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藝人高以翔在錄制浙江衛視一檔節目中,忽發休克,送醫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不久,浙江衛視節目組發布聲明稱,高以翔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節目現場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展開救治,并緊急將其送往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要知道,凌晨本就是人體器官休息的時間,超負荷的運動對身體百斃而無一利。
可是你知道嗎?
熬夜到凌晨、背負著巨大的強度,這不僅僅是演員所經歷的,也是很多餐飲人每天的日常。
01
“餐飲人,哪有幾個不熬夜”
2018年,相關研究顯示:
餐飲人的死亡率比其它行業高35%。男性餐飲人的癌癥發生率,比一般行業的男性多11.3%。
這說明,一百個餐飲人,多達35個人有死亡的威脅。從前我們只知道做餐飲辛苦勞累,但是數據告訴我們,做餐飲,不僅是辛苦,甚至已經危害到餐飲人的生命健康。
餐飲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吃苦耐勞、做事腳踏實地,但這也是最大的缺點,因為他們往往因此而忽視了對自己健康的關注。
餐飲人A:餐飲人哪有幾個不熬夜的,熬夜就傷身,避免不了。關門時都九點或者十點了,回到家十點半,然后洗澡洗衣服,睡覺時就12點了,這還得說別的啥也不干的情況下。
餐飲人B:商場關門后,我才關門,還要盤點,清賬什么的,經常很晚才能回家,回家癱下就不想起來了,但還是得掙扎洗漱收拾,躺下一覺醒來,又重復同樣的生活。
02
這些職業病,你中了幾個?
餐飲人A:失眠、胃病、靜脈曲張、頸椎病,好多職業病。餐飲業不管老板還是打工的,主要給醫院提供兩種病人,一是胃病患者,二是肥胖癥患者。
餐飲人B:像我們長期搞餐飲的,飯點永遠是最忙的時候,閑下來就錯過了飯點,但是又沒胃口了,不知道吃什么。長期下來,胃就搞壞了。
餐飲人C:吃飯不規律是很正常的事,容易導致腸胃有問題。
餐飲業內人士曾自嘲:
“做餐飲,就是5+2、白+黑、夜總會模式”,即“每周上班7天,沒白沒黑的工作,夜里總開會”。
我們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不到身體出問題的時候,真的很少有人會重視。其實,不管是一線的服務人員,還是管理人員,要做到勞逸集合、定時體檢。
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況才能事半功倍。錢沒了可以再賺,健康沒了,一切就都失去了意義。
03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并不方長
如今,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新聞中出現猝死,過勞死的人,在害怕死亡,慶幸自己安然無恙的同時,是不是應該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
今天是感恩節,我們應該感恩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
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關心愛護身體:
合理運動:讓身體得到一個恢復的機會;
飲食規律:好好呵護每一個器官;
自我調節:學會在緊張的壓力中舒緩自己,通過合適的渠道發泄情緒;
心態良好:用平和的心態看問題。
定期體檢: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并積極干預。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04
如何急救?
華中科技大學內科學博士趙可心告訴紅星新聞,凌晨時分屬于人體迷走神經活動為主,而如果此時極度的情緒變化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迷走神經受到抑制,那么就可能導致原發性心臟驟停。這也是心臟病在晚間的發病率比平時高的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心臟驟停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就會腦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新聞來源:紅星新聞、成都商報)
到今天為止,距離2019年結束,只剩下33天了,只愿你在未來的日子里:
如果感覺太忙就緩一緩,感覺太累就歇一歇,感覺不開心就盡情發泄。
不要總和自己較勁,不要因為瑣事忽略身邊的人,沒有什么比好好活著更重要。
轉發給身邊所關心的人,讓更多人愛護自己的身體。
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做個小調查
精彩內容推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