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結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你做好迎接2020年的準備了嗎?
一到年底,很多人就忍不住陷入回憶和比較之中。這一年都做了什么?這一年和往年又有什么變化呢?近日,“2017和2019的對比”挑戰火了!
那么,2017-2019,餐飲行業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01
中餐出海
2017年:隨著國內餐飲品牌在硬件軟件兩個維度的全面升級后,一大批“有頭有臉”的餐飲品牌開始瞄準海外市場。
從2017年6月開始,和合谷、局氣、慶豐包子鋪,蘭州拉面、黃燜雞、大董等相繼出海。
6月,和合谷計劃年底前在英國倫敦開出第一家海外店;8月初,慶豐包子借“一帶一路”東風成功在哈薩克斯坦落地首家海外店……
2019年,如今,餐飲大佬們仍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但這次,有了更多新興品牌的加入,如音樂酒館胡桃里、喜茶等。
按照世界中餐聯合會的統計,目前海外中餐廳約有60萬家,涉及中餐品牌100+,涵蓋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
海底撈是中餐出海領域較為靠前的餐飲品牌,出海已經有六年多的時間,目前已經在7個國家開設29家門店,門店規模和盈利表現尚無法與中國內陸市場相比,這也側面反映出中餐出海的現狀,美好與阻礙并存。
02
各品類業績如何?
火鍋品類業績亮眼:2017年20強營業額合計超過470億元;2019年前20營業額合計超過500億元。而火鍋市場總收入2018年為8757億元,預計2019年營收可達9.6千億。
綜合來看,火鍋有兩個優勢:
一是每平營收優于其他餐飲品類,表現突出;
二是相比其他品類,火鍋的馬太效應沒那么強,小企業也會活得比較好。
中國火鍋餐飲集團20強的榜單總體來說比較穩定,名次雖有變化,前20的陣容變化不大,小龍坎、蜀大俠成為兩匹黑馬,兩年時間,從未上榜沖至前十名。
正餐50強兩年營收翻番:2017年,正餐集團50強營業額合計超過550億元。而2019年,正餐企業前50營業額合計超過1100億元。
團餐從190億到500億:團餐可以說是市場增長最為迅猛的品類,2017年,團餐10強營業額合計超過190億元;2019年,前10營業額合計超過500億元。
2017-2019中國團餐十強榜中,頭部企業經營穩定,河北千喜鶴繼續穩坐龍頭,但5-10名中有四席換血,競爭殊為激烈。
03
洋快餐的中國化
自從三十年前肯德基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店起,洋快餐就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勢不可擋的風潮。
麥當勞、必勝客……一個個知名的快餐品牌在中國落戶,在給我們帶來新奇飲食文化的同時,也逐漸飽和。
2017年10月12日,麥當勞改名為“金拱門”,因為這個名字太接地氣,引發群嘲。隨著國內餐飲的百花齊放,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不再洋氣,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在逐年降低。
2019:以肯德基為例。“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收購“黃記煌”,以尋找更多增長點,擴大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
肯德基還積極地將中式餐飲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產品中,一向以炸雞為主的肯德基,今年還推出了川味小吃:串串和鹵味,主打夜宵宅急送。甚至為了迎合“中國胃”,特地推出了年輕人最喜歡的奶蓋茶。
而且為了迎合中國年輕人的喜好,肯德基在選擇代言人這件事上,絕對是大手筆:鹿晗、TFboys、朱一龍、李現都曾被選中。而肯德基最近的年度圣誕大片,還邀請了“口紅一哥”李佳琦。
這一年,各類成本一直在漲。不少小餐飲品牌感慨日子不好過,但實際上,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5799億元,2019年,這個數字是42716億元。
整體的收入池子其實是越來越大的。2020年,希望大家會越來越好。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精彩內容推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