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全問題頻繁刷屏。各種關于餐飲健康安全的言論滿天飛,大家一直期待能做到“從田間到餐桌,從源頭上控制”,完全保證食品的安全可控。其實,年年都有各種方案,食安問題“一直在路上”。
在現實生活中,和“食”有關的行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例如農業、漁業、牧業、水業、鹽業、茶業、食品業、餐飲業等,其中餐飲業是食安高發區,板子打得最重最直接,一個幾十年成長起來的品牌瞬間被打回原點的案例不少。
全國連鎖門店已經超過1萬家的西式快餐—華萊士,知名度很高。然而不久前,南昌某店后廚出現蟑螂,過期食品仍售賣給顧客等事件被曝光后,該企業迅速陷入信任危機。
大家發現沒有?和“食”有關產業長期一直被拆分認知的,不僅體現在食物生產與食物利用的分離,就是在食物生產領域內也是割裂的,從而導致目標分散,利益分散,整體效率低。這種分散的行業概念,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我國糧食總產量從1982年的3.54億噸增長到2017年的6.18億噸,當人們不再為基本的溫飽而發愁的時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被不斷滿足,由于食品生產、農業管理部門等績效考核點不同,缺少相互間的協調,監管環節放松,從而威脅到食物的質量,影響食物的利用。如果由未來的“食政部”以人民健康為考核點,做出切實有利的行動,食品安全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食學》一書中。首次提出了:食業是指人類與食事相關的所有行業。
包括食物生產行業、食物利用行業、食為秩序行業。
食業,涵蓋了現代產業劃分中的農業、食品工業、餐飲業、養生業等行業。
食業概念的提出,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性的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進一步推動產業的良性發展,在提高人類健康與壽限方面做出重要貢獻,還將推動整個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提升。
劉廣偉先生歷經5年打造的食學學科體系專業著作《食學》新聞發布會在日本東京舉辦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稱,日本人均壽命連續20年排名全球第一,被稱為最長壽國家。
食學在日本東京召開發布會時,日本眾議院、外務省派出嘉賓出席活動,日本著名食育專家服部幸應極力推崇,對食學一書中所提理念表達極大佩服。
那么,食學和食業到底是什么關系?
食業是指人類與食事相關的所有產業。包括食物生產行業、食物利用行業、食為秩序行業。食業,涵蓋了現代產業劃分中的農業、食品工業、餐飲業、養生業等行業。
01
食業的無限持續性
相對人類的存在而言,食業這個產業是無限持續的。它不會像某些產業有起有伏、有始有終。有的行業盡管各領風騷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也不敢說是個永恒的產業。食業則不然,它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
02
食業的規模最大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產業在50種以上,規模產業有10余種。這其中,食業的規模占世界GDP的35%以上。
03
食業從業人數最多
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突破4萬億元,餐飲消費已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食業的從業人數在中國大約有8億人(包括農民、食品工人、餐飲業者),占中國13億人口的61.5%。以此類推,全球76億人口,至少有50%~60%的人口在從事食業,即36億~43億人在從事食業。換句話說,兩個人中,有一個人在為吃工作。1:2,這就是當代人類的食產者與食用者的比例。
劉廣偉先生認為:食業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它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如何既保障食物數量又保障食物質量,如何既提高人的健康壽期又維護種群的可延續,食業肩負著人類生存的重要使命。
而食學體系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把與之相對應的行業,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以理論的整體對應實踐的整體,以食學對應食業,這既是一種客觀的回歸,也是意向理論的創新。
食業:是指人類與食事相關的所有產業。包括食物生產行業、食物利用行業、食為秩序行業。
食事:是指人類的食行為及其結果
壽期:人的生命時間
官方推薦:本書是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的重點課題項目。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農業、食品、 旅游、商貿、醫學、經濟、行政、法律、教育等)的輔助教材,是食學專業的基礎教材,是相關科研院所的學術參考書,是食業(農業、食品業、餐飲業、養生業、 醫療業等) 工作者的學習參考書,更是廣大民眾養生保健的生活指南書。
小編推薦: 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每一位食物領域從業者都應該人手一本的食業指導書。
新書搶購
售價:126元/本包郵到家
購買方式↓↓↓↓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訂購
也可致電或微信小編13331083279(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