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2 月 7 日,米其林正式宣布將在 2018 年第二季度發布首版廣州米其林指南。屆時,廣州將成為繼上海之后,米其林指南在中國大陸的第二個評鑒城市。
“我們很開心看到米其林指南在中國大陸的進一步拓展,相信米其林指南的到來會讓廣州美食收獲更多來自全世界的關注,同時助力廣州餐飲業、旅游業的發展。”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方諾德先生(Bruno de Feraudy)表示,“一個多世紀以來,米其林始終致力于為人們的出行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譬如我們的輪胎產品和服務,不斷為交通出行的進步做出貢獻。因此,米其林指南來到廣州之后,我們也期待著它能為更多消費者帶來優質的出行體驗。”
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在即,不僅受到了來自美食界專業人士及各方美食愛好者的關注,更得到了廣州市政府的歡迎與支持。“廣州正在建設世界旅游名城和國際旅游目的地、集散地,致力于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今天,米其林指南宣告正式進駐廣州,并與市旅游局和商務委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這標志著廣州美食、廣州旅游在國際化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廣州市旅游局局長劉瑜梅女士在致辭中說。
同時,廣州市商務委負責人也表示:“廣州將以米其林指南的發布為契機,提升‘美食+國際交流’的能力,講好廣州故事,傳播廣州聲音,推動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建設”。
2008 年,首版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發布,標志著米其林指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2016 年,首版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上海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座發布米其林指南的城市。
而在明年第一季度,臺北米其林指南也將正式發布。這也意味著,在 2018 年以后,中國兩岸三地都會有米其林餐廳的身影。
米其林進入中國是市場的選擇,也證明了中餐在世界餐飲中的地位提升。
上海米其林指南的發布和如今廣州的加入,都可以說是中國內地餐飲界的一件大事,不僅證明中國的部分餐廳已經進入世界頂級水平,更是中餐步入高級餐飲的一次飛躍!
中餐,是有著悠久歷史沉淀的,就匠心、技藝、傳承來說,中餐最有話語權。在中餐的血脈中,其分八大菜系,在菜系之下又分地方流派,流派中又分各地風味以及風味之下的不同師門傳承,中國的廚師們心口相傳,一代代師徒、父子之間除了基于血脈的基因遺傳,更多的還是溶于情感中的技法遺承。
中國的餐飲需要米其林評價的認可,但是更需要有一個獨屬于自己的評價體系,一個熟悉中國廚師“套路”的評委,一雙能讀懂中國廚藝技法的慧眼。
一直致力于傳承中華烹飪藝術的東方美食,在其創始人劉廣偉先生的帶領下,十多年沉淀與打磨,終于開拓出一整套專為中餐打造的評價體系——紅廚帽餐廳評價體系,其以中餐產品為最高評價核心,旨在傳承中華烹飪藝術及流派,保護并壯大中華第一國粹的生命力,樹立行業榜樣,推介美食場所。不僅為全球的中餐餐飲業者提供專業的指導指南,更為全球喜愛中餐的廣大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系統推介指南。
紅廚帽餐廳價體系以劉廣偉先生創建的食學體系為基礎,講究原生性,推崇用原生性的食物來維護人類健康;弘揚生態的多樣性,并維護地球的健康,以此來傳達中餐多樣性的屬性。
紅廚帽餐廳評價體系遵循食審美的“五覺雙元”理念,只有美味加上健康才是真正的美食。其中“五覺”審美是指: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共同審美。是由劉廣偉先生在其著作《食學》中提出的,旨在強調飲食是一種五覺統一的審美。而“雙元”審美則是指:心理與生理的雙重滿足。
被中餐行業者譽為“中國的米其林”的紅廚帽餐廳評價體系,以匠心、優材、傳承、裸烹、拒烹、亮德、穩進七項為評價標準,嚴格挑選出符合標準的中餐廳并為之頒發“紅廚帽牌匾”,并每年定期進行審核。中餐的發展速度是飛快的,不僅每一個時期都會出現旺店、熱銷品等競爭者,并且能夠多年維持人氣不減、產品出品質量高是非常難的事情。
“師徒”關系,是在中華文化中僅次于血緣關系的,而中餐藝術講究傳承,是謂“繼承經典,適客為珍”。紅廚帽餐廳更多的會挑選那些拯救與挖掘有地域風味流派的代表菜,秉持“復制+微創新”的理念,具有受顧客追捧的地域風味流派代表菜品,要將中華大地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有流派、風味進行集合,不論是一線城市的高檔餐廳,還是縣城鄉村的土家小館,只要是代表了某種地域風味,就是紅廚帽餐廳評價體系的關注對象。
以后,我們中國的餐飲人,將擁有更系統,更專業,更懂中餐的紅廚帽餐廳評價體系!
近期預報
12月14-17日
【云南】探秘地方特色餐飲
12月20-23日
【北京】外賣三期實戰“建店”
東方美食KTP
十一年想你所想
全心全意為餐飲人服務
長按掃碼,電話咨詢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