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臺州一攤販用工業染料“黃梔”染色銷售黃花魚被判刑;消費者稱在羅敏直播間買到過期預制菜,投訴后被客服踢出粉絲群……關注餐易私塾,了解餐飲大事件!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01

    臺州一攤販用工業染料“黃梔”染色

    銷售黃花魚被判刑

    媒體報道,近日,浙江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被告王某用工業染料“黃梔”染色銷售黃花魚的刑事案件。
    ?
    據了解,王某是臺州椒江某菜場一水產品銷售商。2021年7月,王某在辦事途中看到一路邊攤販正給售賣的黃花魚“染色”。仔細觀察后,王某發現“染色”后的黃花魚品相大變,相較之前顏色明顯鮮亮許多。
    ?
    經與該攤販交流,王某得知用來給魚“染色”的正是俗稱“黃梔”的工業染料——堿性橙2,該物質是國家在《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中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在王某請求下,路邊攤販將其剩余的少量“黃梔”轉送給了王某。
    ?
    拿到“黃梔”后,王某按照路邊攤販傳授的方法,給一些品相不好的黃花魚進行“染色”處理。
    ?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
    今年1月28日,王某像往常一樣在攤位上銷售海鮮。她抱著僥幸心理對售賣的黃花魚做了“染色”處理,卻不料當天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市場攤販進行突擊檢查,王某存放的“黃梔”及兌水后的“黃梔”染液均被當場查獲。
    ?
    臺州椒江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王某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綜合考慮該案的其他量刑情節,對被告人王某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同時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等相關職業。據悉,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新聞采編自網絡

    02

    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近日,據媒體報道,《廣東省粵菜發展促進條例(草案)》(下稱“條例”)提交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初審,在全國率先就推動地方菜發展探索立法。
    ?
    據悉,此次條例擬將廣東推進“粵菜師傅”工程中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上升固化為法規條文,并規范解決粵菜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著重從“產業、人才、文化”三方面作出規定并補充細化多項措施,力促粵菜發展,更好服務就業創業、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
    ?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
    為粵菜產業發展“賦能”是本次立法的重點。條例擬規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產業發展各環節的職責,包括推動粵菜特色集聚區建設、加強發展餐飲領軍企業、統籌規劃粵菜美食與文化旅游發展、培育預制菜知名品牌和示范企業等,為粵菜產業有序發展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就促進粵菜發展的立法還采取省市協同創新模式。條例立足解決粵菜發展的全省共性問題,汕頭、佛山、梅州、江門、潮州等市則聚焦當地實際開展立法,省市條例將相互呼應、緊密銜接、各有側重。

    *新聞采編自南方都市報

    03

    消費者稱在羅敏直播間買到過期預制菜

    投訴后被客服踢出粉絲群

    近日,據媒體報道,7月29日,武漢市民王女士反映,她在羅敏的創業品牌“趣店”買到了過期變質的預制菜。
    ?
    據王女士介紹,7月17日,她在趣店直播間下單了粉蒸肉預制菜,并于7月19日簽收。
    ?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次日,王女士拆開外包裝,發現其中的紅薯包生產日期為7月7日,保質期四天,并出現了脹袋和變質現象,豬肉也出現異味。隨后,王女士在粉絲群投訴,卻被踢出了粉絲群。
    ?
    根據雙方通話錄音,趣店品牌方并不承認售賣過期變質產品,因為王女士在7月5日也曾下單過粉蒸肉(7月8日簽收),客服稱,存在王女士用上一次的產品冒充本次產品的可能性,但愿意給予王女士1000元的安撫補償。

    *新聞采編自網絡
    04

    多家餐館“拍黃瓜”被罰5000元

    據媒體報道,近日,安徽合肥多個餐館因未取得冷食類食品經營資質售賣涼菜“拍黃瓜”而被罰款5000元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討論。
    ?
    相關消息引來網友不解,賣涼菜也要辦證?一個拍黃瓜就罰款五千,是不是太重了?
    ?
    7月27日下午,合肥市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安全監管處處長戴芙蓉在接受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餐飲服務提供者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時候需要申請經營項目,若制售涼菜需要有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可見,餐館賣涼菜是要辦證的,這是有規定的。
    ?
    對此,戴芙蓉也作了解釋,因為冷食食品安全風險較高,容易滋生微生物,所以加工的過程控制要求很嚴。為防止被微生物污染,要求要有專間制作等盡可能減少環境造成的污染。
    ?
    這一點,有網友表示理解,認為對涼菜加以把關并沒有錯,因為涼菜的加工制作環節如果不衛生,確實有病從口入的風險。
    ?
    ?多家餐館售賣“拍黃瓜”被罰5000元;廣東率先探索地方菜立法!
    ?
    網友不理解的是,相關規定比較嚴格,諸如,冷食類制售一般要求要有一個不低于5平方米用于涼菜制作“專間”,還要具備二次更衣洗手消毒的設施,專間內要有獨立的空調,要有空氣消毒設備等。網友認為,這樣的要求一般的小門店可能達不到。
    ?
    事實上,這也是小餐飲店的罩門所在。戴芙蓉表示,“現實中很多小型餐飲店往往達不到驗收標準。”沒有通過驗收,就意味著經營許可范圍沒有冷食類經營項目,如果實際經營中又有涼菜,就會面臨被處罰的風險。
    ?
    這個矛盾如何解決,能不能放寬規定,放寬驗收?這是個問題。如果不能放寬執行標準,對違規之舉,又能不能放寬處罰?
    ?
    賣涼菜被罰5000元引起爭議,就在于這類執法給人有小題大做之嫌,因為涉事涼菜的案值不高,受罰金額遠遠超過獲利金額。
    ?
    戴芙蓉表示,在日常餐飲安全監管中,會遇到很多規模較小餐飲店因不知情等原因出現無冷食制售許可制作涼菜的情況,“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柔性處理原則,警告并責令改正。”

    *新聞采編自極目新聞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638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日 04:36
    下一篇 2022年8月2日 04: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