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幾款頗為實用的涼菜品種,而且吃起來滋味也挺不錯的,大家請看。
制作:北京四世同堂餐廳?劉興亮
制作:周建
這道菜以自制的蔥蒜油汁調拌白灼小海鮮,味道清鮮、賣相清爽,是道極受客人歡迎的菜品。
?
制作流程:
1.整只魷魚沖去粘液、扒掉外皮,去掉內臟、魷魚嘴,將須順長剖開,魷魚筒剖開后打十字花刀,再改刀成塊;小墨斗摘去內臟,洗凈瀝干;蛤蜊放入清水,滴少許色拉油,使其吐盡泥沙。
2.魷魚塊、蛤蜊、小墨斗各50克、魷魚須20克為一份,下入燒至冒魚眼泡的水中汆至斷生,撈出瀝干裝盤,點綴薄荷葉,帶自制蔥蒜油汁80克走菜,上桌后可蘸食,也可將汁水倒入海鮮中拌勻。
自制蔥蒜油汁:
1.炸蔥蒜油:鍋入色拉油100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蒜碎600克小火炸至顏色淺黃,下入洋蔥塊200克繼續炸至蒜碎顏色金黃,盛出即成蔥蒜油。
2.調海鮮汁:白糖120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1000克、陳醋1000克、辣鮮露300克、果醋250克、蠔油200克、魚露100克攪勻即成。
3.兌汁:走菜時取一小碗,在底部放海鮮汁50克,上面澆入蔥蒜油30克(帶料渣)即可。
制作關鍵:
制作:劉新泉
制作:王開波
此菜所用豆皮是用一臺鮮腐竹機現場制作的——選本地大豆磨成漿,盛入帶隔斷的不銹鋼容器中,緩慢加熱,待表面凝結成一層豆皮時劃斷四周,用長筷子挑起晾涼,即成一張豆皮。這種豆皮香氣濃郁,常見做法一般是切段淋生抽或者爆炒后食用,而濟南泉水人家餐廳則將其像拌東北大拉皮一樣添加蔬菜絲、蒜泥等抄拌均勻,豆皮勁道入味,菜品量大實惠,在店內桌桌必點。
制作流程:
鮮豆皮250克切條,加入胡蘿卜絲、黃瓜絲、紫甘藍絲各50克、白醋15克、蒜泥10克、生抽10克、白糖5克、鹽、雞粉、味精各2克拌勻,淋蔥油、香油各15克即可裝盤上桌。
制作:謝志勇
這道菜選取江浙一帶的草雞(因放養吃草籽、小蟲長大而得名),其個頭小,每只僅有一斤半,肉質非常緊實;烹調時結合了本幫菜“脆皮咸雞”以鹽、香料抹勻腌制的手法,煮熟后經兩次過涼、三次冰鎮,成菜色澤潔白、皮脆肉緊;為了進一步增加咸雞的香味,在煮制時還創意性地加入了紫蘇粉,成菜有一股淡淡的紫蘇香氣;另外,此菜的裝盤也十分別致,雞片盛放在半米高的“燭臺”中,罩著透明蓋子上桌,晶瑩剔透,十分“吸睛”。
?
批量預制:
1.凈鍋燒熱,下入花椒200克、鹽100克小火炒香,自然晾涼備用。
2.草雞20只宰殺治凈,沖去血水,在腹腔內及雞皮表面抹勻花椒鹽,入冰箱冷藏腌制10小時。
?
3.湯桶內倒入清水30斤,加炒鹽100克、紫蘇粉60克(干紫蘇葉打碎制成)、花椒20克、香葉10克、毛桃8克煮沸出香,下入腌好的草雞,大火煮沸后轉微火,保持湯面似開非開浸煮13分鐘,關火再泡5分鐘至完全成熟,撈出入冰水過涼,取出后用涼水沖洗雞皮2分鐘,再放入冰水中泡5分鐘,之后再沖水、冰鎮。此時雞皮已經很脆,將其放入保鮮盒,倒入煮雞的鹽水,入冰箱冷藏浸泡12小時至充分入味。
?
走菜流程:
1.開餐前將咸雞取出,晾去多余水分,去骨后將雞肉改刀成片,雞皮剔下同樣切片。
2.客人下單后,取咸雞片200克擺入盛器,蓋上雞皮50克,刷一層蔥油即可走菜。
制作:范會強
料汁:
制作:曾道貴
制作流程:
1.香蔥葉入沸水燙軟,撈出入冰水浸泡備用;萵筍、胡蘿卜、春筍去皮改刀成二粗絲,入沸水(加少許油、鹽)汆燙去掉生味,撈出過涼備用;火腿、雞蛋干改刀成二粗絲。
?
2.將除香蔥之外的五種料混合,每25克為一捆,用香蔥在中間綁緊。每10捆為一份裝入盤中,澆入蔥油汁30克即成。
?
蔥油汁:
蔥白末150克、洋蔥末100克、料酒50克、鹽30克、味精20克、白胡椒粉、白糖各10克攪勻,澆入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200克攪勻即成。
制作:曾道貴
制作流程:
1.核桃仁洗凈,入沸水煮5分鐘,撈出過涼、去皮,再放入七成熱油炸10秒,使其外層口感變脆,撈出入熱水浸泡去掉油分,再放入冰水浸泡備用。
?
2.萵筍改刀成菱形片,在中間部分劃兩刀,加鹽抓勻腌至變軟,洗凈瀝干。將每瓣桃仁從刀口處塞入一片萵筍中,每15個萵筍桃仁為一份裝入盤中。
?
3.白油味汁40克、蒜末、紅彩椒粒各10克攪勻,澆在萵筍上即可走菜。
?
白油味汁:
原創文章,作者:大廚微閱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