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經理人》雜志官方微信平臺。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一碗面“動”金城
醉仙樓由蘇懷偉先生在1990年創辦。蘇家世代經商,聚善積德,在雁灘地區有較高的聲譽。
早在民國時期,蘇氏祖輩就創立“三和公”商號,捐地筑路,造福相鄰,誠信立德,和氣生財。
建國以后,蘇家父輩又榮獲“種菜能手”稱號,得八方觀摩,受到時任總理溫家寶的親切接見。
至懷偉一輩,天性喜好烹飪技藝,自幼隨父幫廚相鄰,練就一身好刀工,14歲走南闖北,拜師學藝,16歲獨立操作,“門式活”善研好問,20歲即創辦醉仙飯莊。
醉仙樓從創立伊始,就重視對隴菜文化的傳承,努力還原最地道的鄉土風味。尋找蘭州人心中地道的味道,成為醉仙樓最初始的動力。
具有三十年歷史的醉仙樓,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成為蘭州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餐飲品牌
蘭州,別稱“金城”。金城的飲食,以面為主,蘭州拉面可謂全國家喻戶曉。但是,還有一碗特色面,卻在蘭州,乃至甘肅,甚至大西北,也是無人不知。這就是蘭州人心中那碗不能忘卻的漿水面。
漿水面可謂極具地方特色,是陜甘地區的獨特小吃,起源可追溯到漢朝,據說其名字就是劉邦和蕭何所起。
漿水制作技藝雖略有不同,但吃漿水面、喝漿水的習俗是刻在隴上人家祖祖輩輩骨子里的。
近年來,健康飲食理念深入人心,漿水面不僅成為傳統特色小吃,也吸引了更多注重健康的客群,醉仙樓自然也成為了蘭州向外界展示地方美食的地標所在。
金城八仙宴構思奇巧,美輪美奐
為保持漿水面最地道的味道,醉仙樓一直延續傳統的制作工序,看似簡單,卻又極其講究:
面條以手工搟制者為上,下鍋煮一開即熟,撈起澆上已調好的漿水,撒上芫荽就可上桌。
而其中制作漿水,又是難中之難。
“稍有不慎,漿水就變質不能食用。”創始人蘇懷偉介紹,醉仙樓傳承發揚傳統工藝,嚴格制作程序,解決了漿水批量制作、儲存、口味標準化的難題,為蘭州人帶來了傳統又正宗的漿水面。
不僅如此,醉仙樓還云集了各種特色小吃。
八仙功夫海鮮煲
餐飲部總經理楊國彥表示,董事長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調和五味,開發地方之特色,打造了“隴上蒸肉”、“隴上醬鹵系列”百余種隴上獨特風味的地方特色菜品菜肴,尤其是特色的“精品鹵味”和“風味面食”已經成為金城招牌美食,在老百姓心目中確立了良好的口碑。
醉仙樓“金牌醉豬手、蘇氏漿水面”獲得甘肅省名小吃稱號。為更好的服務消費者,醉仙樓研發的年貨菜系蘭州八大碗等真空食品,一年就為全年營業額增加了近10%的營收。
八仙來賀創意濃
伴隨著餐飲業的動蕩與變革,傳統市場正在默默地洗牌,新興餐飲悄然登臺。
他們正以敏銳、細致的眼光,以其獨特的風格,另辟蹊徑的產品,適中的價位,特色的服務,與時俱進的運營,恰到好處地迎合了消費群體的喜好,贏得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作為一家具有30年歷史的老牌餐飲企業,醉仙樓順勢而為,整合資源,提供了客房、會議、禮宴、快餐、外賣等幾個大板塊產品,每一塊板塊之間都相互存在鏈接,又可以相互引流,盡可能提高客戶進店消費頻次。
不僅如此,如何推成出新,如何創新菜品,亦成為醉仙樓一直思索的課題。
“有傳承,就有創新。以消費者需求為根本,在傳承中創新。”
采和大暖鍋
楊國彥表示,醉仙樓在繼承傳統菜品的基礎上開發中高檔菜品菜肴,引入粵、湘、川特色菜,創新新菜,力爭把醉仙樓打造成既能滿足普通消費群體的“百姓店”,同時打造成能夠滿足白領階層消費、舉行婚慶喜宴的“特色店”。
其中的創意菜“金城八仙宴”堪稱一絕。
金城八仙宴的靈感來源于“八仙過海”的傳說,以大鯉魚、海參、大蝦、葫蘆雞等各種珍品食材為主要原料,制作工藝考究精細,造型美輪美奐。
以美食來呈現八仙文化,構思奇巧,讓消費者不僅能飽口福更能飽眼福。
醉仙樓寬敞現代的就餐環境,成為眾多白領結婚宴請的主要選擇
在前不久舉行的蘭洽會隴上美食博覽會上,金城八仙宴榮獲“甘肅省地標名宴”的榮譽。
多年來,蘭州醉仙樓精品酒店不斷更新觀念,拓展思路,引進人才,充分發揮品牌優勢,建立完善了功能齊全的菜品研發、物流配送、后勤服務保障體系。
未來,醉仙樓會將重心放在研發產品,深化品牌,創新運管模式,梳理流程,建立體系上,練足內功,加快步伐向外拓展。
-E-N-D-
往期精彩內容:
我們是深諳產品精髓、文筆優秀、掌握內容編輯技巧的專業團隊,從用戶認知的角度,踏踏實實寫點通俗性的干貨知識內容,包括分享行業看法和見地等。品牌宣傳合作:13331083279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掃碼二維碼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等著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