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戰疫,眾志成城!紅餐網(ID: hongcan18)將每天為餐飲朋友送上《餐飲戰疫·熱點解讀》,為大家聚焦餐飲品牌的最新動態,以及與餐飲相關的最新消息。為餐企加油,也歡迎大家爆料。
百福CEO王小龍公開信:
尋1000家商鋪攜手破局
百福控股,是中國領先的私募股權基弘毅投資打造的中國唯一系統性布局品牌新餐飲的投資和運營管理平臺。
迄今為止,弘毅投資與百福控股收購和投資了十四個知名餐飲品牌:PizzaMarzano、和合谷、新辣道魚火鍋、權金城烤牛肉、權味、西少爺肉夾饃、遇見小面、好色派沙拉、大弗蘭、越小品、美奈小館、仔皇煲、SeesawCoffee、福客麻辣燙,全球門店數量超過1300家。
幾天前,百福快速整合旗下餐飲品牌資源,正式發起《尋店行動》,全面征集1000家各類待轉待租商鋪。
無論是希望轉手或出租的;是目前經營受困,希望做店鋪轉型的;是有其他行業商鋪資源推薦的;是想從事餐飲加盟業務的;還是想和百福以其他方式攜手共行的,都可以參與百福的《尋店行動》。
今天,百福CEO王小龍發表了一封《解鎖困局,攜手重啟》的公開信。
在信中,王小龍再次強調:這次行動尋找目前深陷經營困難、待租待轉的商鋪及待轉型的小微業主。小微餐飲是關乎數千萬百姓民生的大問題。越是大家都不好過的時候,越不能單打獨斗。唯有抱團取暖,才能走出寒冬。
對于未來,王小龍還是很有信心,認為雖然這次疫情會淘汰一批餐企。但勇于擁抱品牌化、數字化、集團化的餐企一定能在未來搶占先機。這次疫情不會動搖自己對餐飲的長線看好和投入。
△上下滑動可查看公開信全文
現在公筷很流行,但如何落實呢?
“使用公筷公勺”的話題備受關注。自上周,廣州市文明辦、廣州日報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推進廣州文明餐桌建設”的倡議后,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但也有部分餐飲企業表示希望推廣公筷制,卻不知從何著手。經過調查與研究,近日,由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與廣州日報聯合制定的《廣東省餐飲服務業公筷公勺實施指引(試行)》正式推出,為餐飲門店踐行“公筷公勺制”提供明確操作指引。
《指引(試行)》從公筷公勺配置與管理、按實際場景實施、完善流程和加強宣傳引導四方面給出明確實施指引。建議餐飲門店配備與私用餐具有相對識別性的公筷公勺,便于消費者根據顏色、長短、形狀或材質等直觀性地區分。
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指引(試行)》也給出了建議,比如針對火鍋或必須在餐桌熟制的菜品,餐廳應提供與私筷、常規公筷具有區分度的“生料專用公筷”;針對自助餐廳或消費者自行取餐的食堂場景,應配置與菜品對應的、便于取用的公筷公勺,并盡量配置單獨擺放公筷公勺的托盤或托架。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加入倡議的部分餐飲企業,盡管此前尚未提供公筷,卻有意識改變,不少已著手根據指引,主動在店中落實公筷制。
五羊新城的廣州清心雞沙田乳鴿店針對不同菜式會有不同的配置,比如蒸魚菜會上不銹鋼的分羹,炒碎炒丁類的菜品也配置公羹,但是蔬菜類等菜品則用公筷,做到一菜一公筷(勺)。在每一張桌臺旁設有茶幾,專門放置公筷公勺,每每上菜時,服務員會直接替食客在每一道菜上放好公筷公勺。記者留意到,公筷是象牙色,私筷是黑色,辨識度高。
廣州食評家勞毅波認為,公筷使用需要時間和毅力去推進,未必能夠一步到位。如今從業人員有意識地邁出了第一步,絕對是好事。
疫情不耽誤網絡營銷,看哪家餐企最硬核
近幾年,餐飲企業越來越意識到網絡營銷的重要性。無論是連鎖店、網紅店、老字號還是街邊大排檔,都紛紛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
很多具有前瞻性的餐飲品牌,更是將其作為傳播品牌理念、文化價值以及營銷產品的利器。
尤其在此次疫情期間,網絡營銷幾乎成為了國內餐飲行業唯一的“生命線”。一時間,餐飲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都希望借助“數字時代”的便利性,盡可能地挽回損失。
有些餐飲老板,他們充分利用“自帶流量”的優勢,為自己的企業做代言、做營銷。
網絡營銷強不強,當然要用數據說話。疫情期間的數據,有一定的特殊性,但還是能說明很多問題:
首先,越是注重品牌價值或者時尚化的餐廳,微信公眾號刷新的頻率就越高。
其次,刷新頻率的高低,折射出的是不同企業網絡營銷意識的強弱。
第三,刷新率的高低,并不一定與企業的知名度成正比。
除了更新,閱讀量當然也是硬指標: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海底撈火鍋、九毛九、西貝莜面村的每篇推文,平均閱讀量都是10萬+。
據了解,如海底撈火鍋、九毛九、西貝莜面村等餐飲,在網絡營銷,如公眾號、抖音等平臺上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有專門的大型團隊負責該方面的運營和維護,閱讀量和轉化率都是其考核指標之一。
而早在幾年前,九毛九就已經將網絡運營作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重要手段。
紅餐網(ID: hongcan18)一言蔽之,網絡營銷不同于炒菜、賣菜。它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綜合的競爭力。
供餐方艙醫院,疫霾下有艷陽天
從2月5日開始,截止到2月19日,武漢已經啟動十五個方艙醫院,其中八家方艙醫院的餐食,由湖北頭部餐企“艷陽天”提供。艷陽天的日供應餐食的數量已經從最初的6000份上升到2月18日的2.63萬份。后來隨著武漢最大規模的諶家磯方艙醫院投入使用,這一數字很快突破4萬。
最初,留給艷陽天配餐的準備時間只有一天半。董事長余震彥接到任務后,第一時間通知了艷陽天的兩位店長——彭劉楊店董立紅和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店陳思思,管理層組建了“方艙醫院保障群”的微信群,共同商討。
幸好之前為了春節期間正常營業,艷陽天兩個分店里,分別有30余名留守的工作人員以及一些物資儲備,這才得以迎戰。后來發現這也不夠,他們還跟疫情防控指揮部開介紹信,從湖北咸寧和鄂州等地接人回武漢,以增加人手。
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成了艷陽天“方艙醫院保障群”的常態。因為每個方艙醫院收治病人都是在晚上,那是入院和轉院的高峰期,只有凌晨12點之后得到的配餐人數才是最準確的。而艷陽天的員工們,凌晨四五點就要起床準備早餐。
(圖片來源:艷陽天官方微信)
因為武漢封城,無法像以往一樣正常采購,所以當下困擾艷陽天的問題,除了人員的調配,更集中在如何保證物資采購的多樣性,如何在食材有限選擇的條件下,做出一周內基本不重樣而又營養搭配合理的餐食。
店長董立紅說:“每天都是戰戰兢兢的,創業時的壓力是對市場的不了解,而現在想到的是責任重大,不光是代表企業更是代表政府,擔心醫患人員沒有吃好。”
余震彥特別感謝武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局長陳彤。艷陽天店里缺柴油,市場監管局知道后,連夜協調中石化送來了柴油。運輸餐食的保溫箱不夠,也是市場監管局出面找到盒馬鮮生借來了保溫箱救急。
知道艷陽天缺餐盒后,江蘇常州餐飲協會會長豐月琦,無償捐了七八萬元的餐盒,這讓余震彥非常感動,“全國的同行,都來問我要不要這個,要不要那個。”
疫情對當下的中國經濟形成了全方位的沖擊,而首當其沖的就是餐飲等服務行業,艷陽天也不例外。
艷陽天武展店是一家以婚慶和大型宴會為主的餐廳,能夠為婚禮宴會提供一站式服務。
因為疫情影響,艷陽太武展店“五一”期間1000多桌婚禮宴會訂單取消一空,損失達數百萬元。
“客人找我們退單,我們都是無條件退款,”陳思思說,婚禮場地的預定往往需要提前付500到2000元不等的押金,“很多客人對我們表示體諒,說先不拿回押金,等疫情徹底結束之后再來消費時一起結算。”
余震彥預測,湖北餐飲行業的恢復,要等到疫情結束的三個月后,而酒店行業的恢復,要疫情結束五個月之后。在這期間,無接觸式外賣會是一個重要的餐飲形式。
他期待的是,疫情的陰霾散去,病患康復,“至于之后艷陽天的生意,我們會咬牙扛過去,畢竟人在做天在看,還是要多做好事。”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
餐飲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業有重要意義
日前,為了推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餐飲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序復工復業,繼續發揮拉動消費、穩定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并就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密切關注的有序復工復業的相關問題做出解答。
對于大家關心的復業時機問題,姜俊賢認為,各地疫情防控形勢不同,建議餐飲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根據地方政府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相關法規文件,嚴格遵守本地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各地分區分類分批恢復生產經營安排。做到復工復業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進行,最終達到無需批準即可依法經營。
營業不是簡單開門,所以姜俊賢表示,特殊時期餐飲企業同樣需要加強原材料采購驗收、加工管理,對購置原材料做好索證索票工作,提倡無接觸收貨。作為人員密集型行業,餐飲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對于雇傭員工需做好員工健康信息登記和管理工作,按要求向有關部門報告員工健康狀況。對于外地到崗職工,要根據各地情況制定外地返崗員工處理方案。
面對特殊時期客流量有限等情況,企業還應提前籌集必要的流動資金,并根據當前消費需求,制定調整適銷對路的產品經營策略。
產品方面,姜俊賢認為,應注重所售賣產品的方便實用屬性,所經營的產品應該從簡單品類到逐漸豐富,且方便打包攜帶。
比如,根據居民生活需要,推出易打包帶走的各類主食產品和菜品,醬鹵制品風味小吃、預包裝食品、食材調味料和半成品、各種宅生活產品等。另外,還可以根據當地企業復工復業整體情況,推出方便快捷的工作餐和手拿移動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外賣外送服務及產品備受消費者關注,餐飲企業在提供相應服務時也應做到外送外賣產品品質同樣有保證。
*注:文章部分資料來源于中國經濟網、中國水產、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美食導報、藍洞商業及其他媒體。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疫情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疫情之下,有多少餐飲人將“被失業”?
餐企面臨生死抉擇!你支持降薪嗎?
餐企是時候推行員工持股模式了!
火鍋外賣大熱,疫情逼出餐飲新商機?
絕望的小餐飲:停業等死,復工找死
武漢餐飲人,你的沉默讓人心疼!
疫情讓餐廳沒生意,能減免租金嗎?
餐飲復業調查:不開是等死,開了賠本
疫情過后,你的餐廳會被拋棄嗎?
餐廳復業5道檻,道道難倒餐飲老板
陶陶居:不開堂食,我一個月都撐不了
餐飲小老板:就怕疫情沒了,店也沒了
3個舉措,讓重創的火鍋店活過來!
疫情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設想
如果沒有了餐廳,我的生活將失去……
挺住!我的餐飲朋友們,看完熱淚盈眶
陶陶居開放堂食首日一波三折!
官宣!廣東率先打響餐飲復業集結號! 復業復工,拯救疫情下的餐飲業!
3月份若不復業,37.8%餐企或面臨倒閉
疫情后,餐飲老板的競爭對手會變少嗎?
全國10大城市餐飲現狀調查:太難了!
餐飲“冰河時代”,餐企突圍之路在哪里?
多地叫停餐飲堂食,千萬餐飲人路在何方
疫情讓餐企損失慘重,資本是救命稻草?
疫情之下,餐飲業的自救指南
我們不裁員,不降薪,但是我餐廳倒了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向死而生!這,就是打不垮的餐飲人!
疫情下的復工潮來臨,吃飯問題怎么解決
餐廳復業,這樣做可轉危為機!
復市時間一再推遲,餐飲老板說撐不住了
“野味”風波下,餐飲老板的生死15天
老鄉雞老板手撕員工減薪請愿書!
疫情期餐飲企業的22個問題
知名餐企疫情作戰計劃曝光
餐飲老板,自救才是你目前唯一的出路
餐飲老板,疫情下讓企業活下去更重要
疫情風暴中心的餐飲人,上半年怎么辦
聯動救市下,哪些餐企會突圍?
《疫情防控期間餐企經營指南》發布
停業休業、現金流告急,餐廳該怎么辦
看完員工的減薪請愿書,餐飲老板哭了
餐飲業“冰川時代”來臨,你能活下來嗎
餐廳收入為0,員工工資怎么辦?
警惕!餐廳外賣迎史上最大挑戰
海底撈“張大哥”煮的這碗面感動了我們
西貝、眉州東坡、巴奴打響保衛戰!
餐企應對疫情,保障現金流安全對策
別讓食材成為壓倒餐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之下,那些如履薄冰的中小餐企
西貝告急!餐企如何打贏現金流保衛戰
西貝也扛不過3個月!我們怎么辦?
餐飲再難,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
餐飲二月危局:對不起,我撐不下去了
餐飲疫情防控,就要這么干!
疫情告急!餐企如何應對?
餐飲界共渡難關!萬達免租1個月
疫情期間,餐企必須收藏的6套模板
疫情下,餐廳停業真的是唯一選擇?
疫情重挫下,餐飲6個趨勢你必須了解
武漢挺住!餐飲做這場“戰疫”堅實后盾
90%餐企開年虧損嚴重,越大虧得越慘
近500家商場跟進,與餐飲人共戰疫情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