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隨著天氣逐漸變熱,一些餐廳開始蠢蠢欲動,陸續將桌椅板凳擺了出去,準備“霸占”店門口的一畝三分地,不過這些年打擊路邊攤的力度逐年加大,各位老板千萬不要冒此風險。
路邊攤不能擺,但是正兒八經的露天餐廳卻慢慢火了起來。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部分商業企業和餐飲企業在開展深夜食堂的同時,開始嘗試規范化的外擺就餐經營。
合規的露天餐飲正在悄然回歸。
位于海淀的華熙Live·五棵松的周末夜晚,幾個月來露天餐飲已經成了這里吸金的特殊招牌。
無論是地方菜、火鍋還是精釀啤酒專營店,都在這個商業街區的道路兩旁擺出了餐桌。
據了解,五棵松華熙現有134家商業企業,其中52家餐飲營業到24:00、16家餐飲營業到凌晨2:00,客流量日均5萬人次。
北京商報記者在順義中糧·祥云小鎮看到,在小鎮內的多家餐飲企業也開始了外擺露天經營。
正在普希金文學餐廳就餐的消費者劉女士對記者表示,非常喜歡這里的露天環境,無論是情侶約會,還是家人相聚,夏天坐在商業街旁邊感受俄國餐飲和文化都是非常愜意的享受。
中糧·祥云國際副總經理劉琪對記者表示,“夜間模式”的開啟可以創造商業新場景,未來會是一個新的銷售及客流增長點。據中糧·祥云小鎮方面介紹,祥云小鎮“深夜食街”每晚21:30開啟,持續營業至24點。此外,由于夜間酒飲消費量大,“深夜食街”與e代駕達成合作,一條夜經濟鏈條悄然形成。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外擺露天經營確實是夏日激發餐飲消費潛力的良方。
相較于一般餐廳,顧客往往更喜歡去露天餐廳或者餐廳的露天區域消費,想要享受更好的視野和環境。
對于餐廳本身來說,露天部分擴大了經營面積,增強了空氣流通,可以增加一些互動項目。
與此同時,露天餐廳也面臨著一些難題,比如最常見的天氣變化問題,一旦遇到大風、降雨,服務員就不得不引導顧客到室內就餐。
這時,顧客的情緒、換菜過程、室內就餐位是否充足都將成為問題,餐廳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布置好遮陽傘、雨棚等,同時針對特殊天氣的引導問題對服務員進行培訓。
其次,露天區域的備餐問題也令人頭疼,露天區域一般距離廚房較遠,餐廳可以選擇在露天區域建備餐臺,也可以將小型廚房搬出戶外,不過要注意油煙問題。
餐廳露天區域一般在春、夏、秋三季開放,蚊蟲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餐廳可以在露天區域種植防蚊蟲的植物,也可以為顧客發放防蚊蟲的藥水、藥膏,同時要注意定期驅蚊除蟲。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