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盟商虧損2個億,餓了么未來餐廳遭“圍堵 ”

    文丨焦逸夢

    來源丨職業餐飲網(zycy168)
    全文字數:2580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有近20名未來餐廳加盟商因遭遇巨額虧損,而前往餓了么上海總部維權。


    “餓了么未來餐廳招商欺詐,虧光我們的血汗錢”!


    “預測16個月回本,但2年多全國范圍內幾乎沒有加盟商盈利!”


    一時間,餓了么的未來餐廳,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餓了么平臺花費近三年打造的未來餐廳項目,也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如今卻是此般光景,到底是出了什么問題?職業餐飲網小編進行了復盤。



    (代理商稱虧損2個億)


    模式創新:打造閉環的商業模式


    如果有一個外賣的加盟模式,由平臺發起,只用投資,就能坐等收益,你愿意加盟嗎?


    這就是2年前,餓了么發起的“未來餐廳”項目。


    專做外賣,餓了么為加盟商提供大數據選址、選品、供應鏈和門店運營等支持,加盟商省掉了不少的事兒。


    而,餓了么也可賺取加盟費、供應鏈費、配送費、平臺抽成費等。


    這是一個閉環的商業模式。


    01

    市場:流量現成,排名優先


    有流量就有生意,餓了么有自己的流量。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餓了么的交易額占比為36%。


    對未來餐廳的加盟商,餓了么平臺多多少少會將其排名靠前,比如,這家未來餐廳概念店的排名,就緊跟著外賣品牌田老師紅燒肉。



    02

    選址、產品:依靠大數據


    在選址上,未來餐廳會根據平臺數據,決定在什么地段賣什么產品。


    比如,有一商家想在A地賣麻辣燙,但數據表明,點麻辣燙的人很少,點冒菜的卻很多,因此,未來餐廳決定不在A地賣麻辣燙。


    03

    運營標準化:依靠大數據和APP


    在運營上,餓了么負責挑選品牌,并提供大數據支持。


    甚至,未來餐廳還專門建了EACH APP,負責門店的日常運營管理,店員從入職培訓,到日常工作,都在EACH APP的監控下完成。


    從大數據到APP,未來餐廳的運營也實現了標準化。



    04

    設備標準化:用設備,3分鐘出餐


    未來餐廳,門店面積60平,4名員工,3分鐘出餐。


    只需把食材加熱,或者放在烤箱里蒸烤,一份外賣就出爐了。


    如此的出餐速度,是由一系列的設備實現的。


    (這是冷凍柜和冷藏柜,里面是加工好的半成品食材。)


    (一般來說,蒸、煮、炸等工序會用到不同的器材,但未來餐廳把它高度標準化,用萬能烤箱全替代了;員工只需要在智能屏上選擇要處理的食材,例如選擇雞排,機器就會提醒員工把雞排放入烤箱的哪一層,放幾個,加熱時間等,加熱完成后,萬能烤箱還可以自助完成清洗。)


    (半成品食材經后廚加熱后,員工就會按照裝餐順序,盛飯、裝菜、蓋飯盒,整個流程下來也就是兩三分鐘。)


    踩了4個大坑,水土不服


    1

    大數據的坑:

    過于相信大數據,憑數據拍腦袋


    現在,論外賣的大數據,論科學化分析,估計沒有哪個商家能超越外賣平臺。


    但是,僅憑大數據,就能拍腦袋作決策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然,未來餐廳也不會出現水土不服。


    如前文提到的,A地買麻辣燙的顧客多,就應該在A地賣麻辣燙嗎?


    不一定,因為,雖然A地買麻辣燙的顧客多,也很難對抗A地麻辣燙的紅海市場啊!


    選擇賣麻辣燙就意味著,一頭扎進了紅海之中。


    餓了么縱然有自己的流量,但未來餐廳也要和幾百萬家外賣商家分食流量,競爭何其激烈!


    就好像,某個商圈的B品牌的一產品賣得異常火爆,C品牌也到這個商圈賣該產品。


    C品牌能成功嗎?


    大數據的坑,就在于,大數據只是對現狀的反映,不足以用來預測未來,而很多人過于相信大數據,以為大數據就是未來,因此,只能掉坑。



    2

    產品的坑:

    簡單復制爆品,無核心競爭力


    未來餐廳在經歷了前期摸索后,留下了6個品類,分別是蓋飯、粥、麻辣燙、冒菜、酸菜魚、水餃。


    但是,簡單復制過來的產品,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


    以曼玲粥為例,它為什么能靠粥外賣崛起?


    這是因為,它在粥外賣上,做了很多事情,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謹慎選址,根據客群做差異化,解決了粥坨的問題,保證了粥外賣的新鮮度,因此,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


    而未來餐廳有什么?模仿的、工業化的產品?紅海式的選址?


    這恐怕很難在好產品、好品牌不斷涌現的外賣市場中生存下來!


    3

    投資的坑:設備就花50萬


    未來餐廳是要做高度標準化的,所以,前期,設備的投入成本就很高。


    據加盟商控訴,未來餐廳招商時,表明門店設備投入為35萬元,實際門店投入超50萬元。


    “加盟商還控訴,每家門店的設計中都配有水吧間,內有冰箱、凈水器、制冰機等全套設備,實際運營中未啟用。


    設計規劃失誤,導致大量設備閑置,占整個門店基建成本的15%以上。


    此外,在沒有相應餐品的情況下,如煮面爐等設備作為標配強制購買,實際未使用,同樣閑置至今。”


    第一,未來餐廳前期投入的設備較多,而且有較多閑置,這是投資的浪費;


    第二,不同地區的經營情況不同,有的單量高、有的單量低,而且,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加盟商家的承擔力也不同,卻都用高成本的設備,確實很難收回投資,因此,掉入了投資的坑。


    4

    跨行的坑:

    互聯網式的擴張在餐飲業走不通


    餓了么做了未來餐廳,其實,之前,百度外賣也做過類似的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


    這些外賣平臺認為,外賣市場是線上的,是個整體的市場,找到爆品,迅速在市場鋪下去,就能快速收割市場。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外賣看似是個整體的市場,做得依然是附近三公里的生意,面對的市場依舊是碎片化的。


    投機取巧,什么產品賣得好,就去復制,并在全國推廣,全國的顧客是不買這個賬的。


    以一份30元的龍蝦飯為例,可能在一線城市賣得很火,但到了三四線城市,能否找到客群,就不好說了。


    餐飲經營最大的難點,就在于,它不是統一的經營,一個模式復制到不同地方,不同地方面臨的環境不同,經營成本也是不同的。


    有的地方可能會落地開花,有的地方就會夭折。


    餓了么畢竟是做外賣平臺的,它的優勢是標準化能力強、運營能力強、有自有流量,但一個做平臺的,去做餐飲,用的還是平臺思維,而沒有堅守餐飲業的底層價值,顯然是很難走通這條路的。



    小結:


    餐飲屬于典型的線下消費,自有它的經營邏輯,互聯網思維可輔助,但無法超越!


    特別是面對規模擴張,這一千古難題。


    因此,餓了么未來餐廳的項目,就遭遇了水土不服!


    京東未來餐廳,雖然也對外宣稱,3年要開1000家店,恐怕也是有待觀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11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0日 21:35
    下一篇 2018年12月10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