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聽說有人泡面擺攤月入20萬,一年狂賺100多萬!

     

    嗯,我信你個鬼!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500塊成本,月入20萬!

    泡面攤真有那么賺錢嗎?

    “好好生活,使勁吃飯,做快樂的王八蛋

    日落見面,泡面加蛋,霉運滾蛋

    ……”

    ?

    最近,全國各地的街頭,都興起了一股泡面擺攤熱。

    ?

    普普通通的小推車掛上寫滿文藝句子的招牌,披上五彩的燈,你就是深夜里最走心的那一“攤”。

    ?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一個卡式爐、一個泡面鍋,再加一個煎蛋鍋,簡單的裝備就能撐起這一方人間煙火,絕對的低成本。

    ?

    據不完全統計,開出一個文藝的泡面攤,成本只需要500元,秒殺各位餐飲老板的創業項目。

    ?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價格方面,韓國泡面一碗12元,國產泡面10元,麻醬螺獅粉15元,加蛋2元,加腸2元,加芝士3元。

    ?

    當然,可以根據當地物價,上下浮動,或者引用東南亞豐富的泡面口味,打造夏日東南亞風情泡面攤。

    ?

    低成本外,另一優點是無門檻,煮泡面和煎蛋,難度幾乎為0,人人都會,即開即上崗,快速抓住這風口。

    ?

    小投入、無培訓,重點是收入超高!

    ?

    有不少江湖傳聞,“每天晚上10點到凌晨3點,95后女孩擺攤賣泡面,一個月賺20萬!”

    ?

    如果一碗面能賺上個5塊錢,那一個月要賣出4萬碗面,差不多每天要賣1300多碗面,這生意多火熱啊。

    ?

    但探究一番之后,發現這事可不是這么算的。

    ?

    這項目,擺攤是其次,還要配合上直播,收入的小部分是賣面錢,大部分是靠直播,邊煮泡面邊賣泡面,餐飲、新零售兩手抓,靠著互聯網齊飛!

    ?

    當然也有顏值派,靠直播打賞來提升收入。

    總之,泡面攤這事,看著無門檻,其實門檻在“顏值”,在煮泡面的人,要么是好看的小姐姐,要么是帥氣的小哥哥,“煮的不是泡面,煮的是滿滿的愛啊”,甚至還有裸著上半身、只系圍裙的肌肉猛男,真是面面俱到。

    ?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據內參君在社交平臺上的觀察,一個相貌平平的男子,創業第一天,只賣出了4份面,營業額為48元。而打扮靚麗的女孩子,不出幾天,營業額就能做到一天2000塊。

    ?

    營業額與顏值真成正比。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翻過車的泡面小食堂告訴你

    “泡面”餐飲挺不靠譜的!

    質樸的餐飲人,千萬別把泡面這事當作個好的餐飲項目,再往回看看,18、19年興起的“泡面小食堂”就是個經典翻車案例。

    ?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一個10多平的小店,一面墻上陳列著世界各地的泡面,口味可自選。選好后交給服務員,加點青菜、火腿腸、雞蛋,就能賣出十幾元。

    ?

    當然料不能多加,加多了就成了麻辣燙。

    ?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

    深夜的這一碗泡面,裹挾著文藝氣息,瞬間吸引了無數打卡者,深夜的小店總能聚攏起寂寞的男男女女,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

    當一座城市有了一家泡面小食堂后,就有N家準備落地,這品類,用了不到1年時間,就開出了5000家小食堂。

    ?

    有餐飲人交了幾萬塊加盟費,到街上一逛發現別人不花錢就開出了一模一樣的店,鬧起了加盟糾紛,整體金額高達幾千萬。

    ?

    極低的門檻導致了門店的泛濫。2018年興起,19年初這類小食堂就開始敗落了。

    ?

    據當年的新聞顯示,開在長沙芙蓉廣場的一家泡面食堂,經歷了短暫的日營業額3000元的高潮期后,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幾百塊,還要面對每月7000塊的房租和3個員工的工資,虧損是必然的。

    ?

    品類衰敗的原因也顯而易見。

    ?

    一是產品價值感偏低。

    ?

    原本20多塊錢5包的泡面,加點料就能身價倍漲,漲個五倍十倍,精明的消費者肯定不會為了這“文藝腔調”買單的。

    ?

    二是消費頻率偏低。

    ?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泡面已經成了懷舊美食、應景食物,并沒有太高的消費頻次。不少消費者都是打一次拍一次照,“智商稅”交過一次再也不會來了。

    ?

    而今復古流行起來的泡面攤,原型來自韓國,在韓國四處可見這種泡面攤。

    ?

    能持續運營下去的原因是,泡面是韓國人重要的主食,韓國人均年消耗泡面數高居世界榜首,為80包。這為品類的復購提供了保障,在國內卻沒有這樣的環境。

    ?

    三是產品的競爭力著實有限。

    ?

    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僅靠一碗自帶調料包的泡面打天下,終究不太現實。

    ?

    四是沒有餐廳能靠營銷一直走到最后。

    ?

    讓我們來回憶下網紅老前輩黃太吉煎餅,一個品牌屬性極強的煎餅品牌,靠著開奔馳送煎餅外賣、美女老板娘等營銷事件,迅速走紅。

    ?

    地攤兒上五六塊的煎餅,愣是拔高到了20多塊,一套經典煎餅甚至賣到了27元。

    ?

    過高的價格提高了消費者的預期,無法匹配的品質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落差,消費者嘗試過一次后,就再也不會上第二次當。

    ?

    后期加上房租、運營成本,門店數大幅度縮減,最后店鋪全關。

    ?

    這套路和泡面小食堂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堅實的產品基礎,再文藝的話都是騙人的鬼話。

    ?

    餐飲新傳說:美女擺攤賣泡面,年賺100萬!網紅周期大縮短
    餐飲創業慎選爆紅品!

    “泡面餐飲”從小食堂進化到當下的泡面攤,算是一次減負升級,把原本成本中高昂的房租給減掉了,輕裝上陣。但消費頻次與產品單一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

    有餐飲人提醒創業者,要警惕市面上突然爆紅的餐飲項目,這種項目一般爆紅周期短,市場萎縮快,一陣風吹過去,只剩下虧損的店和你。

    ?

    也有餐飲人提出這樣一個看法,餐飲創業要講究“土方法”,先去小區周邊轉轉,看小巷子里土了吧唧的小店,它們大多開了好久,有著固定的客群與消費頻次,再從這里找創業的突破口。

    ?

    無論是蘭州牛肉面還是炸串,近幾年興起的品類重組熱潮,都是對老品類的再挖掘、再梳理,而非營造出一個水土不服的新品類。

    總第?3195?

    餐企老板內參 ?七飯??| 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819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30日 08:15
    下一篇 2022年6月30日 08: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