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粥
能掙多少錢?
專心做粥
如今門店已達800家,年營業額從100萬飆升至6個億!
這就是全國粥品類冠軍的成績,這就是只做粥的成績!
這個令人敬佩的品牌,來自上海——曼玲粥鋪,一家做外賣崛起的品牌。
在外賣市場越來越“難做”的今天,曼玲粥鋪為何70%的店能每月超過10000單?
曼玲粥鋪的創始人鄧公斷創立曼玲粥鋪,目的很單純,為了讓老婆隨時都能喝到粥。但是真正讓他開始這項事業的,還是看到了市場中“粥品”的需求。
在采訪中,鄧公斷說“粥是一個不受季節限制,出餐還快的品類”,在中國人的生活里,不論南北方都有喝粥的習慣。于是趁著2014年外賣蓬勃發展,他看到了互聯網給餐飲業帶來的便利和優勢,于是開啟曼玲粥鋪的外賣生意,在扎實的調研下,曼玲粥鋪上線開業第一天就創下3000元的營業額。
良好的經營狀態下,粥品依舊有痛點。
為了保證粥在一定時間內不變坨,不影響口感,鄧公斷和團隊反復走了超過20次試驗——用兩種不同的熬粥標準來應對不同時段的粥品配送時間,通過這樣的調整,曼玲粥鋪在出餐后一小時的程度都不會影響口感。
據不完全統計,曼玲粥鋪有70%家店每月銷量超過10000單,還有幾家更火爆的店每月超過20000單!
這也就意味著,每天都得出餐至少100以上。如此大的單量,曼玲粥鋪是如何解決的呢?
【煮粥過程全部標準化】
白粥和別的粥品所需輔料全分開熬制,根據訂單口味來調配,配備不同的勺子,用標準化的工具配合標準化流程
【閑時利用配備小菜】
早上五點半就有員工開始準備套餐里的小菜,寬裕的閑時讓出餐節省不少時間
【合理安排高峰期人員配備】
人員配備的合理安排是節省高峰出餐時間最重要的方式,每個崗位的合理輪轉成為曼玲粥鋪銷量驚人的重要原因,在沒有延長工作時間的前提下,如何延長營業時間,如何節省人力成本,達到月人效7萬!
4月1-4日
東方美食KTP【搶占外賣紅利】第13期
我們邀請了曼玲粥鋪創始人鄧公斷。讓他來分享,外賣單量的爆棚,和時間、人員配備的合理安排之間的關系!
根據季節、食材、顧客特征等要求,曼玲粥鋪每1-2周都要上新,粥品或小菜不等。
“多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推出新品并不是為了讓員工達成績效,而是去了解顧客想吃什么。”
除了營造良好的就餐體驗,曼玲粥鋪在營銷上的梯度滿減也很好的保證了復購率。
設置三檔不同滿減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運用滿減將門店復購率提升60%?
本期考察將深入交流平臺活動和滿減能給餐飲商家帶來的大福利!
外賣,并不是簡單的堂食延伸,而是一家精致的“線上餐廳”,不僅菜品結構要優化設計,后廚動線要適應兩種高峰,人員配備也有很多訣竅。
4月1-4日
北京外賣考察再次來襲
八大盈利板塊讓你一次賺不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