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中國餐飲老板看完《美國工廠》后,失眠了…


    02.09.2019


    如果有一天,人力成本高到餐飲老板負擔不起,我們又該怎么辦?


    本文2147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中國工廠在美國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中美兩國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部由奧巴馬夫婦投資的影片,講述了一段關于A股上市公司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先生的“出海”故事。
    2008年,經濟危機席卷美國,位于俄亥俄州的代頓市也深受打擊,通用公司在這里建造的工廠也都陸續遣散關閉。
    一萬多名員工被迫下崗,失去工作,老工業區搖搖欲墜。
    2014年,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接手這座廢棄的廠房,不僅解決了當地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也為充滿絕望的城市帶來了新的希望。
    起初,重獲工作的人們都很感激曹德旺,當他在廠區參觀時,一位員工熱情地拉著他的手邀請他下次去自己家吃燒烤。
    但隨著工廠投產,由中西方文化差異、中國勞工與美國勞工常年所處環境不同等原因帶來的問題逐漸暴露。
    盡管曹德旺已經苦費心思去協調與美國管理模式之間的差異,但他所強調的員工的執行力與高效率,又或者是加班制度,這些在中國再普通不過的企業文化,都與原有的美國的工人文化難以融合。
    后來在是否成立公會這一問題上,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沖突:員工們罷工抗議、找來UAW(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代表演講、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投票……
    ▲UAW代表在集會上講話
    在福耀花了大價錢雇傭勞資關系研究所的情況下(該公司以“規避工會”聞名),最終公會并沒有順利入駐福耀,但當地工會、媒體和政府部門依舊虎視眈眈。
    美國員工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讓曹德旺知道了他們的厲害。
    02
    如果有一天,人力成本高到無法承擔
    1.如果你是曹德旺
    《美國工廠》一經播出,立馬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尤其在“互聯網公司996”相關話題熱度尚未退卻的當下。
    人們紛紛指責比起資本主義國家老美,中國企業家才是正兒八經的壓榨者。
    為了效益,他們讓員工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只放2天假、在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環境下工作、強制加班、沒有尊重……
    不過相比網上一邊倒的起群情激奮,羅小姐卻有另一番憂慮。
    羅小姐在某二線城市經營一家粥品店,上周利用經營之余的時間斷斷續續看完《美國工廠》后,她當晚就失眠了。
    剛看完時,羅小姐也與眾多觀眾一樣,同情中國勞工,理解美國勞工;
    但在晚上餐廳開始運轉時,她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如果我的員工也要求8小時/雙休的工作制度、效率慢執行力低下還不能說,一說就去相關部門投訴我,我該怎么辦?
    2.人力成本上漲是不可逆趨勢
    眾所周知,房租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是餐飲經營者肩膀上的三座大山。
    其中又以房租成本為最,不知有多少餐廳被房租拖垮。
    而最近幾年,人力成本的上漲,也不容小視。
    多年前曾有位美國學者做過一個對比,發現當時中國工廠的工人薪資不足美國工人的1/20,同時生活成本是美國的一半。
    當美國工廠工人時薪23.32美元,另加雇主還要支付每小時8.47美元健康保險時,中國工人的時薪只有1.36美元,社保成本未知。
    然而2015年Oxford Economics的報告中顯示,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只比美國低4%,制造業更有趕超之勢。

    ▲數據來源:Oxford Economics(牛津經濟研究院)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監督越來越嚴格,政府管理越來越細致,社會輿論監督與政策法規都在共同推動中國勞動者的權利意識覺醒。
    他們說任正非的“狼性文化”是養蠱,大罵劉強東是“表面兄弟”,讓馬云在“996”問題上閉嘴……
    更重要的問題是,隨著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國人力成本必將進一步上升。
    3.當餐飲行業成為批判對象
    讀sir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述步入正軌的海底撈背后,是超過50000名員工每天近12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百億海底撈,五萬苦勞力
    甚至員工都到網上發帖稱:管海底撈叫做餐飲業富士康的,你是在侮辱富士康。
    這篇文章下的評論各有千秋,有餐飲人表示:
    餐飲本身就是個勤行,別說員工,不少老板每天都忙得像個陀螺一樣,停不下來;
    如果聘請的員工無法提高餐廳的工作效率,那我寧愿不聘請員工;
    任何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經營,都他媽是耍流氓……
    但也有人表示:
    中國餐飲業的確應該反思一下,高強度的工作對勞動者的身心都會造成傷害……
    員工與老板因立場對立而導致的矛盾,一直以來都難以化解,尤其是當餐飲行業的競爭逐年加劇,這種矛盾將會進一步激化。
    在美國,當衰退的制造業不再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時,發達的餐飲業就成了一個不錯的替補。
    數據統計,2017年,與餐飲業相關的工作職位火爆增長,風頭比醫療行業、建筑業、制造業還盛。
    美國勞工統計局把類似的部門稱作“餐飲服務類”。
    在這個類別中,為顧客提供用餐座位的正規餐廳貢獻了大多數就業崗位,占50%;
    快餐店位居其后,占37%;
    相比之下,酒吧氣氛美妙但雇人不多,僅占3%。
    雖然餐廳提供了就業崗位,但薪水普遍不高。
    一般來說,美國人在企業工作的時薪平均約22美元,而餐飲業的平均時薪只有約12.5美元。
    懂得爭取的美國勞工們,紛紛喊著口號上街,致力于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的“時薪15美元”運動,一次又一次地將槍口對準餐廳櫥窗。
    面對猛漲的人力成本,即便美國餐飲業正處于“黃金時期”,不少老板也大呼“吃不消”。
     03
    說回《美國工廠》
    這部直白揭露了雇傭矛盾、文化矛盾的紀錄片,我們可以憑其管中窺豹,看到未來中國雇傭關系可能呈現的樣子;
    同樣的,我們也能從目前美國餐飲行業的現狀,看到中國餐飲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
    當曹德旺被美國勞工傷透了心之后,工廠的全自動化機械給了他一絲安慰——比起有自主思維的員工,沒有心跳的機器顯然更適合一座高效的工廠。
    但在餐飲行業呢?
    我們暫時看不到智能化全面替代人工的苗頭,一旦餐飲老板再難負擔人工成本,又該怎么辦?


    你認為中國傳統制造業、餐飲業,是否應該做出改進?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End—–———-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34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2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9月2日 20: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