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遍全世界每一個街道!西貝憑啥能夠搶占這塊高地?



    導讀:

    西貝餐飲創立于1988年,從起初一個“黃土坡小吃店”發展為如今直營門店200余家、遍布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員工18000余人、年營業額超40億的中式正餐(炒菜)行業老大,每年服務5000萬顧客。

    2017年餐飲行業新聞不斷,中信聯手凱雷收購麥當勞中國業務,麥當勞改名“金拱門”;星巴克13億回購統一股份,實現中國內地市場全面直營;餓了么42億收購百度外賣,改變外賣平臺格局;全國餐飲總收入突破4萬億……


    為何西貝能坦然經歷餐飲行業的種種波瀾,發展既高速又健康?支撐一家企業快速擴張且不走形的原因是什么?


    2017年12月28日,西貝集團董事長賈國龍暢談行業趨勢、企業文化與管理心得。以下為賈國龍分享內容精編:


    說起做生意,不同的階段,人的動力是不一樣的。最初我只想開個小飯館,多掙點錢過得好一些。家里資本少,餐飲門檻最低,于是選擇了餐飲,一做就做了三十年。


    但是近十年來,我的想法變了。不管是走過紐約、東京、巴黎這些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還是回到自己老家、只有四五十萬人口的內蒙古臨河,我都會想,西貝能不能在這些地方都開上店?


    “全球每一座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是顧客最愛用餐地。” 這就是我現在的動力。它會強烈地激勵我自己,不停地想,不停地做,不停地嘗試。


    既然如此,西貝要靠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什么樣的魅力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僅僅是靠中餐的魅力嗎?顯然不夠。


    我們還需要打造什么樣的用餐環境?還需要與顧客之間構成什么樣的關系?還能為顧客提供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這些是我平時思考最多的事情。


    西貝內部有三句名言:

    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


    忘掉生意,才能做大生意;


    成就給你們,我只要成就感。

    第一句西貝真的做到了。我們強調的是真心實意、實心誠意的對待顧客,員工從來不跟顧客挑理, 所以公司的顧客基礎很好。


    第二句意思是,企業不能和顧客太算計,也不能和員工太算計。


    第三句,基本就是我現在做事最大的動力。這一點非常重要,老板一定得能夠把利分下去,而且要分配合理,分給那些有貢獻、干活兒的人。

    現在西貝的店是總部占股60%,分部占40%。我在西貝里面股份最多,往下分紅的數額也最大。


    老板越往下分利,對人越信任,員工干得就越好,老板的成就感也就越來越大;老板自己能掌控,又支持上合適的企業文化,大家真誠相待,彼此信任,一起玩這個游戲,老板自己也會覺得很舒服。 西貝現在有1.8萬名員工,他們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因為西貝就是一個成就人的事業。


    要是能做到這個地步,事業基本上不會差。


    今年12月初,西貝的高管在庫布齊沙漠開了五天的戰略會。有位副總仔細分析了一下西貝的業務,發現我們每年基本都能保持30%的增長速度,未來十年到店業務做到500億沒什么問題。外賣業務由于本身具備快消品的屬性,增長曲線很快,這一塊做到500億也沒什么問題。團隊互相激發,最終確定了“三年百億、十年千億 ”的目標。


    作為公司創始人,我自己的驅動力來自哪兒?當年我去參加湖畔大學的錄取考試,卷子里需要寫自己的人生召喚。我寫的是“創造全新的可能性,實現一個無論如何都不會發生的未來 ”。湖畔大學的面試官后來告訴我說,他們被我的愿景打動了。


    “創造全新可能性”這的確讓我非常興奮,每天盼著天明,就像自己玩了一個游戲一樣,不斷地去完善它。


    幾年前,有一位美國教授講領導力課程,主要內容就是讓每位學員找到自己的人生召喚,或者說使命和初心。這位教授對我講,“人生召喚都是關于人們的,不是關于自己的。你要試著在你那個‘創造全新可能性’的使命里加上人們。”


    在給這個使命加上“人們”之后,它就不再只是一出獨角戲,而是關乎到每一個人。我的關注點也變了,原來只關注自己身邊的人,但現在關注“每一個人”,包括最基層洗碗工。就像德魯克說過的那樣,上級的責任就是幫助下屬成長,為你的下屬謀進步、謀福利。 


    當我們不斷地按照這個維度考核干部,西貝成就人的文化就形成了。在我們公司,一個管理人員只有不斷地成就下屬,他才能在西貝得到重視、重用和提拔。 你幫助的人越多,在西貝的地位越高,得到的尊重越多。假若你不能成就下屬,即便個人能力很強也不能帶隊伍。


    2017年,因為“好漢養千口”這句老話,西貝內部提出了“好漢工程”。假若一個人能帶領1000人的隊伍,那么他自己的收入也不會很差,也會受到尊重。西貝的“好漢”就是要能幫助1000名年青人進步,讓他們過上好生活。今后10年,西貝要打造100條好漢,讓他們的名字出現在西貝內蒙古的文化紀念館里。這就是西貝成就人的源頭。

    提問環節:


    主持人: 西貝菜品比較少,只有66道,一直在走標準化。但是中餐和標準化,本身就是比較矛盾的事情。你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賈國龍: 好吃和標準化確實有矛盾,但不代表解決不了。現在的汽車質量越來越好,但也還是在用標準化制造。汽車行業最初也手工打造,但現在已經非常標準化了,這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實現了標準化。


    餐飲也一樣。很多人說中餐講究的是新鮮,但是新鮮不代表好吃,冷凍的肉管理好其實也不會影響口味。核心問題在于是高水準的標準化還是低水平標準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標準化和好吃并不矛盾。出了問題只是工夫沒做到,整體的科學管理水平不夠。


    在餐飲領域,人其實是最大的變量。人不穩定就會導致菜不穩定,這時候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保持人的穩定。如何讓人才流動性小呢?最最基本的是待遇,另外企業文化也要好。如果整個企業的文化激勵都是正向的,人人都有上升的臺階,員工為什么還要走呢?


    主持人: 剛才講到“三年百億、十年千億”的目標,現在在上市和股權激勵方面有什么準備或安排? 


    賈國龍: 四年前我們也準備過上市,但在今年年初我就徹底回購了,定好不上市。我們就是要用另一種方式,把錢分給干活的人。我現在可以說,西貝這方面就是學華為,我本人就是學任正非。任正非做生意的本事我不一定能學到,但分錢這個我還是能學得來(笑)。


    我現在把自己的股權收益一點點往小變,最后沒有都可以。將來誰當CEO,誰就使用我這個收益,可以給大家發獎金,各種激勵都可以。各個行業技術、管理制度不同,但是學華為就得真的愿意把錢分下去。


    西貝不上市,現在靠什么發展呢?一是自身的現金流;二是銀行授信(貸款);三是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這個比銀行貸款寬松一些。


    主持人: 如果想學任正非做股權激勵,除了分紅外,你下一步對總部的股權的稀釋有沒有規劃?


    賈國龍: 股權為什么要稀釋呢?給員工分錢就行了。華為的虛擬股權也好,受限股權也好,就是一個制度設計。它沒有表決權但有分紅權,可以把錢拿走。


    此外,西貝堅決杜絕一次入股永遠分紅。假若員工入了股,把錢投入進去了,這種合伙制的還可以做約定。合伙制本質上也是能起到股權制激勵的效果,只不過沒有投票權,對應的也是收益權。還有一些約定,比如我們現在的承諾是超出1000萬的部分,50%必須投到獎金池里,以獎金的形式往下發。這些約定就像內部的法律一樣,是要簽字畫押的。


    餐飲這個行業是勞動密集型,需要靠人干活,誰干活就給誰分錢。資本有沒有用?有用,錢是重要資源,如果要沒有好的融資的平臺,或者錢如果跟不上,企業可能做不大。


    主持人: 我是做快餐的,現在不到100家。中式快餐想做到幾百家很難,問題出在哪兒?為什么西貝不做快餐了?


    賈國龍: 快餐市場肯定很大,快餐的邏輯是用最便宜的成本滿足人吃飽飯的需求。中國有無數個快餐店,沙縣小吃、楊國福麻辣燙這些其實都是快餐。中國的快餐是連鎖式的,普遍盈利都不好。我覺得問題就是只滿足了最基本的需求,缺乏一些美好的東西。


    麥當勞客單價是30多,相對于它的材料來說的溢價就非常高。原因是它不光滿足了一些基本功能,此外還有美好的體驗。中式快餐普遍缺乏這些東西,很少能兼顧吃飽和吃好。


    西貝不再做快餐,因為快餐和正餐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快餐是成本領先,西式快餐用的基本上是生長期只有三十天的白羽雞。這種雞肉多少錢一斤?還不到5塊錢。口味非常差,需要加入大量的添加劑,通過油炸把香味鎖住。


    但西貝的基因就是好材料、好品質,價錢不低。我們絕對不會采購15塊錢以下的雞肉,我們現在的大盤雞基本用的都是17、18塊錢的黃羽雞,養殖時間需要在6個月以上,而且不使用任何添加劑。(轉自餐謀長聊餐飲)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198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18日 22:04
    下一篇 2018年1月18日 22: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