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個月70家店,“社區餐飲之王”紫光園憑啥?






    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文章來源:餐飲O2O

    門臉不大卻門庭若市,一盤花生米,一盤手撕雞,一盤炒疙瘩再加上倆“小二”,簡單的一桌就湊成了兩個北京大爺談笑風生的一下午。

    窗外目光所及之處,路邊光禿的枝椏,包裹嚴實的路人,屋內氤氳氣息彌漫,有的推杯換盞赤耳交談,有的人低頭不語大快朵頤,端著托盤的服務員在桌與桌之間魚貫穿行,一幅生動的平凡生活的圖景在這一隅名叫“紫光園”的店里徐徐展開。

    1?

    6個月70家店,

    百業待興卻逆流而上

    如果說近兩年讓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的事,疫情二字總是逃不開的話題。2020年,疫情席卷全國,第一個遭受致命打擊的,要屬餐飲行業

    身處首都,北京的疫情管控更為嚴格,平日里人聲鼎沸的餐飲業更是蕭條長達7個月之久,一家又一家關門歇業,一批又一批門店易主。

    在這半年的時間里,百業待興,紫光園卻逆流而上,新開70多家門店,營業額甚至超越了2019年同期,成為了北京餐飲業人人羨慕的對象。

    2?

    從親力親為到撒手不管,

    這個老板心真大!

    1984年,年輕氣盛的艾興有接手紫光園,趕上國企改革,廚師出身的艾興有意氣風發準備一展拳腳。

    從早上8點到店一直忙到晚上12點打烊成為他的工作常態,凡事親力親為,不僅要干廚師的本職工作,還要身兼木工、瓦工、電焊工等多職。

    此后的一段時間里,艾興有也廣泛參與餐飲行業交流、學習,但似乎對業務本身沒有帶來太大改觀,甚至出現了走下坡路的情況。

    痛定思痛,艾興有干脆杜門不出,開始深度專研屬于紫光園特色的餐飲業務,著手培養自己的餐飲人才,劉政成為了艾興有的徒弟,從此師徒結伴而行。

    再之后,紫光園業務走上正軌,艾興有將業務放心交給徒弟后,就開始了自己的隨性生活。游覽世界各地風光,滑雪、潛水、打高爾夫,20年來,艾興有在170多個國家留下過腳印。

    不再凡事親力親為,而是轉變格局,將企業交給其他人。是什么讓艾興有打破常規的管理模式?

    “是感恩!”

    在艾興有看來,沒有員工們的日夜奮斗,就不會有他這么恣意隨性的生活,能放心大膽游世界,他對員工充滿了感恩之情!

    當然,這種感恩并不僅來源于員工對老板的單向付出,而是一種雙向奔赴。

    對接管業務的劉政而言,師父對他沒有營業流水、利潤的要求,只有“能不能把最好、最實惠帶給老百姓,能不能讓員工掙得更多、生活得更好”這唯一要求。

    正因為這種十足的信任與放手,每年年底,艾興有都會收到遠超預想的答卷。“這就是我的團隊!” 艾興有自豪地表示。

    3?

    感恩基因”深入骨髓

    掌門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氣質。就像艾興有心中時刻揣著的感恩之情,早已深入到紫光園每一個員工身上。

    作為艾興有的大弟子,劉政就體會頗深。

    他從一名店長成長為現在紫光園的總裁,一路走來,受到師父艾興有的傳道、授業、解惑之恩,劉政總是會發自肺腑的感嘆“沒我師父,就沒有紫光園,也沒有今天的我。”

    所以,紫光園的員工是幸福的。

    而今,在紫光園,區域總監、店長、廚師長平均年齡30歲,平均工齡已達10年;年齡最大的員工在紫光園工作近35年,幾乎從艾興有接手紫光園一直跟隨至今。

    在人員流動性最大的餐飲行業,紫光園的員工流失率一直低于5%,是“奇跡”一般的存在!是什么吸引著餐飲人員的義無反顧?或許,這與紫光園的“感恩”基因必不可分。

    多年前,一位通州店的員工兒子得了白血病。艾興有得知此事后,第一時間為員工聯系到了兒童醫院權威的專家,還派專人陪同孩子及其家人看病。

    費用方面,紫光園各店自發組織捐款,不夠的艾興有來兜底,先把病治好要緊。30多萬的治療費短時間內全部湊齊,解了員工的燃眉之急。

    故事的結局是好的,患兒在治療下逐漸痊愈。

    該員工為了回家照顧孩子選擇離職時,一度痛哭流涕,覺得對不起企業,對不起艾總。劉政卻告訴他,紫光園幫他不是為了道德綁架,而是發自內心的去幫助員工。

    春節時,劉政收到了患病孩子發來的拜年視頻,視頻里,孩子表示自己已完全康復,并感謝紫光園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在劉政看來,感恩每一位員工,并力所能及的幫助企業里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是在艾興有從上至下傳遞而來的一種格局和情懷。

    如果用一種易懂的語言來形容這種情懷,劉政認為,就像電影《戰狼2》中的一句臺詞,“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紫光園也是秉承著這種信念,員工在外遇到任何重大危難,請不要放棄,你身后都有一個強大的后盾——紫光園。

    4?

    全時段,全業態,全面開花

    放眼北京餐飲行業,業態林立,紫光園卻做到正餐、早餐、清真面館、清真包子、清真餃子、檔口、烤全羊7大業態全面開花。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劉政表示,紫光園有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心態。

    在餐飲業停滯不前的當下,紫光園從檔口模式慢慢衍生出來純檔口店、檔口+面館、檔口+快餐、檔口+早餐+正餐、電商五種模式,而這種前瞻性的戰略布局,與紫光園一直堅持親民、便民、惠民的理念息息相關。

    就像紫光園半年新開的70家店,均選址在社區。“出門就是紫光園,一吃就是幾代人”,陪伴老百姓的生活,成為了紫光園落實親民、便民、惠民理念的最有力證明。

    而今,陪伴著紫光園一路走過來的顧客,最長的已有三代人。從吃紫光園的炒疙瘩開始,結婚、子女成婚、孫子滿月,全在紫光園。

    正是基于這種“陪伴”理念,紫光園從早晨到半夜,門店的客流量一直沒有斷過。甚至有的門店營業至晚上11點,晚上10點卻是高峰期,這也是很多企業無法達到的。在劉政看來,這就是紫光園百年基因里所附帶的親民的價值。

    全時段、全業態的開拓,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還能將這些利潤回饋給消費者,一旦這種良性循環建立,就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讓老百姓得到最好的產品和最優惠的價格,還要讓員工生活的更好,這是紫光園一直在追求的。

    只是,半年新開的70多家店加上幾十家老店,多達100多家店面想要滿足顧客的各項需求,員工從哪里來?

    “紫光園從來不缺人!”這是劉政給出的答案。

    除了“讓員工生活的好”還要“讓員工有所發展”這不是一句空話。對老員工,紫光園會著重培養其管理能力,讓每個員工都有向上走的機會;對于新進的員工,紫光園會給予足夠大的發展空間。

    劉政表示,紫光園有一個十多個人組成的強大督導組,每個人都擁有各種技能。當員工成為店長,就可以從督導組的成員中學到所有技能,快速成長。

    員工成長得快,自然會將親朋友好介紹到紫光園,所以紫光園不缺人,都排著隊來!

    5?

    百年企業,正煥發出青春光彩

    或許仍有很多人對百年老號有著標簽化的認知。但對于紫光園而言,完全不存在這種偏見。

    除了服務于來店的消費者,線上發展也成為了紫光園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神奇際遇。

    從疫情開始時,紫光園就開始著手為店周邊的社區提供免費服務,為附近社區居民配送經濟實惠的一日三餐。

    這種親民、便民、惠民的服務,獲得了社區居民們的高度認可,500個社區,12萬人,是紫光園兩年來的社區成果。

    疫情過后,隨著客我關系不斷強化,紫光園已經成功躋身于老百姓值得信賴的本土品牌之首的位置。

    現在劉政經常能收到老百姓特意跑到店面,告訴哪個社區的店面在轉讓,讓紫光園一定要接手的這種建議,“都想自己家附近開一家紫光園!”

    此后,社群成為了紫光園企業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紫光園還針對性地開發了社群團購、短視頻直播等新業務,收效甚好!

    線上線下全面發展,潮流加身的百年品牌正走向時代的前端。

    在劉政看來,無論是針對于社群這種私域流量的衍生業務,還是通過互聯網電商覆蓋公域流量,都是為了進一步打造并強化紫光園的品牌流量。

    因為下一步,紫光園要依托于品牌流量進一步衍生,最終實現新零售模式。劉政還強調,新零售模式的支撐就來源于供應鏈。

    6?

    供應鏈,餐飲企業的下一步

    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供應鏈,成為了紫光園接下來的重點部署,也成為了劉政新的工作重心。

    位于新疆阿拉山口的牛羊分割工廠,是紫光園建立在原材料產地的第一個供應鏈工廠。

    “我們要在這里做精分割、定制,服務于紫光園以及餐飲同行的企業。”劉政還表示,疫情過后會馬上恢復。

    除了新疆,在北京平谷,一家面積為13000平米的供應鏈與中央廚房相結合的工廠也將于2022年中旬投產,工廠不僅有數字化、信息化的mes系統,可以實現產品采購源頭、加工、配送等環節的全程追溯,保證食品安全。

    此外,工廠標準的加工體系,為紫光園門店提供初步加工過的手撕雞、燒餅、甑糕以及更多的老北京食品,再通過自有物流運輸到各店,并在門店現場加工之后進行售賣。

    “保留門店的煙火氣!”是劉政對供應鏈的作用給出的最好解釋。

    北京特色的煙火氣,要如何走出北京走向全國?電商是一條不錯的渠道。目前,紫光園的預包裝產品也只輻射到了京津冀。

    劉政透露,預包裝產品既要保證現場制作,還要還原率達到95%以上,更要實現零添加,保證食材的品質和口感。

    走向全國還有別的路嗎?當然有!供應鏈的不斷完善讓這一切將成為可能。在劉政的預想里,未來,飛機上、火車上、自駕游、送禮等場景里,都能看到紫光園的產品。供應鏈的作用還遠不在于此,更大的價值在于紫光園3年500家店的戰略支撐。

    7?

    一城千店,夢想正照進現實

    “做餐飲不用想那么多高大上的事,讓老百姓感覺到最安全、最實惠;給員工工資開得越高越好,就行了。” 作為一個餐飲人,艾興有有著老北京人的實在與爽朗。

    確實,回望一路走來的紫光園,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還是2020年的疫情,在北京城百業待興之際,紫光園都是火熱的存在,永遠有長隊,永遠有客流。 

    在談到紫光園未來的發展時,艾興有也表現出一如既往的隨性。“我個人沒那么大遠見,團隊認為可以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就走出去。

    但北京的市場還很大,將來在北京開一兩千家店不是事,或許沒有別的企業在北京干‘一城千店’的事,但紫光園可以!”


    小調研

    在疫情已經成為2022年社會常態的情況下,如何讓單店業績能夠穩住,先活下來,再求增長,成為眾多餐飲老板在2022年需要解決的核心命題。

    辰智在過去兩年中走訪了幾十家餐飲上下游企業,大家形成共識的解決方案有三個:

    供應鏈標準化提升食安標準、員工服務提升顧客體驗、數字化運營提升營銷效率,其中,供應鏈標準化提升食安標準是餐飲企業考慮最多的核心問題之一!

    因此,辰智策劃了本次“關于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的課題調研”,希望在上半年時間能夠給大家明確預制菜行業的發展趨勢,找到借力預制菜實現增長的解決方案。

    參與本次問卷調研的人員,待研究成果出來后,可以免費獲得本次調研報告1份,另贈《2022年餐飲大數據白皮書》1份(預計2022年8月份發布),希望各位餐飲同仁向我們提出寶貴建議。

    掃碼立即參與問卷調研

    ↓↓↓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39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7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