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曾經,無數受夠了職場內卷的“打工人”心里都曾暗自感嘆過:干脆打包回家開家小店度余生算了!然而,職場內卷還沒結束,開小店的生意卻慢慢被巨頭們“搶”得差不多了。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國慶假期前夕(9月28日),日本便利店三巨頭之一的羅森廣州首店正式開業。加上此前羅森在廣州建大灣區總部的戰略布局,如今,羅森正式將“觸角”伸到了便利店行業“隱形冠軍”美宜佳的家門口。

    近兩年,無論從規模還是銷售額等多個維度看,中國連鎖便利店行業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但這種增長態勢背后,主要還是由易捷、美宜佳、昆侖好客、天福及日本三巨頭(羅森、全家、7-ELEVEn)等頭部品牌領銜。
    基于頭部品牌之間的實力都不俗,日趨“短兵相接”的整個國內連鎖便利行業,未來幾年的競爭也將陷入跑馬圈地和不斷下沉的“持久戰”階段。

    “萬店計劃”成為巨頭標配?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便利店總量從2015年的9.1萬家增長至2021年的25.3萬家,其中,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便利店TOP100》顯示,TOP100便利店企業門店總數量就超過16萬家,有27家企業的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
    目前,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中,只有易捷、美宜佳和昆侖好客的門店規模在萬家以上,而拋開易捷和昆侖好客兩大石油系品牌,真正在常規市場層面門店規模上萬的只有美宜佳。值得一提的是,9月1日,美宜佳宣布全國有效店數首破29000家,已經超過了易捷2021年底的門店數量。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不過,這并不妨礙其他品牌的“萬店”規模計劃。
    早在2021年7月,羅森中國區總裁三宅示修在25周年慶典上表示,羅森中國門店數將于2025年達到10000家,截止2021年底,羅森門店數量僅為4466家,今年8月,羅森便利開出了在中國的第5000家門店。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羅森也加入了擴張大軍當中。2019年,羅森吃下全時便利店,而又在去年先后收購了四川的WOWO便利和有200家規模的天虹便利店,其中,天虹便利位于深圳,當時也被視為羅森進軍華南的第一步。到了年底,羅森啟動在廣州投資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總部項目,區域總部設于廣州黃埔。并預計至2028年,羅森在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開設1500家門店。隨著廣東首店的開業,羅森進軍大灣區的步伐也正式開啟,并表示,接下來,羅森便利店將拓展至遍布廣州11個區。
    而天福也對外表示,經過十八年的發展,目前已在廣東、湖南、江西、福建、貴州、廣西六省40座城市發展了6800多間門店,未來將以珠三角為中心,深耕廣東省和湖南省,輻射南中國,力爭到2024年公司20周年慶典時門店總數突破10000間。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而除了便利店“老牌勁旅”,在2020年底,風頭正勁的新勢力便利蜂也曾提出“萬店計劃”。彼時,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曾在2021便利蜂供應商大會上透露,預計到2021年門店數將突破4000家,2023年將達到1萬家。但截止去年底,便利蜂的門店數量僅為2800家。
    按照上述品牌的門店數和開店計劃來看,要實現既定目標,羅森年均開店數量要達到1384家,天福的年均開店數量要達到1067家……相比羅森和天福,便利蜂要按照既定時間完成萬店計劃的難度顯然要大得多,年均開店數量要達到3900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開始,便利蜂通過數據決策系統啟動“冬眠計劃”,決定臨時關閉少部分服務力偏弱、消費者需求度較低的門店,早期“冬眠門店”規模曾近700家,達到了全部門店數量的1/4。不過,據零售商業財經的消息稱,蜂便利正陸續推進各城市門店“復蘇”及新店拓展。便利蜂高級副總裁、運營CEO王紫在接受專訪時還表示,?目前北京、天津、南京、濟南、杭州、青島等地復業門店較多,便利蜂“萬店計劃”的方向和目標不變,總體拓店步伐加快。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而據GeoQ Data?品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國12家典型連鎖便利店門店增量達到5858家。其中,羅森的在營業店鋪數量增長至5075家,天福便利店的在營業店鋪數量為5170家。而全家和便利蜂的在營業門店數量分別下降至2673家和2217家,顯然,面對巨頭持續擴張的節奏,全家和蜂便利這種負增長的現象勢必會給兩大品牌的后續發展再添疑云。

    相比規模,活下去更重要
    與部分行業不同,尤其是連鎖便利店是個需要真金白銀去持續投入的“慢”生意,并且極易面臨像成本攀升以及食安、疫情等“黑天鵝”事件帶來的直接影響,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夠看到鄰家便利店、131便利店、全時便利等品牌紛紛推出歷史舞臺,而羅森入華25年之后才在2020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而分別于1992年和2001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7-ELEVEn和全家都只在部分區域盈利的重要原因。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而隨著行業發展趨于成熟,競爭逐漸加劇,中小型便利店因為數量少、覆蓋區域小、缺乏創新等原因陸續關停,行業集中度提高,資本逐步向頭部企業傾斜。2017年,針對便利店賽道的投融資數量達到最高峰的96起之后逐年下降,2021年僅發生了7起投融資,因此,想全靠資本來推動的品牌顯然不太適合便利店這個業態。
    但任何一個商業業態,活下去顯然比規模擴張更重要。當資本不再看好,連鎖便利店要想活下去,實現每個店鋪的自身造血才是根本。在一二線城市便利店蜂擁而至的大背景下,去下沉市場尋求增量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與此同時,基于便利店的商業特性,如何豐富自身業態也成為活下去的關鍵。
    據《2022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的數據顯示,2022年便利店飽和度排名前5的城市分別是東莞市、長沙市、太原市、中山市和廈門市,飽和度分別達到了2052人/店、2076人/店、2587人/店、3133人/店、3227人/店。二三線城市霸占“便利店飽和度”Top5,意味著便利店在一線城市的市場布局趨近飽和,并且即將進入到全民時代。因此,這種分布態勢也倒逼和加快了巨頭紛紛放下身段去闖蕩下沉市場的步伐。
    但對于國內下沉市場,日本便利三巨頭顯得更為激進。
    從2018年開始,7-Eleven開始加快在北京及全國其他城市的拓展。相繼進入江蘇、湖北、陜西、湖南、福州等省份;受疫情影響,又以區域市場授權的方式進入湖南、河南、山東等地。并且通過選擇有零售經驗或者供應鏈資源的伙伴共同拓展外阜市場,比如在福州三福百貨和鄭州的三全食品等。最新消息是,7-ELEVEn于去年11月在云南昆明開出首家門店,而在9月24日,有在云南玉溪同時開業兩家門店,這也是這家世界500強企業首次走出省會昆明拓展云南的其他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份,7-Eleven便利店已經開放了云南的加盟事業。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而羅森近兩年以來也加快向下沉市場擴張,先后進入河北、安徽、江蘇等地,并在2021年8月首次布局蕪湖等三級地級市。
    除了這些外資品牌,本土品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尤其是美宜佳這樣的頭部品牌。
    美宜佳走出廣東最早可以追溯至2014年進軍福建,2015年便選擇了北上湖南。據媒體消息,目前,美宜佳在福建有31%市場份額,接近于區域龍頭見福的38%;湖南門店數量已經擁有2200家。比如在湖南市場,美宜佳就選擇了主攻衡陽、益陽、婁底、郴州、邵陽等湖南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從外圍城市包圍核心城市。
    但是,基于國內消費特性,連鎖便利店逛下沉顯然是不夠的。
    國內連鎖便利店行業打響“持久戰”
    從商業邏輯上來說,門店的延伸就勢必牽動便利店品牌的供應鏈體系。比如美宜佳就在華東、華南、華北、華西等20個省建立了自有產業園(倉)及物流車隊,今年4月份在湖北省開1000家店后,同步建立了華中自有倉。
    而從消費端來說,一方面,在下沉市場主要仍舊以夫妻小店為主,并且不乏一些區域性的連鎖便利店在當地有更豐富的運營經驗。另一方面,下沉市場的消費需求和一二線城市之間本身就存在著更本性的差異,數字化運用也更滯后,如何適應這種消費需求差異?并找到合理的產品和路徑來滿足這些需求,也是這些巨頭便利店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此外,在面對成本趨同的大背景下,自營業務和特色增至服務都是便利店提升盈利能力和截取客流的重要手段,但越往下的市場這種手段的可運用空間就越差,當大家都齊聚下沉市場之后,又該如何擺脫這些負面因素呢?
    · END ·?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38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8日 07:16
    下一篇 2022年10月8日 07: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