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做過一次調研,有11%開店失敗的老板把失敗原因歸結于開業沒做好。這個比例還挺高的,我覺得對于開店來說,開業這個環節并不是很重要,怎么會這么多人在乎呢。后來,我發現開業對于一個店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對于老板的心理影響很大。所以,也應該重視,尤其是對于新手。
今天,結合餃子店薛老板的案例,我會給大家一個完成的開業流程:
有三個外地小伙,到我們縣城來開店,賣茶油燒鴨。開業前幾天,貼出了海報,活動是:原價58元的烤鴨現價25元一只,再送一瓶飲料。開業頭兩天看到他在卸貨,凍鴨子拉來兩車,兩個透明的大烤爐擺在大門口現燒。開業當天上午我去買,說還沒準備好,下午再來。下午再去買,說爐子沒調好,烤不出來。第二天再去,排著長隊,但要等七八分鐘才拿出來一個。好不容易買來一只,腿和脖子那都是糊的,只有肚子中間那塊能吃,而且味道但偏咸。沒過幾天就關門了,換成一個糕點店了。
每次學員問我要開業活動方案時,我總是會問一句:“準備好了嗎?”。活動方案有很多,我都不用想,到開店筆記公眾號直接搜索都能出來好多,隨便選一兩種就拿來用了。但是開業需要準備的太多了,特別是老板對店鋪管理流程,員工對產品的制作方法掌握程度。如果老板很多東西還不清楚,員工沒有培訓好,別說做活動了,開業都不應該。
說回燒鴨店。隔了一個多月后,同樣的品牌,同樣的招牌裝修風格在另一條街出現,還是那三個小哥,看來是閉關修煉去了。開業時我又去排隊,這次隊伍很長,我大概排在第三十幾位,所以觀察了很久。他們三個人,一人在里面處理鴨子,把淹好刷上醬料的鴨子放爐子里烤,透明的烤爐,看著鴨子變色,流油,很有食欲。一個人把烤好的鴨子從烤爐拿出來切塊,裝盒。還一個人負責打包,裝蘸醬送飲料加收錢。行運流水操作下來,我也只等了40分鐘就拿到了,平均一分多鐘就出來一只鴨子。比一個月前效率提高了很多,也沒有糊的,不過,味道還是偏咸。
前一次分工不明確,操作不熟練,所以導致第一次開業失敗,得罪了第一批顧客。他們及時關店,并不是要放棄,而是為了保住顧客的口碑,做不好的東西,情愿不賣。進的貨可能都處理給其他加盟店了,他們應該也是去別的加盟店里練手去了。口味沒變,方法沒變,活動價格都沒變,人也沒換,就是操作熟練了,現在兩三個月過去了,每天到點就排隊,離著一百米遠就能聞到香味。我們隔幾天就買一個來吃,也經常看到顧客買來我店里來,點碗餃子吃烤鴨。
講這個案例是要告訴老板們,不要學完技術就著急去開店,先打磨產品,再練習制作流程,把整個運營流程,比如服務流程,衛生清潔等流程理順,才考慮正式開業。
以上是薛老板的分享。
借著這個話題,給大家回顧一下完整的開業流程:
1,打磨產品。把打磨產品作為一個開業的一步,是因為很多人開業出問題就出在這里。有些老板拜師學藝了,以為可以省掉打磨產品這個環節,這是不對的。學到了技術以后,還需要一個練習產品的過程,把師傅的知識和經驗內化的過程。練習做產品,就是幫助自己練感覺。
2,調試機器設備,大規模做產品。做出一個產品,和連續的,穩定的,做出一批批產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就跟一個人家里炒菜好吃,不意味著就可以開餐館一樣。機器設備到了以后,大批量做幾次,看看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達標,質量是否穩定。
3,試賣:裝修完,設備到了,產品批量生產也沒問題了,就可以開門營業了,但是我建議啥活動和宣傳也不做。因為剛裝修完,一般情況下不會很多人,但是你這時可以跟顧客接觸了,聽到顧客反饋了,繼續觀察產品是否穩定,流程是否順暢。
4,試營業:可以搞搞活動搞搞宣傳了,力度大小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店顧客會多起來,除了看產品和流程,還要為開業積累種子顧客,為開業宣傳造勢。
5,正式開業:大張旗鼓開業。
開業出問題,往往不是因為正式開業,而是因為步驟1到步驟4沒做或者沒做好。我認為,如果按照上面的流程走,可以大大降低犯錯的概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