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霍東
封面設計/蔡西
轉載聯絡/ 13331083279(微信)
115歲的東來順一直走在謀求變革的路上,餐飲經理人記者專訪東來順總經理周延龍,一起看一看這家老字號是如何在新的餐飲時代破冰前行。
▲周延龍–東來順總經理
老字號:知名度是優勢,符號化是桎梏
2018年對于東來順是特殊的一年,是其成立的第115個年頭。
東來順總經理周延龍稱,如今的東來順處于餐飲中競爭最為激烈的火鍋市場,尤其是近兩年,大大小小的火鍋品牌起來又倒下,換手率很快。
火鍋市場中征戰殺伐,刀光劍影,看不見的硝煙四處彌漫,競爭已成紅海。對于東來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老字號的發展具有先天優勢,在市場和消費者群體中有著很高的知名度,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這對于老字號來講,提供了向未來發展的能力和底氣。
但是老字號也有著與生俱來的的桎梏,即“符號化”,長久的存在與發展讓消費者心目中的老字號形成了固定的“符號”,而這種符號的改變對于老字號來說是不易的。
▲東來順的涮肉口味,已融入了幾代人的記憶
醒得早起得晚,從規范化管理開始變革
早在1984年,東來順就有了第一家外埠店面,那個時候稱作“掛牌經營”,是最原始的加盟連鎖形式,東來順嘗試性地邁出了加盟連鎖的第一步。周延龍形象地將東來順的發展形勢比喻為“醒得早,但起得晚”,東來順是先有規模,再有規范。
盡管早在三十多年前,東來順就已經有了加盟連鎖的意識,但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不夠規范”。周延龍稱,東來順最多的時候,有二十幾家直營店,但加盟店比直營店的數量多六倍,直營店的示范效應、榜樣效應完全起不到帶頭作用。并且在后端的管理中,失之于“松”,失之于“軟”,造成了千店千面,品牌個性化較強,不統一不規范的局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東來順的話,那將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周延龍說道。
因此東來順在近些年不斷地進行優化調整,在規范管理上,東來順重新組建了VI體系與SI體系;并且在店面結構方面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使直營店與加盟店從最初的1:6的比例調整至如今不足1:4的比例,限制加盟店的“放養式增長”,增強規范化管理。
▲東來順王府井店
改變開店模式,成功試水商超店
2012年以前,東來順在上海市場采取授權區域加盟的方式,幾年后,加盟商便退出合作,東來順決定在上海創立直營店。好景不長,第一次在上海地區創業的東來順由于對市場的了解不足,店面選址出現問題,以失敗告終。
而后,東來順又開始了二次創業,店面選址于外灘、虹橋、陸家嘴等成熟商圈,以全新的面貌走進了商業綜合體,成功得到了市場的良好反饋,2017年獲得了“上海最佳時尚餐廳”。
東來順在上海的店面均是商超店,這是東來順做的一次落地式的嘗試,在魔都的成功改變了東來順的開店模式,解決了“東來順要不要進商場”和“以什么樣的形式進商場”兩個疑問,給了東來順進商場的啟發和信心。
與以往老店不同的是,上海店更加“簡單”,更加“標準”。上海店在表現形式上進行了改變,優化餐廳的裝修、工服、盤飾、菜單等等一系列載體,以便更加契合東來順的品牌調性“服務大眾、品質至上、傳承創新”。
東來順的消費群體如今依然以“30歲+”的群體為主,年齡層稍微偏大,然而有趣的是,除“30歲+”的消費群體外,95后的消費群體正呈上升趨勢,消費群體的年齡跨度很大,正說明了東來順在慢慢吸引年輕群體的消費力,也暗暗說明了東來順的商超模式,是成功的。
▲東來順糖蒜記憶,經七大步驟,百天腌制
雙輪驅動:食品業務+餐飲業務
近幾年,諸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打造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并向同行開放,餐飲行業的“供應鏈”勢頭正猛,甚至有“餐飲最終競爭的就是供應鏈”之說。
東來順采取“食品業務+餐飲業務”雙輪驅動的經營模式。2007年,東來順在內蒙古烏蘭察布設立了肉品加工基地,最初占地30多畝,每年可加工十萬只羊,如今占地面積已擴大到100畝,可滿足四十萬只羊的年加工量,加工方式從加工白條羊變成加工活羊,致力于建設“全加工鏈”。
加工量擴大,問題便會隨之而來:這么多東西,做什么,要賣給誰?這就意味著前端的需求量需要增長,對于東來順而言是個挑戰。翻倍的加工能力出現后,就需要以另外一種形態進入市場,東來順便加入了“袋裝產品、熟制品”等一系列沒有做過的產品,來消化后端的產能。
東來順的加工基地是其食品業務的一環,既滿足了餐飲板塊原材料的需求,也滿足了食品業務的成型產品的終端與銷售的需求,同時為潛在的合作伙伴提供了OEM代工的可能。如此一來,東來順便從對外尋求OEM,轉向了對外提供OEM。
東來順在食品業務方面的發力很大,同時面向B端與C端,餐飲業務的創收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食品業務所超越。
▲東來順涮羊肉制作技藝被評
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小結
”
115歲的東來順一直走在謀求變革的路上,身為老字號,東來順并沒有仰仗這個身份倚老賣老,而是對發展環境與自身狀態有著十分理性的認識。
老字號在當下的餐飲市場環境下,品牌老化已是難以回避的問題。
面對此情此景,一個老字號以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它(品牌老化),又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自己,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決定一個百年老字號能否在歷史的洪流中長久存在下去的關鍵。
故步自封,盲人摸象,是為大忌。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