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武漢新冠病毒初次爆發,時隔2年后,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再一次讓全國許多地區餐飲“停擺”。
隨著疫情的嚴重,剛剛熬過寒冬,又一場“倒春寒”正緩緩襲來……,全國各地相繼發布暫停堂食公告。
1、深圳“10+1”區齊發通告,深圳全面暫停堂食、居家辦公
3月12日凌晨起,深圳“10+1”區連發通告,全面升級管控。“ 10+1”區所有餐飲暫停堂食 ,僅提供外賣、自取服務,為了疫情期間的安全,全面實行無接觸配送。
3月13日晚,深圳市再發通告,要求全市3月14日至20日非民生保障企業停止運營或居家辦公。
喧鬧的深圳“躺平”了一周,街上幾乎空無一人,更別提餐飲經營了,大部分餐廳現金流直接告急!
從3月11日起,上海市閔行區暫停各公共餐飲服務單位堂食及包房服務,從業人員按要求完成核酸篩查,并對進店外賣從業人員查驗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從3月13日起,上海市普陀區暫停各公共餐飲服務單位堂食。
3月9日, 河南濮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表示,要求全市城區餐飲場所暫停堂食。
3月10日, 河北保定清苑區發布《關于全區餐飲單位暫停堂食和群體性聚餐的通告》,開放時間視疫情形勢另行通知。
3月12日,山東淄博市淄川區、博山區等相繼發布《關于餐飲單位暫停堂食和群體性聚餐的通告》。
3月14日上午,廣東省東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出第53號通告,通知要求,東莞全市全面暫停堂食。
廣州因疫情防控需要,也已經將多地劃定相關區域疫情防控區域,區域內暫停堂食。
現已累計確診近4000例的吉林省,日前也發布了一系列管控措施,盡管未對餐飲業管控做出明確規定,但不少餐廳都已經主動暫停營業,當地餐飲業也幾乎處于暫停狀態。
餐飲不易,希望正在遭受疫情打擊的餐飲人加油挺過去,努力尋找生存下去的新方法、新路子,也希望全國餐飲業能夠盡快回歸正軌,恢復如常。
3月17日上午,深圳市烹飪協會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封《深圳市餐飲行業社會請援呼吁書》。其稱,深圳市本輪疫情中,餐飲企業受到的沖擊力絕不亞于2020年初疫情初爆時期。
深圳市烹飪協會稱,本輪疫情已前后持續近三個月,近日陸續收到部分會員單元和社會單體餐飲店電訊,它們表示當前門店店員工資、房屋租金、防疫開支等成本壓力巨大,但外賣流量整體萎縮、配送運力緊張。其中,90%反映企業同比營收下降一半,80%企業現金流、資金鏈難以承受二三月份成本開支。
據《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2020年的統計報告》,深圳市餐飲業經營門店超13萬家、年營業額近900億規模、從業人員近150萬人。 目前,深圳全市處于7天全力抗疫時期。3月15日街道下發通知,規定居民每戶3天可派1人出門采購食材,限時2小時。外賣和線上APP仍然是居家生活的市民主要依賴的物資渠道。
福田區某仍在正常配送外賣的東北菜館負責人徐天告訴記者,他的店是新開的,之所以還在營業,也就是為了覆蓋租金、人工等成本和費用。“我了解福田這邊倒閉的餐飲至少三百多家了,我店里現在20來號人,他們每天晚上打地鋪睡在店里。最大的成本是租金,還有平均每個人6千一月的工資。我們店在城中村,私人房東不給你免,但深圳大多數的小商家都是在城中村里,他們真的應該給我們寬限一點。”
另一家連鎖面包店的老板娘則表示,門店已于14日暫停營業了,主要是沒有被劃分到保障民生企業當中,目前房租也在正常繳納。
呼吁書中,該協會代表會員單位和廣大餐飲企業請求政府相關部門、物業主、金融機構、消費平臺等幫助扶持深圳餐飲企業。
具體包括:呼吁各類業主對疫情期間產生的場地費用靈活處理,適當減免租金、緩交租金等;呼吁金融機構為餐飲企業降息,做到不抽貸、斷貸,為小微企業提供免息貸款支持等;呼吁政府出臺普惠性行業扶持政策;呼吁供應商降低供應價格、延長結賬周期;呼吁外賣平臺大幅降低和免除餐飲外賣傭金費率。
徐天希望政府多關注他們這樣的小微餐飲企業,他說,“店里外賣單量現在還可以,但收入也只能覆蓋成本,利潤基本被平臺抽走了,我25%的純利潤,美團要拿18%走,剩給我們的只有7%左右。不信你可以去你小區下面隨便問,大家都是面臨差不多的困難。”
美團騎手小唐也向記者透露了相同的消息,他表示從3月16日開始,很多本來還在營業的商家陸續關閉,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商家賺不到錢,導致騎手的單量也有所下降。
“幾天前我們還覺得這波疫情離長春很遠,但是沒想到如今,不僅店關了,我們全部在家,2天指定一人采購,我們的員工也隔離在宿舍,20家直營門店,60多個員工,這波疫情真的很嚴重”。吉林光少爺創始人楊洪亮說。
楊洪亮的直營門店都在長春,還有好幾十家加盟店,也大多都分布在吉林其他縣城。
“餐飲這種行業最怕疫情,像直營店負重成本高,總體算下來其實一年也就凈賺2-3個月的錢,其余都是費用,一有疫情就平平了”
“我們現在所有員工都在員工宿舍隔離,工資我們照常發,這波疫情遠比想象的嚴重,吉林市馬上建好第四個方艙醫院,長春也在建第二個,估計想恢復正常至少得一個半月”楊洪亮說。
楊洪亮估計,這波疫情至少要損失幾十萬元。全國其它城市的餐飲又何嘗好過呢?
疫情催化下,運輸受阻,人們也變得不太理智。即使家里有余糧的,也多是土豆、白菜、蘿卜這類耐存放的食物。
新鮮蔬菜都成為了奢侈品,如果想吃一頓火鍋、燒烤,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在這樣的背景下,預制菜這個本來低調的行業,突然大放異彩。
試想一下,在長期居家的前提下,能夠做到物資充足,即使平時不會做飯的人,也能每頓烹飪上一頓美餐,是何其的幸福呢?
疫情在重創餐飲業的同時也給餐飲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加速預制菜的市場教育。
而“一人食”和“懶宅經濟”的興起進一步催化了預制菜在需求端的消費認知,這也是電商平臺和餐企們盯上預制菜的直接原因。
目前國內預制菜的菜品及種類正在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從最初的包子、餡餅、水餃,到如今的炒菜、蓋飯、生鮮等;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加入其中,似乎預示著這一行業已處在爆發前夜。
3月15日上午,深圳市民周女士在手機的小程序上下單,購買了賈國龍功夫菜的羊蝎子、酸湯肥牛、口水雞……,還有家人比較愛吃的幾款家常菜。周女士說:“仿佛把商場的餐廳搬回家了,在家也能吃到餐廳的同款味道。”
跟周女士一樣,最近很多消費者都喜歡線上購買餐廳的預制菜、半成品菜,只需要自己稍微加工一番,就能在家品嘗到可口的餐廳味道。
預制菌了解到,多家連鎖餐飲企業,都通過開發企業小程序、第三方平臺外賣等形式,向顧客配送菜肴。
比如針對以餃子和云吞為主打的袁記云餃,用戶只要下單餃子或者云吞,都可以享受免費配送的服務。以土菜為主打的農耕記也推出了快手菜,在家即可烹飪大廚級菜品。
據介紹,紅荔村的牛肉飯、雞肉飯等預制菜都還在中央廚房內源源不斷地生產著,深圳的不少醫院以及大型企業等,就是其客戶,所以要全力保質保量供應。據介紹,此部分預制品銷量占目前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而據松哥油燜大蝦介紹,其在深圳的35家店鋪中有21家暫停營業,其余14家進行正常的外賣配送,每天單店的外賣和小程序商城銷量達300來單。
此外,為應對疫情,小女當家和大弗蘭還每天負責深圳8—9個核酸檢測點每餐1400多份的工作餐的烹飪預制和配送。
“雖然這次疫情來勢洶洶,但根據去年的經驗,我們已經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有些企業快速推出了“直播帶貨活動”。
近日,抖音開啟了“【DOU來嘗鮮】·春日上新季”的預制菜專場活動。據悉,抖音電商將會聯動預制菜行業、品牌以及內容創作者,主推半成品菜類目的預制菜新品。
舌尖英雄、麥子媽、叮叮懶人菜、知味香、珍味小梅園、蓋世食品等紛紛在抖音、淘寶等短視頻平臺上直播,有的甚至創始人親自上場帶貨,銷售比平時翻了4倍。 國聯水產在3月17日回答香港投資者問答時提到:公司預制菜有供應香港地區,比如在調味小龍蝦等單品上,受到香港消費者的喜愛,單品銷售金額較大。
而眾多超市包括生鮮商品在內的菜籃子相關商品銷量激增,預制菜需求瞬間釋放。盒馬半成品菜銷量是之前的數倍,基本上是供不應求狀態。
叮咚買菜預制菜全線產品銷量同比增長300%,預制菜的訂單滲透率已經超過整體的40%。
在某電商平臺以“預制菜”作為關鍵詞搜索時發現,不少商家的月銷量均已過萬。
疫情的確加快了整個預制菜的滲透,但整個市場也才剛剛被打開。麥星投資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預制菜市場規模,大概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
中國的預制菜市場依然還有很大的增量空間值得挖掘,這一點毋庸置疑。
無論是to C的餐飲和預制菜品牌,還是服務于B端餐飲店的預制菜企業,在疫情和新渠道紅利之下,都有獲得高增長或者模式變革的機會。
堂食關閉、小區封閉…,刷屏的深圳餐飲紓困請愿書
餐飲人挺住!這里有一份紓困政策
餐飲人請看:疫情陰霾之下,那些照向裂縫的光!
營收腰斬客流銳減,疫情暴擊的深圳餐飲“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