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業餐飲網 劉妍 王春玲
當燒烤成為僅次于火鍋的第二大品類,越來越多的品牌乘風而起,一時間,作為重要分支的烤肉也進入了爆發期!
這其中,屬來自北京的小豬查理烤肉表現最為亮眼,靠細分豬肉烤肉品類,2年時間開出380家門店,還成為烤肉界的“排隊王”!
而之所以分享這個案例,不僅在于它漂亮的增長數據,更在于他在未改變門店面積的情況下,從一天只能賣出600元的店,到日賣27000的逆襲,再到成為豬肉烤肉最大的連鎖餐企,也許這背后的方法論更值得我們學習。
近日,職業餐飲網采訪到了小豬查理創始人丁凱——一個有著10多年餐飲經驗的老炮兒,和他一起聊了聊小豬查理增長背后的故事。

五步救活門店:
“一個生意差到連店長都想辭職的店,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一個一天只賣600元的店,是如何通過五步讓營業額暴漲到27000的?”
說起丁凱,“燒烤圈”的人并不會感到陌生,在十年前他就經營了一家知名的燒烤連鎖企業,有著成功連鎖品牌的運營經驗在身。
2019年7月,丁凱的小豬查理在北京通州物資學院開出了第一家門店,緊鄰高校的好位置,卻并沒給他帶來預期中的客流,生意慘淡的時候,甚至120平的門店一天的營業額只有600塊。
看到生意這么差,當時店長直接扔下了一句“干這么多年餐飲我就沒見過這么差的店”!
丁凱的心情可想而知,他覺得既然選擇的賽道沒有問題,決不能毀于一旦,于是開始了長達半年的自救之路!
雖然,上門攬客是很多門店司空見慣的做法,可是小豬查理并沒有做。
不久丁凱開始意識到人氣的重性,因為每個消費者來消費時都有心理預設,認為“哪家排隊人最多,哪家就是好吃的店。”
基于這一底層邏輯,一到飯點店員就直接跑到店門口去攬客。排隊就是最好的廣告,有了人氣之后,小豬查理的生意開始好轉,日營業額從600逐步往上漲,兩個月過后,直接漲到了8000。
2、變化餐位,砍掉四人臺換2人臺,日營業額突破13000元!
“門店外的隊伍越排越長,營收不增長,顧客卻滿腹牢騷”
雖然營業額漲到了8000,可丁凱卻高興不起來,店外的隊伍排得越來越長,可營業額就停在8000上不去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他發現問題出在了餐位上,過去市面上無論是正餐還是烤肉店,都是考慮到顧客人群的聚餐屬性,所以店里多以四人桌為主,兩人桌很少,小豬查理也是如此。
可是,實際經營后丁凱才發現,到店用餐的兩人居多,許多四人臺只坐了兩個人,剩下的位子全被浪費了,而彼時門外排隊1、2小時吃飯的顧客早已失去了耐心,甚至因為等餐焦慮而寫差評。
于是,丁凱開始讓團隊調整店里的桌位數,他撤掉了3張四人臺,增加了6張兩人臺。這樣一改,店里的容客率一下就變高了,立馬就帶來了營業額上的顯著增長,能做到一萬三四。
3、拆掉廁所,多出3張桌子經營面積,營業額破2萬!
然而,干餐飲就像是一個逐漸升級打怪的過程,你打敗了一個,后面還會有一個更厲害的等著你。
在升級的過程中,小豬查理在精細化運營上也下了許多功夫。營業額做到一萬七八的時候,門店再次遭遇到了增長瓶頸,有了前面改桌子提升容客率的經歷,丁凱這回打起了店里廁所的主意。
“當時我們就在思考,如果留這么一個洗手間,按照廁所一天被使用30次來換算,那這30次變成3張桌子均到一個人身上就得200塊錢,相當于我給每一個上廁所的人付的成本是200塊錢。“
于是,他把店里的廁所拆了,擴了3張桌子,同時和隔壁門店達成協議,兩家共用一間廁所。
這樣門店的容客率進一步被提高,生意最好的時候,門店營業額能破2萬。
4、餐盤多加20克食物 ,每月可節省1000元洗碗費!
除了想方設法開源增加利潤,丁凱和團隊在節流方面也沒少下功夫。
因為小豬查理采用的是自助售賣形式,食物又都是小份裝的,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餐盤,基本上每個顧客用一次餐能拿上14、15個盤子。每個月光洗餐具的費用都要四五千。
為了節省這部分成本,丁凱想了一個辦法:在確定不會造成食物浪費的情況下,把一個盤子平均只裝40克食物調整到了60克。
這樣一改,顧客的用餐效率一變高,使用的盤子數量也就降到了10個左右,就是這一個小動作,小豬查理每個月洗餐具的費用,從四五千降到了三千左右。
5、和高校學生會合作引流,日營業額暴增到27000!
“很多餐飲企業做引流活動,多是無效營銷,因為很多并沒有找到自己的目標客群。”
因為守著高校,廣告人出身的丁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主動找到了高校學生會人員,以給學生福利優惠的方式進行引流,一下子就將門店引爆。
此外,考慮到學生有寒暑假的原因,小豬查理又對流量做了補充,請來了抖音、小紅書的達人,并集中探店。
正是以上動作,使得一個原本在存亡線上掙扎的烤肉店,變成了旺店。
如果說單店的生意火爆不足為奇的話,那么2年開出300多家連鎖店,則足以看出丁凱在餐飲行業浸潤多年的功力。
和許多餐飲連鎖創始人思考如何讓門店賺更多錢不同,丁凱做小豬查理的原點思考是如何做“一家不賠錢的店”,因為在高陣亡率的餐飲行業,不賠錢就意味著有賺錢的可能。
基于這種理解,他從以下幾個維度將小豬查理做成全國最大的烤豬肉連鎖,2年多的時間開出380家門店。
和其它燒烤品牌,切果腹、聚餐場景不同,小豬查理把自己定位為“解饞”型烤肉。
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說,每月要承受來自房租、房貸、車貸、養孩子的壓力,于是中午隨便吃個盒飯,晚上隨便吃碗面,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而即便如此,每個月總是要有那么幾次大魚大肉來解饞,去燒烤店吧,動輒150元以上還不能吃飽的人均,讓人望而卻步。
如果這時,在家門口附近有一個70、80元可夠吃的地方,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去?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解饞型烤肉的好處是剛需市場,是大眾市場,也更利于下沉市場開店。
消費者在饞的時候會想吃什么呢?在丁凱看來,無非就兩點:一個是吃肉,一個是吃辣,而這兩點也正是小豬查理的產品核心。
隨著我國GDP的逐年增長,國人的肉類消耗量也在上漲,這當中屬豬肉的消耗量最大,但是目前市場上的烤肉品牌基本都是以牛肉、羊肉為主打。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覺得做牛肉利潤率看上去會更高,認為豬肉我們誰都會做,哪都能吃。但實際上真正把豬肉做好其實沒有那么容易,也沒有一個人說專注地去研究把豬肉做好。”
于是,小豬查理另辟蹊徑,做具有四川特色的西昌烤肉,主打“小香豬肉”,立即和其他烤牛肉、烤羊肉等烤肉品牌形成了差異化。
小豬查理的主打爆品有“走地小香豬肉”、快手五花肉、叉燒五花肉等,在主推“烤豬肉”的同時,還搭配了牛肉、雞肉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肉食需求。
川式烤肉和川菜、火鍋一樣,最有記憶點的點還是它的辣。但經過實地的考察,小豬查理團隊發現,傳統的西昌烤肉之所以沒有形成品牌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口味適配性很差,所以很難走出去。
因為相對于麻辣,甜辣會更具有成癮性。就拿消費者從小吃到大的辣條來說,小時候想吃,大了還想吃,看到辣條就不自覺地流口水,就是因為它用“甜辣”制造了口味成癮性。
基于這個產品邏輯,小豬查理在腌制食材的時候,會特意放糖,做甜辣口味,更受女性消費者歡迎也很好地迎合了北方市場的需求。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烤肉品牌產品都是片狀,片狀雖然容易烤熟,但是顧客吃起來沒什么咀嚼感,就很難有過癮的感覺。
那怎樣才能讓顧客吃肉的時候有大快朵頤的感覺?丁凱就發現,把肉加大加厚,并且將片狀變為塊狀,就能讓顧客吃爽。
所以,小豬查理的產品都以塊狀為主。無論是小香豬、五花肉,還是坨坨牛肉、雞肉,基本都是切成塊去賣。在厚度上,也會比市面上的肉厚出一倍。
在丁凱看來:“對于顧客而言,大塊大塊地吃肉不僅體驗感更好,更有超值感,更能解饞,給顧客記憶點。”
肉變大變厚了吃起來是很爽,可同時一個尷尬問題出現了,相對于片狀塊狀吃起來也會更油,而且不好烤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豬查理摒棄了大部分連鎖烤肉品牌都在用的烤盤,而選擇了用烤網替代。
好處是,和普通的烤盤相比,烤網烤肉的時候,油脂可以盡量地滲透進去,而不會附著在肉的表面,吃起來也就不會太油膩。
傳統燒烤店,烤爐多只有一種溫度,雖然火力很猛,可卻存在兩個弊端:一是過于費電;二是一直火力猛的話,烤得太快了,顧客就會感受到壓力。
基于此,小豬查理選擇在烤爐上做文章,將烤爐設置成變頻烤爐。
不用顧客自己動手,烤爐就會根據顧客的用餐進度,在前期、中期、后期自動調節三種功率,省電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就餐體驗。
為什么會走自助售賣模式呢?是因為丁凱發現,如果單點,如果一桌兩個人只點五個菜,那服務員的折返次數就會很多。
而采用自助模式之后,服務員折返次數少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人效。而且這樣一來,門店也不需要再專門設收銀的地方,還能省下一個收銀員。
以往,無論是麻辣燙店還是燒烤店,這種顧客自選的門店為了方便顧客拿菜,食材展示柜做的都是前開門。
但對于后廚而言,前開門有著兩個明顯的弊端:一是,所有的人送餐都要托著大托盤從廚房繞到前廳,補餐速度就慢下來了;二是補餐人員很容易和拿餐的顧客發生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為了規避這兩個弊端,在動線設計上,小豬查理特意將食材展示柜的前開門改成了后開門,同時對顧客做前開放式,這樣一來,補餐的人再也不用繞到前廳來,直接就能在后廚操作,廚房的補餐效率還一下子就提上去了。
“創業本就是要素的重組,而關鍵是誰的細節把握力更強!“
小豬查理能在2年的時間里開出300家門店,不僅是因為它抓住了豬肉烤肉的品類紅利期,更是因為它能在許多行業日常容易忽略的細節處不斷鉆研!
做餐飲,能將平凡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做好,才有可能打造出差異化,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壁壘!
“糕點”巨頭開賣“微波爐盒飯”!能否成功搶食快餐市場?
“3人吃海底撈花27元還抱怨……”海底撈為何如此“縱容”顧客? 僅限40人!“向品類之王學持續增長”鄭州游學開啟,6家頭部餐企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