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們正在咖啡館閑聊,而這個問題,也只是因為之前聊到了Slogan,而他自己是做餐飲的,所以就隨口一問。不過,雖說是隨口一問,但在當時,這個問題還真的令我有點小尷尬…
是的,如果要問:目前比較出名的餐飲品牌都有哪些?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麥當勞,肯德基,西貝,真功夫,以及海底撈等等。然而,如果再問一句:它們的Slogan是什么?估計只要是對品牌有點興趣的人,也都能說的出來:
麥當勞——我就喜歡;
肯德基——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
西貝——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
真功夫——營養還是蒸的好。
而海底撈呢?
反正,當時我真不知道它的Slogan的是什么,所以就有點莫名的尷尬:這么出名的品牌,我居然不知道?當然,我說我不知道后,他就立馬換了個話題。(估計他也不知道)不過,這反而是引起了我的注意——為什么海底撈這么出名,卻極少有人知道它的Slogan?這里,還不僅是我自己——我問了3個做市場的朋友,他們居然也說不上來…
所以,我就一直在想這個“WHY”…
而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我思考“海底撈鮮為人知的Slogan”的過程中,都有哪些理解和感悟。
門店的數量
“門店數量”應該是最大的因素了。
那些經常打廣告的餐飲品牌,它們(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都在1500家以上;而海底撈,以及絕大部分連鎖餐飲品牌,相比之下就少得多:部分餐飲品牌在國內的門店數量↑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投廣告,肯定達不到精準的效果。
比如我現在居住的地方,離最近的一家海底撈就有16Km,而樓下就有肯德基。就算海底撈天天打廣告,也很難說服我第二天就跑過去吃一頓。所以,像海底撈、西貝以及大部分餐飲品牌,就算它們打廣告,也肯定是以「地理位置」為主要參考對象——就在附近打。當然,“門店的數量”也僅僅是個結果,它并不是最本質的原因。而決定“是否打廣告”以及“門店數量”的,還有下面一些因素。
消費者偏好
大家應該都發現了:那些經常打廣告的大型餐飲品牌,基本都是西餐;而本土的中餐,似乎從未見過它們做大規模的廣告,也沒有一個很大規模的品牌。那么,為什么西餐就能做到這么大的規模,而中餐就不行呢?其中一個原因在于產品:西餐很容易標準化,它更依賴于食材;而中餐不容易標準化,它更依賴于廚師的手藝…
這的確是個很大的因素。
不過,產品只是“內因”,而需要我們關注的,其實還有“外因”,那就是「消費者偏好」——如果消費者對某個品類有相對固定的偏好,這個品類就不容易做成很大的品牌。而一般來說,行業歷史越悠久,消費者偏好越固定。
就拿火鍋舉例:
火鍋主要集中于川渝地區。在那里,那些本來就喜歡吃火鍋的人,對“什么是好火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見解。這時候,新開的店就不容易滿足這些“老顧客”的口味——只要你稍微不一樣,可能就會被認為“不好吃”或者“不正宗”。所以,在川渝地區,海底撈一共就只有4家門店。而這也是中餐很難在中國做成很大品牌的原因之一。
西餐就不一樣了——大部分中國人,對西餐都沒有固定的偏好,還以為肯德基的“雞腿堡”就是真正的漢堡…
另一方面,肯德基和麥當勞,出新品的頻率也非常高,就更不存在所謂的“過去偏好”了…
消費的頻率
這個很簡單。如果要問:麥當勞和海底撈,誰的消費頻率更高?答案當然是麥當勞——你可能每天去都買一個漢堡,卻不可能天天都吃火鍋吧。另外,火鍋還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冬天吃才是最爽的。所以,海底撈就更不可能像麥當勞那樣,經常性的打廣告了…
是的,一般來說,消費頻率越高,就越需要持續的打廣告——因為消費頻率高就意味著: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更有可能多一個(或者少一個)用戶。
決策的重要程度
這個也很簡單。麥當勞的客單價一般也就30塊,而海底撈輕輕松松就上百。
另外,人們去麥當勞,很多時候僅僅是為了“果腹”——隨便吃一點就行;而去海底撈,一般都是朋友聚會——是相對重要的時刻。所以,“去不去麥當勞”,對用戶來說是個不怎么重要的決策;而“去不去海底撈”,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一般來說,決策的重要程度越低,廣告的作用就越明顯——“反正又不太重要,那就聽廣告的吧”。而決策的重要程度越高,廣告的作用就越小——消費者會自己好好考慮,或者征求第三方的意見,總之不會輕易相信廣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海底撈就更沒有必要打很多廣告了,而應該把精力主要放在“消費者口碑”。
最后,再來梳理一下:
以上提到的幾點(是否打廣告,門店數量,消費偏好,消費頻率,決策重要性),它們并不是完全獨立,而是相互影響的。上文我們說過:
因為廣告少,所以Slogan鮮為人知;
因為門店少,所以廣告少;
因為消費者有固定偏好,所以門店少;
因為消費頻率低,所以廣告少;
因為決策重要程度高,所以廣告少。
不過,這些因素至少還存在以下關系:
因為消費頻率低,所以門店少;
而門店數量少,也是導致消費頻率低的因素之一;
因為消費頻率低,所以決策重要程度高(畢竟好不容易吃一次,所以要好好考慮);
因為消費者已經有相對固定的偏好,所以廣告也會少一點;
另外,廣告宣傳比較少,又會反過來影響門店的數量(品牌擴張的速度),消費者偏好以及消費的頻率…
所以我們說商業是非常復雜的…因為你永遠不能完全獨立的去看待某一個因素。
畢竟,每一個商業現象(以及商業決策),都是各種因素相互制約和協同的共同結果。
東方美食近期好課
總有一個
適合愛學習的你
咨詢:13331083197
沒學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給你干貨好文
歡迎隨時勾搭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