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茶、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等茶飲品牌滿減均改為“50減1元、70減1元”。對比之前,大幅滿減后7-8元就能喝到一杯茶飲的顧客來說,這殺傷力不可低估。調整滿減策略的短期影響,不亞于餐企“漲價”,會讓餐企暫時失去一大批客群。那為何這些茶飲品牌明知會傷客,還是要聯合取消外賣滿減?均改滿減1元或取消
網上有消息稱,喜茶、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等茶飲品牌,都于近日將外賣滿減改為滿50元減1元、滿70元減1元,或者直接取消。喜茶直接取消了滿減活動,奈雪的茶滿減為滿70元減1元,茶百道、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品牌則為滿50元減1元。
只有CoCo還維持著疊加津貼后,滿28元減3元,滿43元減6元,滿59元減10元。對此,杭州一家茶百道商家回應稱“11月1日開始的,現在生意難做,沒什么利潤”。廣東的一位曾開獨立茶飲店的商家稱:“我們基本都是靠跑量,薄利多銷,當時入駐的是美團平臺,在廣州,外賣平臺一般要抽傭23%。比如一杯奶茶14元,商家拿10.78元。其中成本價都要6元~7元,還有人工、水電、房租、原料等花銷。”另一位曾在河南做茶飲店的商家也表示,“奶茶并不暴利,而且這兩年生意都難做,滿減有的時候是平臺給一部分券,或者商家自己為了搭建私域流量的需求,獲取客流而采取的短暫的活動,一直滿減下去商家真的扛不住的。”他說道。外賣滿減不應是“常態化”動作,
“如何設置滿減活動?”“如何滿減不賠錢能拉來新客?”甚至有一大批餐飲老板要專門報課去研究如何滿減,種種學習之后,有的依舊無法找到合適的方法,既沒有給門店招來新客,也沒有讓門店業績達到增長。而外賣滿減活動對很多餐企,尤其是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這也惹得很多餐企都開始放棄內卷,取消滿減。1、茶飲市場價格透明,“取消滿減”意味著流失一批客群微博熱搜目前這個話題單條評論都在2000條以上,可見喜歡喝奶茶的顧客對于外賣滿減非常在意。這也是外賣滿減調整后,對商家造成的無形傷害,但冒著這樣的壓力,這些茶飲品牌為什么還要這么做?茶飲市場的價格異常透明,每家茶飲連鎖品牌都有自己的價格帶,如今新式茶飲頭部降價以后,主流市場的一杯茶飲都在8-16元左右。價格的透明讓商家沒法“漲價”,稍微漲一點就會失去客群,而且對品牌的殺傷力會很大,如今各大頭部甚至都在內卷降價求生存。那不漲價如果還不取消滿減,就意味著線上外賣有可能不盈利,或者說要賠本賺吆喝。對于如今生意已經非常難做的餐企來說,滿減的動作已經是負累,不再是一個“有效提升門店效益”的動作,所以被逼無奈冒著流失一批客群,也要取消或調低外賣滿減。2、停止“內卷”,外賣滿減不應是餐企“常態化”動作對于如今的顧客,滿減已經成了他們的消費習慣,外賣滿減就像是默認般的存在。但外賣滿減剛剛盛行的時候,卻是平臺和商家為了吸客的一種短暫的營銷動作和手段。為了讓外賣平臺被顧客接受,平臺會提供一些大額滿減券。而對于餐企來說,為了拉新客,達成萬單店,線上這個額外的流量,用一些打折滿減券來做活動,也是不賠錢的買賣。因為當時的堂食利潤可觀,線上外賣就是為了提升品牌曝光度、提升市場占有率,即使線上不賺錢,賠本賺吆喝,或是虧錢,至少也達到了其他營銷目的。但如今因為疫情等種種因素,堂食利潤在下滑,本來門店線下就沒生意在硬扛,資金流本就不好,如果在此時再去虧錢補貼線上外賣滿減活動,去除平臺抽傭,商家真的很難賺到錢。外賣滿減不應該是餐企的常態化動作,但是顧客卻已經養成了“常態”的消費習慣,這與之前的初衷是背離的,也是如今餐飲老板“忍痛”要斷舍離的。也許這個現象只是餐飲的一個停止內卷的“開端”,其實在職餐記者所在的北京,今年我們發現很多外賣商家滿減券都沒了,或者調整了,以前滿30就減少3-5元,但如今很多快餐小店的券都不見了。這無形中都潛移默化的在揭示一個現象,就是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外賣一定是比堂食貴的。算一筆賬,外賣不僅多了平臺的抽傭、還有騎手的配送費,當然線上會比線下運營成本高,自然到顧客手里的價格也會貴。因為在互聯網外賣平臺的成長期和爆發期,都是靠大量的資金補貼才成長起來。如今進入穩定階段,平臺補貼變少,抽傭又在遞增,再加上商家堂食生意不景氣,線上外賣如果不賺錢,餐飲老板根本沒法做,也不會繼續線上經營下去,外賣店賺錢才能繼續存活,否則一味的滿減已經失去意義。如今堂食、線上生意都難做的時候,不僅僅是茶飲品牌,其實已經有一大批餐企開始默默地停止內卷,取消滿減。租金是錢、員工成本是錢、外賣抽傭成本是錢、配送成本也是錢……座座大山都壓在商家身上,當外賣滿減失去了它的“魔法力”的時候,也是它應該被放棄的時候。你如何看待茶飲品牌聯合調低或取消外賣滿減?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