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市場也可謂是錯綜復雜,而隨著餐飲市場的升級,餃子這一品類也在逐漸地升級轉型。不同的餃子品牌出現并占領了市場。像大娘水餃、喜家德水餃等等開始涌現市場。
而餃子也逐漸地形成品牌化與標準化。上世紀90年代,麥肯進入中國過后對中餐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開啟了中餐的標準化進程。而中國人也很快學會并運用到中餐里。特別是米飯、粉面、餃子等剛需中式快餐,紛紛開始進行標準化和品牌化。餃子這一品牌也從夫妻店的模式向品牌連鎖模式轉變。
最早標準化、品牌化的是東方餃子王和大娘水餃。1993年,馬松波賣掉原有的5間海鮮餃子館,在哈爾濱創立第一家東方餃子王,走上了品牌經營之路。1996年,吳國強在常州創立大娘水餃,他曾公開表示“非常崇拜洋快餐”,并以“傳統快餐+洋快餐標準化”模式運營品牌,想把餃子做成能跟麥肯抗衡的中式快餐。
而這兩個品牌很快就被資本看中,發展成為餃子的頭部品牌。2013年12月,歐洲私募股權基金Capital Partners(CVC)收購大娘水餃集團,成為大娘水餃的控股股東。2015年12月,東方餃子王獲國際知名投資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Family)旗下的投資基金的千萬美元投資,彼時它已經有90多家直營店,3個中央工廠,2013年的營收為4.5億元。
國際資本看中的是餃子具有東方特性這一點,在全世界都有足夠的認知,而餃子的標準化生產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力推餃子這一品牌,只是沒想到,當外資與中餐碰在一塊時,困難磨合重重。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順利,反而是在這段磨合期內,發展緩慢中而給餃子其他的小品牌有了可乘之機,船歌魚水餃、喜家德、小恒水餃等紛紛乘機迎頭趕上。
而2012年后,餃子品牌細分突圍,深入挖掘垂直細分品類的價值特色的餐飲登上舞臺,中生代水餃品牌船歌魚水餃、喜家德和小恒水餃等,就是從細分領域突圍的代表。
船歌魚水餃定位海鮮水餃,推出墨魚水餃、鲅魚水餃等主打產品,讓其從同質化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喜家德定位的是蝦仁水餃,并將產品縮減到6款、新鮮好吃衛生的產品特色使其獲得市場的一致認可;而更年輕的小恒水餃則對消費人群進行了細分,瞄準20—30歲的年輕人打造產品和特色,僅僅創業兩年就在2015-2016年獲得了3次融資。從這些品牌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品類細分、聚焦的能量,能讓品牌更精準的觸達消費者。
品牌化的餃子館,標準化是非常明顯的,餃子的個頭大小基本一致,味道在不同分店也是一樣的。另外,餃子品類的品牌化還讓店面更加的干凈整潔,也給餃子貼上來快餐的標簽。
雖然餃子的品牌化已經成為了趨勢,但是我們依然很難看到體量很大的全國性品牌,基本上如今的餃子品牌都有地域陣營,那餃子品牌全國化的瓶頸是什么呢?
01
地域喜好不同
眾所周知,不同的地方飲食習慣有著巨大差異,有人愛吃咸有人愛吃辣,比如人盡皆知的南甜北咸,就是最佳證明。在餃子品牌發展的過程中,因口味帶來的局限性也是一直存在的。
北方餃子與南方餃子在售賣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為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大,對餃子的認知不同。北方人認為餃子是主食,而南方人認為餃子只是點心、夜宵,很少專門去店里吃餃子,因此,在北方可以隨處可見堂食餃子館,而在南方,餃子店主要是做一些生餃散裝零售生意。餃子想要賣的好就需要“對癥下藥”,南北市場的差異化對餃子的轉型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家餃子店想要南北通吃,只有一種經營模式或者產品是遠遠不能夠的。
其實,我們從地域喜好的問題也可以延展到一個對餃子的喜好問題上。你有沒有發現身邊有人竟然喜歡吃速凍餃子,愛吃手工餃子的人可能不能理解,為什么喜歡吃速凍的?我們經常看到的餃子店,尤其是一些連鎖品牌,為了實現標準化,餃子都是直接從工廠運送到店內的。而有些品牌則主打手工水餃。
看似是工藝的簡單差別,但關系到的不僅僅是顧客的就餐體驗,還考驗著品牌的經營能力。手工水餃相對成本更高,作為快餐來說勢必要提高單價,而且對于標準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機器包的水餃則相對簡單,但是正如剛才所說,熱愛手工水餃的還是大多數人。
02
搭配產品的局限性
相信去過餃子館的朋友一定知道,一般主打餃子作為賣點的餐廳,往往其他菜品會相對簡單,并且以涼菜為主。一般的連鎖品牌也是如此,人均消費天花板較為明顯。通過調查目前品牌的客單價發現,像喜家德、東方餃子王這種人均50以上的品牌,大多數的錢也是花費在了餃子上。
餃子不像米飯,對于配菜的要求極低,通常人們吃餃子除了醋什么都不配,這樣搭配產品的局限性,讓餃子品牌想要多盈利,基本不可能。
換一種思路,如果把一些爆款炒菜加入到菜單中,會怎么樣呢?對于食客而言,會混淆對于品牌的認知,拉低餃子的勢能。而對于品牌方而言,無疑加大了庫存管理的難度,提供了后廚的壓力,更考驗了供應鏈。餃子無法創造更多的溢價空間,給餃子品牌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
03
缺乏創新
目前市場上的餃子都很單調,不是北方餃子就是東北餃子,要么就是豬肉水餃,要么就是海鮮水餃,很容易讓人產生口感疲勞。
餃子的花樣太少了,也可以在餃子的品質、餃子的場景上大做文章,讓場景為餃子賦能,還能夠為餃子多幾種搭配,比如創造一種“漢堡+薯條”的套餐,或許有不錯的效果。只有迎合消費者,跟隨時代的節奏,才有利于品牌可持續發展。
餃子的市場全國錯綜復雜,如何實現品牌全國化仍然是需要餐飲人不斷思考的問題,而餃子這一品類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因此,期待餃子類的餐飲品牌要能結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勇于創新,找到特色,做出差異化,餃子餐飲才能發展出更多的品牌化,擁有更多品牌化的可能。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