是稱“這是正常的人員流動。”

    業內人士分析,“最近裁員現象不止出現在餐飲行業,用功短缺是歷史遺留問題且短期內不會消失,而正常裁員也是基于經濟環境、品牌運營狀況、未來發展方向等來做的一些內部調整,而且以上幾家被爆大幅裁員也并非沒有夸張之處。”


    隨著消費升級,餐飲品牌也在不斷追求升級創新,意識到需要不斷加強在門店升級,菜品創新,服務等全面升級才能讓餐廳變得更好,或者說更“專業”。而餐廳始終離不開人,為顧客提供貼心有人氣的服務。盡管現在逐漸進入智能化時代,許多品牌用也通過所謂的“智能餐廳”來傳遞新鮮感,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但人的服務并非不是冰冷的智能機器所能全部替代的。

    小結

    一方面,是餐廳服務員的招工難,留人難。大型連鎖餐企可以憑借品牌力甚至薪資福利吸引大學生兼職,甚至挖掘不少人才。顯然,市場上最多的餐館還是單店模式,沒有誘人的薪資和品牌知名度,想要引來年輕人用功確實難度不小。

    另一方面,是品牌們在外部疫情和內部結構調整而出現的裁員總動員,看似矛盾的卻又離不開現實環境。

    而顯然,餐廳服務員作為“最缺工”之一,將會長期存在。


    輪值主編|王菁    視覺|張婷婷

    4月14-15日,大魚餐飲學院聯合盧南老師重磅推出
    《超級門店·高效排班實操班》課程,以
    “案例解析+理論分解+工具導入”的形式,帶大家破解用工難題,完成用工優化方案!
    立即掃碼報名!


    商務合作: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45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日 17:03
    下一篇 2022年3月1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