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港媒今日報道,知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人稱“臧姑娘”的臧健和被證實已逝世,終年73歲。
本文2695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在那個廣告多以電視媒體傳播的年代,灣仔碼頭的曝光率極高,不少80、90后購買的第一包速凍水餃,就是灣仔碼頭。
如今灣仔碼頭早已成為各大商超中的常見產品,其創始人臧健和更是以60億的年收入穩坐“水餃女皇”的位置。
可誰又能想到,灣仔碼頭創立之初,其實是臧健和走投無路下的唯一選擇呢?
婚變
臧健和出生于山東日照,由于家庭條件困難,從記事起,她就承擔著生活的重擔。
14歲那年,家鄉鬧起了自然災害,臧健和的父親出走臺灣后始終了杳無音信。
為了生存,母親只好帶著臧健和姐妹倆跑到青島,到一家紡織廠打工維生。
由于母親一人難以承擔家庭生活,15歲的臧健和主動選擇從學校輟學,到當地醫院做了一名護工。
▲年輕時的臧健和
在此期間,她結識了一名泰國華僑醫生,兩人最終攜手步入婚姻殿堂。
▲臧健和全家福
28歲,臧健和膝下添了兩名愛女,她與丈夫相敬如賓,對未來充滿希望。
然而好景不長,1974年,由于親人去世,丈夫率先回國,走之前承諾會為母女三人辦好手續,未來一家人在泰國團聚。
但等到三年后臧健和母女三人到達泰國時,發現事實根本不像他說的那樣。
傳統觀念深重的泰國人向來不喜歡女孩,臧健和夫家又是做絲綢生意的富裕人家,在允許一夫多妻的泰國,婆婆為了要孫子,“理所當然”地為兒子又娶了一個妻子。
突出其來的變故顛覆了臧健和從小到大接受的婚姻觀念,她無法忍受這種畸形的家庭結構。
更不能接受的是,在短暫逗留期間,她目睹了婆婆對兩個女兒的種種不公和嫌棄,為了自己的尊嚴和女兒們的將來,她決定離開。
▲臧健和與兩個女兒
求生
從泰國回國需要在香港中轉,然而等到了香港,臧健和身上連200塊都沒有,一行三人根本買不起回大陸的船票。
無奈之下,臧健和只能帶著兩個女兒在香港暫住下來。
母女三人居住在銅鑼灣一間不到4平米的老房子內,由于語言不通,臧健和只能從事做體力勞動。
早上8點去茶樓刷碗、洗廁所,晚上6點到8點去電車廠擦車,11點去醫院做護工。
雖然每天只睡三個小時,但臧健和從不在女兒面前抱怨生活。
然而后來的一次意外,導致臧健和腰骨受傷,在醫院又檢查出了糖尿病,酒店老板借機開除了她。
丟了工作的臧健和也曾感嘆命運不公,但天無絕人之路。
一次朋友來家里吃飯,北方姑娘臧健和為他包了餃子,朋友吃后贊不絕口,并開玩笑道“你做的餃子都能拿到街上去賣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臧健和正是因為這句話,有了賣水餃的想法。
地點選在灣仔的碼頭。
▲香港灣仔碼頭
當時的香港沒有地鐵,維港上的船運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流聚集。
普遍的說法是,由于沒有足夠的錢開鋪位,臧健和拿著500塊港幣,自制一輛木頭推車,開始了推車上的賣水餃生活。
發跡
1.賣水餃坎坎坷坷
臧健和賣水餃之初,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歡迎,但也沒有到一炮而紅的地步。
不僅因為沒有證件會遭到警察的驅趕,而且部分吃慣了香港點心的客人也會因為餃子“皮厚得像棉被”,而排斥餃子。
而最大的困難則來自于自己,臧健和自尊心強,最開始擺攤時只會埋頭煮餃子,連吆喝都拉不下臉,還得靠大女兒在旁邊招攬客人。
“我推不開我心里這扇門,最怕的是我抹不開面子。 ”臧健和后來曾公開回憶道。
面子問題難以克服,臧健和只得從產品著手。
臧健和后期多次講述這段創業初期的辛酸史,比如為了能夠讓水餃更適合大家的胃口,跑大量餃子店,吃幾十種餃子,反復研究餡子的配方和皮子的搟制,把肥肉與瘦肉之比由五比五改成三比七,同時把厚皮也研制成爽滑的薄皮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3年,臧健和終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2.靠產品征服日商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有人帶著臧健和的水餃參加某個派對。
派對上,當時香港大丸百貨老板的挑食女兒,對臧健和的水餃情有獨鐘,一口氣吃了20個。
商業眼光獨到的老板立刻就想到,臧健和的水餃可能會有大銷路。
大丸是第一家在香港插旗的日本百貨公司,擁有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多個經營渠道,倍受當時的香港市民歡迎,甚至影響了香港兩代人的購物模式。
▲香港大丸百貨
這樣一個實力雄厚的集團機遇機會,簡直像中彩票。
但臧健和至少拒絕了大丸兩次。
第一次是因為日方提出要看她的工廠,以決定是否合作。
當時還身為小販的她誠實交代了自己沒有工廠,合作中斷。
第二次,日方提出愿意提供超市牌照和工廠,繼續吸引臧健和合作,但提出生產出來的水餃要貼他們的商標。
遭到臧健和的再次拒絕:“如果我自己做出來的品牌變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術被學去,我的保障就完全喪失了。”
最終,雙方以保住“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牌子,并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廠的條件,簽下了20年的合作條約。
隨著大丸百貨旗下超市的全面鋪貨,其他家百貨公司也跟了過來,灣仔碼頭流水接連翻番。
一個廣為流傳的數據是,1983年左右,“灣仔碼頭”水餃已經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占領了香港超市百分之百的新鮮水餃市場和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凍水餃市場。
3.合資后進一步提升品質
在大丸退出香港后,早已打下品牌口碑的灣仔碼頭,又迎來了美國最大急凍食品生產商品食樂(Pillsbury)。
1999年,灣仔碼頭水餃銷售額達5億元,牢牢占據華東冷凍食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一年,臧健和被評為香港首屆“杰出專業女性及女企業家”。
也正是因此,當品食樂通過臧健和的女兒向她傳遞出合資意向時,臧健和十分不屑,她認為:“美國人會包什么餃子?別理他。”
可當她參觀了對方的工廠之后,很快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原來我是一只井底蛙,坐在自己的小井里沾沾自喜的。”
同年,雙方正式合資,食樂獲得灣仔碼頭的70%股權。
2001年,全球第六大食品企業——美國通用磨坊收購了品食樂,其超強的資金能力和冷鏈優勢幫助灣仔碼頭實現了更高速的全國擴張。
至今,灣仔碼頭在國內外擁有15家大型生產基地,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北美、歐洲多個國家。
在國內則與思念、三全形成冷凍面點三足鼎立之勢。
尼爾森調查公司數據顯示,在水餃市場占有率上,灣仔碼頭達44%,在廣州、上海更高達56%-60%,每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
小結
臧健和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甚至當年還專門有影視公司以此為題材拍了一部電視劇,就叫《水餃皇后》。
她獨自打拼,在時代之中把握商業機遇,是女性在商業領域大獲成功并且改變自身社會地位的典范之一。
而她不服輸,不向苦難低頭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與學習。
著名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在其著作《魂斷阿爾卑斯山》中說:“我們一直用我們睜開的雙眼眺望,只為尋找自己,然后努力生長,力爭成為森林。”
這也意味著,你不向命運低頭,命運終會給你一份“驚喜”。
你還知道哪些傳奇的創業故事?
來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恩美創投圈、界面新聞、第一財經咨詢、新華社、觀察者網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