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發酵5要素
前言
提起劉海波這個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蒙眼拉面可穿針的絕活給太多烹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2年,劉海波從煙臺商校技工班畢業后,被分配到了濟南齊魯賓館。從開始接觸面點至今30余年,他秉持匠心精神,鉆研面點技術,特別是在京式面點、廣式面點的制作上技藝高超。參加過東方美食JTP的廚師朋友,都對他熱情、謙遜、周到的處事風格欽佩不已,由他主講的技術課程“餅先生“好評如潮,曾經擔任過東方美食學院教務處處長的他如今更是桃李滿天下。今天特請劉海波先生給我們說說面點發酵技術的關鍵。
嘉賓介紹
劉海波
中國烹飪藝術家、中式面點高級技師、面點專家、東方美食JTP講師
與中式面點結緣
說起來我與面點緣分不淺,雖然當時是種無奈的選擇,但現在回頭看看,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當年我上學的時候,用現在的詞匯來比喻,可以說是個學霸了,從小學到初中,我的成績一直比較好,唯獨高考時馬失前蹄,發揮失常,這才因緣際會接觸了烹飪行業。后來工作時,老板需要炒鍋和面點,于是干脆把我和同學們一分為二,恰巧,我又是做面點的這一撥,于是便開始了我的面點生涯。
酵母發酵的原理是什么
酵母是一些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面團內加入酵母菌以后,酵母菌會迅速繁殖增生,把單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氣體,同時產生水和熱量,二氧化碳氣體隨之大量生成,并被面團中的面筋網絡包圍,使之不能逸出,從而讓面團出現了蜂窩組織,使面團松軟、浮起,產生酒香味或者酸味,這就是發酵的原理。
影響發酵的五大因素
如果想要一個面團發酵的好,既要求酵母有旺盛的產氣能力,也要求面團有很好的保持氣體的能力。除了這兩個必要因素之外,還要注意以下五點:
1.面粉的質量。面粉對發酵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面粉中的淀粉酶、蛋白質與水結合生成的濕面筋的作用,好的面粉更易發酵。
2.酵母的用量和酵母的發酵能力。酵母用量多,發酵就快;酵母發酵能力強,成品質量好。過期酵母和發酵能力弱的酵母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3.發酵的溫度。溫度是影響酵母菌生命活動的重要因素,酵母在26℃—30℃最為活躍,發酵最快;15℃以下繁殖緩慢;0℃以下失去活力;60℃以上死亡。
4.面團的加水量。面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酵很重要,加水量多發酵就快,但不能過多,加水過多,會導致面團軟塌;加水少,則面團硬,發酵速度就慢。各位烹友要根據面團的用途進行調整。比如做饅頭,500克的面粉需要加225克左右的水,而制作包子時,則要放275克左右的水。
5.發酵時間。時間是發酵的必要條件,發酵時間不足或過長都會影響成品質量。
以上5種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制約的,烹友們要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酵母發酵的原理是什么
酵母是一些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面團內加入酵母菌以后,酵母菌會迅速繁殖增生,把單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氣體,同時產生水和熱量,二氧化碳氣體隨之大量生成,并被面團中的面筋網絡包圍,使之不能逸出,從而讓面團出現了蜂窩組織,使面團松軟、浮起,產生酒香味或者酸味,這就是發酵的原理。
如何判斷是否發酵好了呢?
這里可以教大家三部判斷法:一看,二戳,三感覺。如果不知道一個面團是否發酵好了,可以用肉眼看它的體積是否有增大,同時用手感覺一下重量,已經發酵好的面團雖然重量不變,但是用手掂起來會感覺稍輕。同時,發酵好的面團用手指輕輕戳下去,會迅速回彈,就說明這塊面團已經發酵好了。
饅頭、包子剛出鍋時看著挺好的,一會兒就和實面的一樣,這是哪里出了問題?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從以下三種情況尋找原因:
1.面團用堿量不足,俗稱“欠堿”。發酵面團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一是老面(面肥)發酵法,二是老面加酵母發酵法,三是酵母發酵法。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必須加堿中和面團中的酸性,第三種方法如果有酸性的話也一定要加堿中和。
2.制品成型后,餳發的時間短,甚至沒經過餳發就急于上屜蒸。
3.酵母的品質不好或者量加少了。
由劉老師主講的面點課程即將開始
掃描二維碼
快速報名~
工作人員聯系你,超省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