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可謂是多事之秋,隨著各地疫情不斷反復,那些本來已從疫情窘境中逐漸回暖的商家,如今不得不再一次面臨新一輪挑戰。
線下堂食客流大受影響,線上端口成為餐飲品牌的重要部分。各路餐企紛紛開始布局私域流量,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 3月20日,海底撈宣布,會員粉絲已破億;肯德基通過獨立的小程序,已俘獲近1.5億會員粉絲;喜茶采用精細化私域運營,目前已擁有go會員6500萬;2020年西貝超過3500萬會員。
大龍燚靠私域積累200萬粉絲,單2021年2月份的外賣就純營收700-800萬。此外,瑞幸、奈雪、星巴克、蜜雪冰城等企業,也紛紛在私域取得不俗的數據。
為什么近兩年這么多餐企布局私域?私域流量如何打造?餐飲品牌們又該如何通過這些私域流量進行變現?
何為餐飲私域流量?
餐飲老板們關于私域流量的定義并不盡相同。
所謂的餐飲私域流量,簡單來說就是品牌自己擁有的流量池,不用花錢、任意時間、任意頻次都可以直接地觸達到品牌用戶,比如會員系統、社群、微信個人號、官微官博等。
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本質的差別便是去掉了“流量”本身的含義,把“流量”當做有溫度、有情感的消費者,強調和消費者有更深層次的鏈接。
“餐飲的公域流量主要來自于兩塊,第一塊是屬于第三方的,比如抖音、大眾點評、美團等,第二塊就是餐廳門口的自動流量,也就是過路客。
疫情發生后,門店的流量腰斬,線上流量成為餐飲商家營收關鍵。
自從平臺流量補貼紅利消失以后,外賣平臺的流量就一年比一年貴。每月除了要給平臺扣點20%-24%,品牌還需要花費大量錢在購買流量上面。
不買流量就沒有客源,買流量成本高沒有利潤,圍繞流量矛盾在疫情中直接引爆。
疫情之下,餐飲品牌想要開拓餐飲+新零售、餐飲+預制菜等多種盈利渠道,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是品牌成功的基礎。
忠誠的粉絲,未來將成為餐飲新零售品牌的第一批忠實購買客群。
私域生態的打造最忌諱的就是所有的話術和活動都是復制粘貼一氣,特別是針對現在更加追求獨立、個性化的年輕消費群體,需要打造更多的場景與活動,在具體語境中與年輕人進行走心互動,才能真正留住他們。
一直以來,海底撈都在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打造會員用戶生態,以就餐體驗場景為基礎,增加和強化周邊創新、社區分享、話題分享、電商購物等消費場景,形成良性的可持續互動機制,增加會員粉絲黏性。
就拿3月20日海底撈舉辦的第三屆海底撈撈粉節為例,此次撈粉節海底撈推出了系列主題活動,為用戶送出五波撈粉福利,例如門店嗨歌挑戰賽、小嗨彩繪PK賽等。
而在此之前,海底撈門店端還通過“會員日”線下活動,在元宵節、臘八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打造出了形式豐富的手工制作活動,例如“DIY巧克力”、“DIY香薰蠟燭”、“DIY尤克里里”等,提升海底撈會員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數據顯示,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海底撈共舉辦過5000多場活動,到店參與人數逾14萬人,活動范圍覆蓋全國海底撈近1000家門店。
來自上海的張女士就表示,“我從13歲開始吃海底撈,13歲到30歲,所有的生日、紀念日等重要的家庭聚會都會來到海底撈就餐,更是通過參加海底撈舉辦的各類線下會員活動。
免費收獲到了很多興趣技能,讓我的朋友圈也有趣、好玩了起來,也吸引了周圍很多朋友的加入海底撈會員共同參與,在海底撈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在線上渠道,海底撈打造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APP,訂餐只是基礎功能,還輔助社區分享、話題分享等為增值服務,加之電商商城的購物功能,并配有實時在線的智能客服。
已將自有APP演變成包含多功能的超級APP,將之打造成為海底撈粉絲的線上嗨天地。
海底撈在APP中設置了社區分享功能,并在功能欄中設置了“圈子”,可以幫助消費者快速找到感興趣的圈層內容。
這樣,每位用戶不僅可以在APP中以圖文形式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故事,并且可以對感興趣的內容點贊、評論、轉發,也可以添加好友互動。
臨近虎年春節,海底撈APP推出了“豪送年夜飯”活動征集全家福照片,春節前一周,話題發布數量超過600余個,瀏覽參與人次超過10萬次;推出的“備年貨享好禮”活動,發布一周后,活動瀏覽參與人次超過13萬次。
除了海底撈APP,海底撈火鍋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也承載了海底撈外賣、商城、訂餐等更為細分化業務。
其中,海底撈火鍋微信公眾號以分享各種美食攻略和活動為主要內容,并設置了門店查詢功能,在會話欄中提供訂座排號、預訂外賣、線上商城等相關入口,微信公眾號入口與小程序相打通,點擊后即可進入到相應的小程序中。
就以海底撈春節推出的新年禮盒“萌虎撈福”為例,自1月10日開售,開售后下單量超預期并進行緊急補貨,補貨不久線上商城便即售罄。
海底撈暖虎虎小嗨毛絨挎包和軟虎虎小嗨虎紋斜挎包2021年12月底上線,在海底撈會員商城一上線即告售罄。
此次海底撈舉辦的撈粉節,海底撈更是利用了APP發放各種優惠券。
同時,于3月30日上線“陪吃小嗨-茄茄星”等系列盲盒,用這樣的方式為海底撈粉絲帶來了更多互動有趣體驗。
私域運營只是餐飲商家要做的第一階段。當我們將粉絲引入品牌自己的流量池后,下一階段需要做的就是,活用這群粉絲進行流量變現。
以瑞幸咖啡為例,據媒體數據,僅三個月瑞幸私域用戶量就新增180萬,其中110萬用戶加入了圍繞門店組建的用戶福利群,并且每月入群人數在以60萬速度在增加。
瑞幸咖啡一場活動新增近2w好用戶,光這180萬的私域用戶,每天貢獻直接單量3.5萬多杯,通過群內信息提醒促單10萬多杯,達到這目標僅用了3個月。
用戶在入群后,月消費頻次提升30%,周復購人數提升28%,MAU(月活躍)提升了10%,通過私域渠道的成交量還僅次于App和小程序。
瑞幸咖啡通過私域渠道,為私域用戶提供咖啡券、周邊零售,成交量也得到最佳的反饋。這就是私域流量的價值,更低成本、可重復觸達的結果。
太二是最早開展粉絲運營,并且成功做好粉絲運營的餐飲品牌之一。公眾號粉絲超一千萬,建立了700+微信粉絲群,擁有約40萬核心粉絲,強大的粉絲群為后續的新零售化打下堅實用戶基礎。
2021年太二低調上線天貓,推出了推出酸菜牛肉醬和脆椒豆豉醬,并推出冷吃牛肉、香辣海帶、香辣郡把等一系列休閑小吃,還有頗受歡迎的花茶、門店同款五常大米、實用IP周邊等等,獲得千萬粉絲的大力響應。
西貝甄選商城也是基于3500萬會員,2019年就已經超過1.5億銷售額。
西貝將會員劃分為5個等級: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然后,按照顧客的消費頻次,通過一個公式來分辨新老顧客:消費頻次 = 消費周期/平均消費天數
針對新客,西貝會推薦儲值卡:分為500元、1000元,以及2000元三個檔次。不同等級,贈送不同價值的菜品。通過儲值活動,用短信、微信消費提醒,促進新客回頭,提高復購率。
針對回頭客,西貝會選擇在淡季、節日、新品上市等時段,贈送低價值的滿減券。比如消費滿200元送50元代金券,優惠有效期短,一個星期左右。
這樣,在特定時期推促銷活動,能夠喚醒顧客到店,提升活躍度。對于回頭客來說,滿減力度不宜過大,這樣才不會造成餐廳品牌廉價的感覺。
疫情,讓私域流量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大風口。而事實上,私域流量并不僅僅是疫情下的救命稻草。
未來,即便疫情過后,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流量越來越貴的時代下,私域流量也將成為餐企經營的重中之重。
所以餐飲老板一定要摒棄割韭菜的心態,不要讓自己變成朋友圈里愛發廣告的“微商”,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好每一個粉絲和顧客。
同時,利用各種活動與促銷增加會員的參與感和價值感,讓粉絲真正認同品牌,喜愛上品牌,才是做私域的關鍵。
從私域流量到超級用戶,西貝、喜茶增長的秘密武器
靠私域暗號躍升明星酸菜魚?太二沒你想的那么“二”
如何從購買流量到制造內容再到會員私域三級跳?
盤活近3億會員,肯德基的私域池不僅賣炸雞,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