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味賽道,從不乏充分競爭。
從早期的鴨脖之爭,雞鴨之爭,到休閑與佐餐、冷鹵與熱鹵之爭,都是一次次該品類的底層革命。
聚焦品牌端競爭,則圍繞消費升級展開。
1.0版本,突出單品化、標準化、易復制的特點;
2.0版本謀求差異化形象,將鹵味開進商場,從口味、食材中找到細分;
3.0版本,從渠道到供應鏈,鹵味賽道競爭走向深水區,新興業態層出不窮。
此外,越來越多的區域品牌在悄然發力,以創新的定位和玩法加入“戰場”,并逐步做全國的市場布局,以期彎道超車。
而這些高速成長的“勢能”中,新品牌帶來的邊際變化卻仍未充分挖掘。
·從口味來看,除辣味外,沒有一種新口味帶來明顯增量;
·食材角度,圍繞雞、鴨之外的產業支持遠遠沒有建立起來;
·當“鹵+”的理念被提出后,圍繞品類融合、業態融合的發揮空間略顯單調。
但毫無疑問,鹵味已經成為資本和行業關注的細分,在頭部品牌建立規模后,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留待挖掘。
試圖從行業賽道、品牌發展、線上增量、區域格局、消費者洞察等數據環節,闡述鹵味發展的格局,為行業帶去全新思考。
更多精彩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資本搶食2000億鹵味藍海,紅杉、騰訊下場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夸父炸串】半年完成3輪超1.5億融資
餐飲+超市鼻祖:EATALY成功秘訣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三井物產、Infomart戰略投資奧琦瑋子公司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吉野家、美團快驢事業部等,數字化餐飲供應鏈變革的篤行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職業生涯歷經食材采購、冷鏈物流和大客戶銷售等,扎根于供應鏈的全流程場景。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巴黎貝甜、美團快驢、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餐飲供應鏈咨詢 請加微信 18610542110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