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剛落幕不久,地攤經濟和小店經濟就交出了第一份成績單。
支付寶數據顯示:截止5月底,全國已有1200萬小店和路邊攤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不僅留住青山,而且V字反彈!
01
多地小店實現V字反彈
在各大城市中,廣州、上海、杭州、成都、深圳實現V字反彈的小店數量最多。
其中,鄭州因為消費券的帶動作用,反彈小店數量在北方位列第一;
鄭州:
從3月19日至今, 盡管有部分飯店和部分品牌營業“縮水”,但鄭州的餐飲業在迅速“回暖”。
支付寶6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鄭州已有近20萬家小店收入逆勢增長,營業額超過去年同期。
上海:
5月以來,上海不少街邊特色小店迎來了客流與營業額的“雙回暖”。
安福路上的西餐廳“RAC BAR”,主打各類早午餐和簡餐。
店主王小姐說,今年2-3月,店內每天都是“營業即虧損”的狀態。4月清明小長假過后,客流明顯上升,店外開始有人排隊。
這一“上坡路”,在“五一”期間抵達高峰。
湖北襄陽:
湖北日報報道:5月以來,襄陽市餐飲行業逐漸復蘇。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約2萬家大小餐飲企業經營主體中,逾九成已經復工復產。
5月15日晚8時, “騰天閣酒店包廂訂座率回升明顯。”大堂王經理介紹,目前上座率已接近疫前正常水平。
在樊城區天元四季城商業綜合體內,自助烤肉餐廳內的位子已坐滿;
在襄城區北街仿古一條街,香辣螺螄粉、串串香等商鋪前,顧客已經開始排隊。
02
幾家歡喜幾家愁
5月13日中午12時,樊城區武商量販某家粥鋪內,大廳里只有三、四桌顧客,顯得空蕩蕩的。
老板胡先生說:“經營壓力非常大。以往每月營業收入有30多萬元,現在縮減到5、6萬元。每月要面對12萬左右的員工工資,和5、6萬元的水電房租開支。”
無奈之下,胡先生不得不裁員,以前30來個員工,現在僅剩10來個。
“約有三到四成的餐飲企業,復工后有重新關門倒閉的壓力。”襄陽餐飲行業商會會長郝定華判斷,疫情之后的行業洗牌,已經展開。
03
轉型升級成為共識和趨勢
疫情解除后,有些餐飲店已然迎來大回流,餐飲從業者現在要做的,應該是規劃好:
如何低成本引流與轉化,將疫情期間的損失找補回來。
而優勝劣汰的市場選擇之下,疫情過后的餐廳都將面臨洗牌,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發展機遇。面對疫后經營的壓力,轉型升級逐漸成為共識和趨勢。
《餐飲總參》在此前的文章“餐飲行業大洗牌!你的餐廳能承受幾級壓力?”中,也做過詳細解讀。
如今,餐飲業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回暖”。
更加明顯的是:品質消費日漸趨穩,個性化、有特色、定位清晰的餐飲企業,在垂直領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那些既沒有特色又定位模糊,盈利能力不足的餐企,正在被悄悄淘汰……
內容精選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編輯 | 是八角呀 霍東 問題咨詢/合作交流/轉載 13331083197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