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沒有新冠疫情,餐飲都是一場持久戰。”這句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對很多餐飲人來說,這場持久戰的當務之急是活下去。怎么活下去?
為什么現在干餐飲失敗率這么高?
我經常聽到有人問這個問題,也看過很多餐飲人給的答案:疫情來了、嚴重內卷了、同質化嚴重了。其實,這些答案如果再往上歸納,那便是:餐飲經營的商業大環境變了。
01
不確定的環境下
餐飲人要具備“反脆弱能力
當下餐飲經營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需求不確定:消費者的需求不確定。
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太快了,比如,過去很多消費者會為“高價”買單,可是疫情后,他們逐漸捂緊了口袋,性價比餐飲反而越來越受歡迎。于是我們看到,喜茶、奈雪、呷哺呷哺等品牌紛紛“自降身價”,換取增長。
2、競爭不確定:誰都難以預料對手是誰,何時、何地會出現。
內卷加劇下,外行紛紛跨界打劫餐飲業,餐飲人的對手,早已不再只是隔壁的“老王”了。譬如陸正耀,在離開了瑞幸后,攜帶大量資金,嘗試了趣小面等品牌,如今又攜舌尖工坊布局了預制菜行業,讓大批餐飲人如臨大敵。
再如,我家小區樓下的火鍋店,它估計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旁邊竟然出現了3家火鍋店,搶走了它的生意,讓它無奈地掛出了“旺鋪轉讓”。
3、環境不確定:疫情難根除,并偶有突發;物價、房租等各方面的成本持續性地上漲。
疫情這個黑天鵝,確實讓餐飲人頭疼不已,以我所在的西安為例,2020年疫情突發,很多餐飲人無奈關店。而后2021年年尾和2022年年初,疫情又襲擊了西安兩次,導致很多西安餐飲人叫苦不迭。
此外,物價上漲、房租上漲也是難以預料。去年物價波動性上漲,海底撈、星巴克等餐企為維護利潤,已經幾次調整了價格。
在這三大不確定因素下,餐飲品牌也表現出三種不同的狀態。
有的品牌,無力承受,黯然離場。如國內著名的輕食品牌新元素,深耕餐飲業20年,有40多家直營門店,最后還是沒熬住,2022年宣布破產。
有的品牌,關店止損,依然堅挺。如海底撈、呷哺呷哺等,雖然都有不同程度的關店和損失,但依然堅挺地“活著”。
有些品牌,不但活著,還實現了逆襲。瑞幸,硬是將自己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還提高了復購率,實現盈利,鞏固了市場地位;扎根北京40年的連鎖品牌紫光園,疫情下一度新開出100+家門店,保持30%的增長。
△圖片來源:瑞幸咖啡官方微信
這三種狀態,前者脆弱性如玻璃一般,稍遇外力,便會遭受無可修復的“損傷”;第二種為堅韌性,像鐵球,很少會有傷筋動骨的損傷;后者為反脆弱性,在堅難的環境下,越發強大。
02
餐飲人,怎么打造反脆弱的能力?
后疫情時代下,餐飲人最需要的,其實是反脆弱的能力。
按照《反脆弱》這本書來說,在不確定中獲益的能力,即反脆弱能力。現在還在干餐飲的,就要有這種能力,才能在越發艱難的環境下,活下去甚至于活得好一點。
怎么打造反脆弱能力?
修煉內功,打造基本盤;平衡風險,創業穩重求生;尋求機會,不斷尋求增量;看清變化,變化中求勝;深化認知:十倍化戰略思考。
1.修煉內功,打造基本盤。
基本盤,便是能穩定生意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消費者、產品以及核心業務指標。
消費者:離消費者更近。對餐飲人來說,消費者是品牌最大的核心資產,餐飲人要想盡辦法,縮短彼此間的“距離”,來穩住核心資產,確保“命根子”。比如做私域,將消費者拉進可以頻繁交流的圈子中,拉進彼此間的“情感距離”。再比如,把店開進社區,拉進彼此間的“物理距離”。
產品:穩定品牌核心產品的地位。可以嘗試用“特色產品+細分產品+標準化”的組合拳,來穩定門店核心產品的地位。特色產品是吸引消費者,建立品牌特色的產品;細分產品是留住消費者,不被消費者的“喜新厭舊”打敗;標準化是穩住品牌核心地位,不被競品抄襲。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核心指標:持續關注翻臺率和復購率。
核心指標指示了品牌的“健康”程度,若核心指標不穩,品牌就容易地動山搖。
其中,復購的提升是產品、服務、會員和品牌綜合的結果。用“超預期”產品和服務,給客戶選擇你的理由;用會員制度鎖定顧客,保持長期消費;用品牌+私域+頻繁互動的方式,建立穩定的客情關系。
優化翻臺率則可以聚焦在優化顧客點餐、用餐全過程的各項“成本”上。譬如菜單設計要主次分明,突出主菜,減少顧客決策成本;座位可以適當設置硬座,減少顧客用餐時間;產品標準化,加快出餐速度,減少顧客等待成本等。
2.平衡風險,盡可能穩重求生。
在大多數人眼中,創業者就應勇于冒險,才能收獲“財富”。可事實上,真正的創業者都是通過控制風險來提高收益的。
比如巴菲特,從來不投看不懂股票,只投認知范圍內的股票;李嘉誠,在開展新的地產項目時,都要先等2、3年,看懂再跟進。還有很多知名的創業者,都是先在行業打拼了幾年,有了足夠的認知和資金儲備,才去創業的。
創業的本質,不是風險求勝,而是風險中穩重求勝。對餐飲來說,怎么降低經營風險呢?
(1)斜杠業務。
很多餐飲人,在“黑天鵝”來時毫無抵抗之力,便是因為業務太單一。譬如,有些餐廳只做堂食,疫情來了,沒了收入來源,最終難以抵擋租金和人工成本的壓力,無奈關店。
很多純外賣店,剛開始得益于投入少,平臺紅利等,賺得盆滿鍋滿,可隨著平臺紅利褪去、抽成增加以及疫情到來,大量純買外賣店紛紛倒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品牌最好能發展一個斜杠業務,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再投入一部分精力發展別一個“副業”,這樣一旦“黑天鵝”出現,才不至于陷入被動。
當我們明白這點,我們便會明白,那些餐飲大企紛紛開始搞私域、外賣,推多品牌戰略,實際上,就是在降低單一業務的風險,提高品牌在不確定環境下的穩定性。
比如九毛九集團,主營品牌是西北菜九毛九,同時也發展了慫火鍋、太二酸菜魚等好幾個副業。疫情后,太二酸菜魚就成了九毛九的“大功臣”,將它從疫情的泥潭中拉了出去,助其營收和利潤實現了雙增長。
再如西安一個賣涼皮的夫妻小店,疫情前便開始布局私域,將周邊社區的客戶加到了個人微信中。疫情來后,很多餐廳不能堂食時,它家卻根據私域中消費的需求,開著面包車給顧客送“涼皮(半成品)”,硬是從疫情殺出了一條血路,實現了盈利。
(2)留住風險資金。
餐飲人也得有“理財思維”,懂得合理分配資金,來降低風險。
比如,將備用資金三等分,分別作為投資資金、意外資金和閑置資金。投資資金,用于投資“副業”,獲得額外收益;意外資金(風險資金),當意外出現時用以穩定門店資金鏈,確保生意根基不動搖;閑置資金,以備將來其他事件發生的不時之需。
△圖片來源:攝圖網
(3)降低“成本”風險。
許多餐飲人總有大店情懷,喜歡將店開大,從100平米,到500平米,再到1500平米。店大有好處,可是面對風險時,也更容易被各項成本拖進泥潭中。或許將店開小點,面對風險時反而可以應對自如,集中兵力,逆襲而上。
3.尋求機會,不斷探索增量。
當我們穩住基本盤,降低了風險,下一步便可以利用有限的損失,換無限的利益的可能性。簡單說,便是在穩定核心業務的基礎上,適當損失一部分資金探索新的增量。
比如一些品牌跨界,探索營收的增加;一些品牌探索下沉市場,探索市場的擴容;一些品牌探索直播,尋求宣發和引流入口增添。尋求新增量的過程可能會遭遇部分損失,但是一旦成功,也可能構建出盈利的“第二曲線”。
比如麥當勞為了擴展新業務推出了咖啡產品,剛開始雖然不是特別順利,但最后還是賣出1.6億杯;肯德基為了尋求新的盈利點,布局直播“市場”,現在已經逐步在直播界站穩了腳跟。
△圖片來源:百勝餐飲集團官微
適當的犯錯和損失一定資本,去探索新的增量,有可能在有限的損失中找到無限的增量。當然,在尋找增量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跟風,同時要拿捏好投入的“度”,用最小的投入,打造最小的可行性產品,逐步摸索市場,收集反饋,逐步迭代。
4.看清變化,在變化中求勝。
普通創業者,畏懼改變,創業高手,看清改變,順應改變,改變自己,升級產品,尋求突破。
“老字號”品牌紫光園,在疫情下看到了消費者就餐場景的改變:隨吃隨走,不愿過多接觸,便推出了一系列檔口店:純檔口、檔口+面試、純當+中快餐、檔口+正餐,硬是在疫情下浴火重生,突破瓶頸多開了100+直營店。
再如西安的藍湘子,自覺菜館“店太大+品類多+沒特色”,于是主動尋求改變:將客戶群聚焦到25-35歲的白領人群;縮小店面,從350平米減小到不超過250平米;精簡菜品,SKU從40個變成24個;裝修采用白+藍的工業風簡裝等等。通過一系列的自我變革,它的人效整體提升了15%,翻臺率也提升了25%。
變化來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固守己見,不尋改變,不突破自己。當下對很多餐飲人來說,就是最好的修煉期,是時候痛下決心優化自身了。
5.深化認知,十倍化戰略思考。
每一只“黑天鵝”的到來,往往都會顛覆我們已有的認知,打得我們措手不及。
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深化自身的認知,這樣才能在意外來臨時保持平常心。
△圖片來源:攝圖網
十倍化戰略思考源自于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他在思考商業模式時,總是會想有沒有比競品好10倍的增長方向和方法。這樣的思考逼迫他從不在原有的業務上做加法,而是突破原有的業務,不斷尋找新的增長方法論。
對于餐飲人來說,想要自己品牌跑得快并具有領先優勢,也可以用10倍化戰略來倒逼自己思考打造10倍好業績的方向和方法。
如何深化認知?不妨試試“十倍化戰略思考”,譬如產品怎么10倍好、供應鏈怎么10倍好、營銷怎么10倍好、管理怎么10倍好、創新怎么10倍好……當然,也可以組合式去思考:產品2倍好+營銷2倍好+管理2倍好+供應鏈2倍好+利潤2倍好,加起來也能打造10倍好。
升緯打造【超級爆品】讓顧客桌桌必點,非點不可!
超級爆品=超級賣點+超級體驗+超級口碑+超級傳播
(視頻必看)
升級視頻鑒賞
品 牌 名 :
嘿!焰羊天
定 位:羊排·火鍋
廣告訴求:3根小羊排,1頓大滿足!
品牌文化:玩火
焰羊天的情況:本來是類似小肥羊的
羊肉火鍋,做的是比較傳統的街邊店,他們想進去商圈,我們就給他的品牌從頭到尾策劃了!
首先是產品,我們提煉了羊排,作為明星產品,將羔羊火鍋升級為——羊排·火鍋!配合羊排火鍋,廣告語提煉了【滿足】這個利益點,提煉了【3根小羊排,1頓大滿足】的廣告語!
幫助他突破常規,進入商圈跟海底撈、撈王、賢和莊等等競爭PK,我們提煉了【玩火】的品牌文化,更個性更張揚、打破常規。
PS:他進軍商場,產品、空間、文化都跟街邊的第一代店差別非常大,所以我們將這家商場店升級為第二代(年輕版本)品牌名升級為【嘿!焰羊天】,落地后效果非常火爆,整個品牌的升級與產品利益點的提煉,包括品牌文化的梳理!
嘿!焰羊天
羊肉火鍋,做的是比較傳統的街邊店,他們想進去商圈,我們就給他的品牌從頭到尾策劃了!
綬帶鳥
【市場調研了解,當地消費者喜好烤鴨這一單品,因此結合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喜好以及桂花元素,打造桂花脆皮鴨作為明星產品,引爆市場】
【打造產品特色形成品牌特色:以廣西桂林的市花——桂花作為特色元素,以桂花入菜,推出“桂氣·廣西菜”的定位,結合貓兒山的天然食材,打造產品差異性】
【富貴:“吃桂氣菜,過貴氣人生”,鏈接消費者的精神向往,從而讓消費者愛上品牌】
品 牌 名 :論牛[牛肉火鍋·青梅茶寮]
產品訴求:3顆青梅一頭牛,滿足!
品牌訴求:闖到世界盡頭,回來飲茶論牛!
ps:整個品牌空間沿用潮汕的青梅、英歌舞等元素,通過裝飾、燈箱凸顯效果,大大減少裝修成本,但整體氛圍又能有效發揮!落地后市場反應非常非常不錯
疫情后要不要打價格戰?
郴州地標式餐飲頭牌【頂家家】在疫情期間推出全民吃雞美食節,一雞兩吃的吃法,由炒雞肉和雞湯組合,強化“吃雞增強免疫力”的熱點認知,定價158元,遠高于同類競品市場價,打造強勢產品特色,黑蟻團隊幫助打造【吃雞節】配稱營銷宣傳與落地!
同時,在5月1-16日期間,推出點雞送海鮮粽的活動,在疫情后眾品牌寸步難行時,頂家家營業流水單日同比疫情前逆勢增長22%的驚人表現!注意是同比疫情前,逆勢增長22%
在疫情后引流這件事上,頂家家樹立標桿,或許我們更應該考慮消費市場的變化,而不是一味的打價格戰,做被動的營銷;對產品進行質的調整,讓互動穿插其中,樹立消費者信心,這才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疫情后要不要打價格戰? 郴州地標式餐飲頭牌【頂家家】在疫情期間推出全民吃雞美食節,一雞兩吃的吃法,由炒雞肉和雞湯組合,強化“吃雞增強免疫力”的熱點認知,定價158元,遠高于同類競品市場價,打造強勢產品特色,黑蟻團隊幫助打造【吃雞節】配稱營銷宣傳與落地! 同時,在5月1-16日期間,推出點雞送海鮮粽的活動,在疫情后眾品牌寸步難行時,頂家家營業流水單日同比疫情前逆勢增長22%的驚人表現!注意是同比疫情前,逆勢增長22% 在疫情后引流這件事上,頂家家樹立標桿,或許我們更應該考慮消費市場的變化,而不是一味的打價格戰,做被動的營銷;對產品進行質的調整,讓互動穿插其中,樹立消費者信心,這才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這些案例值得學習,策劃前后品牌價值和形象呈現及市場反應的強烈對比!整套品牌定位及品牌核心價值提煉方法值得借鑒,黑蟻團隊作為專業的餐飲策劃公司,我們堅信策劃的力量,必須與餐飲人一起戰“疫”,渡過難關,創造奇跡!
打造一款爆品讓顧客明確知道我們是誰?我們的特色是什么?讓顧客非點不可!讓顧客念念不忘!年底餐飲流量高峰期,把握傳播好時機,打造一道【明星爆款產品】并深入人心!
重要強調!我們不是課程,我們為您一對一營銷策劃定制,一對一實施落地!
黑蟻特推出「黑蟻爆品行動—營銷策劃服務」超級落地版,內容給如下:
第?一部分 策略層面
●選取潛力菜品
●策劃產品賣點 ●創新產品口感
●重塑產品呈現 ●包裝產品名字
●打造一句爆品廣告語,達到好聽好記好傳播的作用
第?二部分 設計層面
●爆品餐具設計 ●爆品宣傳海報設計
●爆品在大眾、美團等平臺宣傳畫面
●爆品外賣打包盒、打包袋
●門頭爆品表現設計 ●室外宣傳類海報
●爆品相關吊旗、餐墊紙、桌面貼紙、桌卡設計
●室內軟裝設計、室內海報設計,打造爆品氛圍
第?三部分 營銷層面
●策劃一場爆品升級上市的O2O引流活動
●結合爆品特色及引流活動撰寫公眾號推文一篇
——「黑蟻爆品行動」——
原價:9萬元
戰役價:19800元?(疫情期間特別版,僅限8家餐飲品牌、報滿截止!!!)
形式:十年專注餐飲策劃老師全權來幫你完成,由策劃、提煉,到設計及呈現,具體到宣傳海報,門頭設計、室內軟裝、餐墊紙,吊旗等爆品宣傳的物料統統完成,讓你真正直接就可以落地到餐廳,保證最佳的效果!
“申請方式”
名額有限,申請請掃碼:備注”7“
朱老師:18520573519(微信同號)
期待攜手,餐飲路,赤誠、果敢、勇氣、決心、未來前行!
,為中國餐飲業打氣!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解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