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圣誕節就快要到了
    ?
    在武漢最熱鬧的商業綜合體漢街凱德1818,已經有了節日的氛圍:
    ?
    圣誕樹、彩燈、歡快的音樂……
    ?
    但這種氛圍又略顯荒誕:
    ?
    大街小巷空無一人,商家緊閉大門,恍惚間,誤以為置身于美國恐怖片的圣誕特輯。
    ?
    幸好,還有外賣員,但他們也不再急迫。
    ?
    一家還在營業的新疆菜館老板,在外賣員上門后才開始制作,在她一旁有三份無人領取的外賣,她告訴我們,那是已經被取消的,“這單運氣好,只等了兩個小時就有外賣員來了。”
    ?
    12月7日,中國防疫政策開始轉向,公共場合不再掃碼、查核酸,與病毒共存成為現實。
    ?
    每年12月、1月是餐飲的“黃金時間”,又巧遇政策放開,無數餐飲人欣喜若狂;但又在極短時間里,各地陽性患者迅速增長,再次重創餐飲行業
    ?
    沒有顧客再上門堂食,僅有的外賣渠道,也因為外賣員患病大量減員,而徹底絕收。
    ?
    上述老板表示,今年以來已經虧損5萬,最近有債主上門討債,1千元她都拿不出來,”我已經不相信未來,相信太多次了。”
    ?
    但也有很多人在此逆境之下尋找到了突破口。
    ?
    近日,橡果商業采訪了5個餐飲業具有代表性的商家,他們有大型連鎖品牌的負責人,也有中型體量奶茶店經營者,甚至還有為了維持經營甚至親自下場送外賣的小飯館老板。
    ?
    他們,都是2022年餐飲行業的堅守者。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小面館老板楊凱碩:
    跑外賣補貼店面,把店撐下來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12月2日晚7點,河北滄州,27歲的外賣員楊凱碩送完最后一單,站在一家刀削面店門口,拍了一條20秒的短視頻:
    ?
    疫情下餐飲有多難?我是店老板,我有4個員工,我靠跑外賣養活員工。
    ?
    楊凱碩的幽默,讓這條視頻迅速登上抖音熱門,點贊、評論破萬,多家媒體賬號轉發。
    ?
    楊凱碩的經歷并非個例,有廣東的餐飲老板在其視頻下評論:店里三個員工,美團、餓了么一起跑,已經三個月了。
    ?
    今年疫情反復,餐飲備受沖擊,靠“跑外賣”賺跑腿錢補貼店面,讓店面活下來,是餐飲行業的生存縮影之一。
    ?
    據“企查查”顯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1日,中國餐飲企業新注冊308萬家,注銷吊銷49.6萬家。
    ??? ? ? ? ? ? ? ? ?
    楊凱碩是“幸存者”之一。
    ?
    楊凱碩是今年2月借款開的店,那時并沒有看到封控跡象,大家也都憧憬著過去兩年疫情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或許將迎來爆發。
    ?
    河北滄州就2020年封控過,可楊凱碩沒想到,自己家和房東簽完合同第二天就被封了一個月。
    ?
    到3月份,楊凱碩的店終于開張,但在隨后的10個月里,河北滄州接連封控二次,堂食只有7個月,幸運的是,這7個月,楊凱碩把開店的欠款還完了,而送外賣成為了楊凱碩的“自救”。
    ?
    外賣員是“保供職業”,楊凱碩不必被封控在家;在賺錢養員工的同時,他還配送自家外賣,外賣員患病減員,也沒有沖擊到楊凱碩的小店。
    ?
    這種靈活的方式,養活了面館所有的員工,楊凱說這是他2022年最自豪的事:今年他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麻辣燙店主梅姐:
    放開前斗智斗勇,放開后擔心復陽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梅姐在河南開了一個麻辣燙的小店,店里就一個廚師,一個服務員,加上自己,一共三個人撐著這樣一個店。
    ?
    這幾年因為疫情,營業收入比疫情前下降了超過三分之一。封控的時候自不必說,沒有封控的日子里,有人會嫌棄檢測48小時核酸麻煩,有人會擔心感染或者隔離的風險而選擇在家吃飯,這些都影響著生意。
    ?
    雖然有時候會被顧客抱怨,但是今年開業的大多數時間里,麻辣燙店主梅姐都很仔細地監督顧客進店掃碼的情況,一定確保顧客掃碼的結果,是規定的48小時內的綠碼才行。
    ?
    這樣做的想法很簡單,自己開的小店如果真的有高風險區的用戶掃碼進來,自己的小店可能就會歇業了。今年生意已經不好做了,再歇業那就真不用干了。
    這個過程當然不會那么順利,遇到的奇葩顧客有很多:
    ?
    有的顧客拿了一張過期的核酸2天截圖,充當掃碼結果;
    ?
    有的顧客和朋友參加聚餐,掃碼結果超過48小時了,梅姐不讓他進去后,遭到他破口大罵的;
    ?
    甚至還有顧客,對小店的二維碼拍照后發給朋友,讓朋友掃碼后發了綠碼結果過來。
    ?
    小店服務員就1個,又要照顧正在吃飯的顧客,又要檢查進店掃碼的顧客,實在是很難保證每一個掃碼都那么嚴格執行,偶爾碰到有顧客比較蠻橫的時候,也只能是在顧客保證自己的健康情況后,也就允許進入了。
    ?
    年底封控之后,麻辣燙店在11月底又開門營業,只不過剛營業三天,梅姐和服務員就被顧客傳染陽性,不得不關店回家隔離。
    ?
    其實這個梅姐也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恢復開店之后,梅姐就明顯感覺到身邊陽性患者變多了,“當時就感覺自己家也快陽了,每天接觸這么多人,自己開門做生意,被感染幾乎沒法避免”。
    ?
    梅姐恢復后就很猶豫,如果再營業,再被感染怎么辦,“我想,要不貼張紙寫上:如果您陽啦,就別進店啦,店主實在惶恐不安。”
    ?
    但是這樣寫,又怕引起一部分顧客的反感。所以最后還是算了,畢竟出來討生活,還是選擇對自己狠一點,對顧客寬容一點更好。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茶顏悅色相關負責人:
    不讓外賣平臺吸血,自有配送團隊配送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茶飲品牌和外賣平臺也相愛相殺了一年。
    ?
    茶顏悅色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門店堂食、外賣比例約為70%和30%,外賣平臺的抽成和滿減活動只會影響一部分收益,并且平臺還會給相應的補貼,很多頭部茶飲品牌也曾靠外賣迅速崛起。但禁止堂食后,外賣成了門店主要渠道,銷售占比超過70%,抽成與滿減、紅包傷及了門店根本,補貼也遠不及虧損。
    ?
    部分地區的平臺抽成已經超過20%,除此之外神券、紅包、滿減又進一步壓縮商家利潤空間。有商家曾曬出外賣后臺數據,20多塊的訂單,在扣除抽成等費用,到手只有幾塊錢。
    ?
    這也直接導致了今年10月的時候,包括茶顏悅色在內的10家茶飲品牌,在上海參加了一場“秘密會議”。該會議為閉門會議,參會者均為頭部茶飲品牌創始人級別。
    ?
    在會面商議后,10家品牌達成以下兩點共識:
    ?
    1、成立行業“反內卷聯盟”,11月2日起,聯盟內所有品牌凡開業超過一個月的“老店”,均停止滿減活動,只可設置“滿50元減1元”提升店鋪分;
    ?
    2、剛開業一個月的新店,設立1個月保護期,滿減力度限定9折。
    ?
    除了反內卷聯盟,在小店之外,茶顏悅色早已布局自有配送業務,來避免被外賣平臺吸血。
    ?
    對于店家而言,外賣平臺提供的服務主要是兩個,一是流量,二是騎手。但是這樣的服務肯定是不菲的,并且將來也會越來越貴。
    ?
    在對長期的投入產出進行了評估后,茶顏悅色在2020年搭建了自有外賣平臺“外賣鏢局”,顧客打開茶顏悅色小程序進行點單時,可以自主選擇自取還是外送,如外送則由“鏢師”進行配送。
    ?
    如今,在長沙、武漢、常德等七地的茶顏悅色都由“外賣鏢局”配送;只有長沙、武漢部分門店使用第三方外賣平臺(美團、餓了么)配送。
    ?
    茶顏悅色目前公司自有平臺和第三方平臺配送比例大概是8:2。構建自有平臺配送力量,這也可能是未來餐飲品牌的發展趨勢之一。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某茶飲品牌創始人小米:
    我們通過做直播來緩解資金鏈的問題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小米在江浙有100多家門店、50多個加盟商,他大概估算了一下今年營收,同比去年下降了20%。
    ?
    在不裁員的情況下,資金鏈就很緊張了。
    ?
    怎么找錢幾乎成了當下餐飲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大家也都在想盡各種辦法“自救”,擺攤、團購、外賣、預制菜……只有能活下去,才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
    ?
    小米的團隊在今年,緩解資金鏈壓力的辦法,就是“幫助別人做直播”來賺錢。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直播+預制菜/外賣成為了很多商家的救命稻草。
    ?
    相比于找第三方主播付坑位費讓他們來帶貨,大多數商家還是會選擇自己做IP、做粉絲,這樣流量就比較長久。比如最近很火的麻六記,就是利用張蘭、汪小菲的名人效應來做做流量變現,同時今年還能看到其他很多知名的餐飲老板創始人也開始下場直播,為自家品牌站臺。
    ?
    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品牌都有這樣自帶流量的名人老板,甚至有一些小品牌就沒有做過直播。
    ?
    而小米的團隊因為擅長新媒體營銷,就會有一些小商家主動來找他們:“我們的直播團隊很專業,一些商家不會做直播,我們就接他們的單子,幫他們做。
    ?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會幫他們設計直播的方案,并且全程協助他們直播的執行,最終是讓店家自己也學會直播的全流程,而這樣做下來的口碑很好,慕名而來合作的小商家越來越多,現在來看這筆收入還是不錯的。”
    ?
    小米判斷,以目前各地感染情況來看,堂食想恢復到疫情前,恐怕需要要到明年三月份,“這個期間又會有很多老板挺不住,所以我覺得現在沒有到樂觀的時候。”
    ?
    現在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慫火鍋負責人劉宇雄:
    為求生存,和食材、人工、租金死磕一年
    ?
    小面館老板靠跑外賣養活4名員工:今年我沒有裁任何一個員工!
    九毛九旗下品牌慫重慶火鍋廠,今年面臨的挑戰也比往年任何時候都大。
    ?
    慫火鍋負責人劉宇雄認為,餐飲永遠繞不開傳統的“三座大山”:食材、人工、租金,這些在疫情期間就更顯得困難。
    ?
    受到封控影響的時候,慫火鍋在廣州的9家店就得陸續關店,如何應對封控,且在解封后快速反應,慢慢地慫火鍋也有了自己的應對經驗。
    ?
    和絕大部分餐飲企業一樣,慫火鍋也面臨繳納租金、工資支付、食材損耗這三個問題,這是疫情期間被無限放大的痛點,慫火鍋會有三點應對機制:
    ?
    時刻關注疫情防控動態,及時調整應對方案,這個需要不斷去優化抗風險能力的模型,減少店面對人員的依賴;
    ?
    靈活安排門店和供應鏈端的食材調配,這個關注的是食材的穩定和較低成本;
    與甲方盡量溝通租金減免,這需要思考如何用更強的口碑和勢能,以便和甲方談判的時候,有更多的籌碼。
    ?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確實讓餐飲店的抗風險能力得到了提升。不過相比而言,連鎖餐飲品牌更多是憑借強有力的現金流、更成熟的管理體系挺過凜冬,街邊小店則需要靠著老板靈活應對才能勉強撐住。
    ?
    而在2022年和外賣平臺的博弈中,最終慫火鍋也選擇不登陸外賣平臺,拒絕“外賣“吸血。
    ?
    慫火鍋會把更多的營銷資源放線下門店體驗,比如舞蹈快閃、生日慶祝,雖然會增加一些培訓、人力成本,但是能換來很多顧客的自發傳播,這些傳播在各大社交平臺都有很大的流量。
    ?
    11月30日下午,“先行者”廣州宣布解除臨時管控區,恢復堂食。
    ?
    而慫火鍋也終于迎來了高峰,部分門店排隊等位達數百,其中三家新門店在12月5日至7日開業,活動期間排隊超過千號。
    ?
    劉宇雄覺得,能有這么火爆的原因,主要還是之前疫情讓大家心情比較壓抑,聚餐能短暫的告別壓力,再加上積攢的消費需求爆發。
    ?
    不過劉宇雄認為,解封不代表餐飲凜冬結束。
    ?
    長期來看餐飲發展還有很大空間,特別對于連鎖餐飲品牌而言,經歷了三年疫情洗禮,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機會,餐飲的復蘇,明年應該會比今年更好一些,但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主要和疫情的后續發展有關。

    原創文章,作者:橡果商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191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4日 04:15
    下一篇 2022年12月24日 04: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