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最近,巴菲特的午餐因為一個孫姓中國小伙火了,在距離天價午餐不到兩天的時候,孫先生以結石為由取消與巴菲特午餐,他也成為了20年來首次取消巴菲特午餐的人。
小編不由得為對方超高的營銷流量技巧折服,心底里默默地為老爺子叫屈,縱橫江湖一輩子,沒想到最后被一后輩所……
說好的和巴菲特走心,孫先生居然先走腎了……
1
巴菲特午餐 究竟吃了什么菜?
往年,巴菲特午餐一般在Smith&Wollensky餐廳舉行,它的簡歷是這樣的:
地址:紐約第3大道與49街交叉口
電話:(212)7531530
營業時間:午餐周一至周五11:45-After
晚餐周一至周日23:00結束
燒烤周一至周日11:30-14:00
人均消費:700元
這就是餐廳的外景了
巴菲特午餐歷年價格走勢圖
按照曾經中標的3個中國人之一、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的說法,他花這個錢是為了做慈善。(這頓飯的所有拍賣所得都會捐贈給美國慈善組織Glide 基金會,用于幫助無家可歸者和貧困人士)
巴菲特和段永平在午餐
另一個曾中標的中國人趙丹陽,在午飯當日向巴菲特推薦股票。股神表示會關注后,該股暴漲,導致其幾天之內狂賺1.3億港元。(現在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那次以后,飯桌上多了個“潛規則”,不準聊個股。)
巴菲特和趙丹陽在午餐
可對我這種連股票賬號都沒有的吃貨來說,一頓花1820萬的午飯,到底可以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懷疑,今天我們聊“當我們花500萬和巴菲特吃牛排,我們在吃什么?”這個話題,就真的是很膚淺地在聊巴菲特午餐17年不變的選址地—— Smith & Wollensky 牛排館,到底有多好吃。
Smith & Wollensky 牛排館
如果你看過《紙牌屋》,一定知道在美國,牛排這道菜充滿了對權利的暗喻。所以,老巴選擇Smith & Wollensky ,除了因為自己是這里的常客之外,我猜,也有些這方面的暗示。
代表了權力的牛排
這間1977年開業的傳奇牛排館位于曼哈頓49街和第3大道交界處,紐約市中心最寸土寸金的繁華地帶。
當年一開張,它就迅速成為華爾街精英們鐘愛的用餐場所,無數個動輒數億美元的資金流向,有時就是在這里一頓飯功夫促成的。漸漸的,有些人開始用“權利之屋”來稱呼它。
位于曼哈頓黃金地段的牛排館
《紐約時報》說他是“終結所有爭議的牛排館”。在電影《穿Prada的惡魔》里,梅姨指定要吃的牛排就是這家。《欲望城市》中它亦有出鏡……
由此可以看出,在描述紐約潛力階層的生活時,Smith & Wollensky 幾乎是避不開的背景。
《穿Prada的惡魔》里就出現了這間牛排館
然而有趣的是, Smith & Wollensky 卻是餐廳創辦人Alan Stillman 當初從電話本上隨機挑選的2個美國特色鮮明的名字。
如今牛排館開成了美國金融大佬們的食堂,不知Alan 有沒有后悔過,沒讓自己的家族名露這個大臉。
Smith & Wollensky 堪稱美國金融大佬們的食堂
雖然Smith & Wollensky 名字取得隨便,但沒一個踏入其中的人會覺得它是間隨便的牛排館。
整個餐廳彌漫著一種老派的美國上流社會氣息。
明亮的主廳占據了2層,裝飾著簡潔又不失高雅的巨型花束。餐桌和座椅沒有多余的設計,卻用料考究。
明亮的主廳
桌子和桌子之間離的不開,所以整個牛排館不大的面積卻排了400個座位。
到了晚上,這里人聲鼎沸的時候,你卻只覺得熱鬧,而不太容易聽到鄰座說話的具體內容。因為每一個來這里的人,都富有激情,而懂得分寸。
桌子和桌子之間離的不開
坐著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就會去注意餐廳的墻面,因為那里陳列著這里開業以來發生的無數故事。其中包括了權威機構及媒體對Smith & Wollensky 的評論、各種客人直言不諱的來信和一些古怪又溫情脈脈的照片。
餐廳的墻面滿滿都是故事
如果墻壁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你也可以向店里的服務生詢問。要是這些年長的紳士們高興的話,你這一晚上絕對會有不菲的收獲。
服務生和酒保都是年長的紳士
自從巴菲特的午餐開在那里之后, Smith & Wollensky 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牛排館也與時俱進的設立了各種語系的服務生。
運氣好的話,你或許還能遇到華裔大叔。他會笑瞇瞇的告訴你哪里是巴菲特坐過的位置。當然,這樣的熱情服務,讓你在給小費的時候,也不好意思吝嗇。
熱情服服恰到好處
除了主廳之外,Smith & Wollensky 也有自己的簡餐和酒吧區域。不少男性顧客吃完飯習慣去酒吧區喝一杯。
胡桃木制成的吧臺背后滿滿的擺放著各種烈酒。干邑、威士忌占據了大多數。當然也有用來調制雞尾酒的白色烈酒。它們被分門別類的放置在酒架上,多年來,一直有自己專屬的位置。
酒吧區域
巴菲特的午餐有固定的時間,3個小時。贏得拍賣的人最多可以帶7人同行。按照老巴那舉世皆知的嗜好,不難推斷出菜單。
大概會包括的菜式應該有:海鮮拼盤、3分熟的牛排、薯餅、蔬菜沙拉。可能還會喝個櫻桃味的可樂,吃個冰淇淋什么的。
菜式可以從以往的午餐照片估摸出來
那么,排除那些沒什么技術含量的薯餅、可樂之類。不難看出,這頓飯的主角絕對是牛排。
牛排是這里的絕對主角
Smith & Wollensky 的牛排有3大特色。
第1,店內選用的都是美國農業部(USDA)最高級別的牛肉。據說在美國,只有2%左右的牛才能產出這種牛肉。
并且,曾有一位餐廳負責進貨的大廚表示過,并不是所有的USDA牛肉都可以入選,大概有75%在他看來并不足以被端上Smith & Wollensky 的餐桌。
USDA 牛肉
第2,這里的牛肉是全美唯一經過長達28天干式熟成的。
這個風干的過程中,油脂豐富的部分會置于上方,慢慢融化的油脂將被完全封在肉中,增強口感。而后牛肉顏色變深,結締組織軟化。同時,由于部分水分的蒸發也令到牛肉的味道更醇厚。
牛排熟成的經過
第3,高級庖丁師傅會以紐約牛排館的傳統手法現場手工切制牛肉。同機器切割相比,人手切割會更大程度的保護牛肉自然紋理。這也使得最終被端上餐桌的牛肉,吃起來更加鮮嫩多汁。
手工切制牛肉
再來看菜單,牛排的選擇有很多。右上方被米色雙線方框框起來的,是菲力牛排精選。
Smith & Wollensky的菜單
在這里,我要傳授一個在不熟悉的國度點單的小竅門:通常這種被寫在菜單最醒目處的,一定是餐廳的經典菜式。沒有特別嗜好的話,點它基本不會出錯。
特別版本的菲力牛排
Smith & Wollensky 的菲力牛排十分出名,大塊又多汁。餐廳還提供了4種不同的醬汁選擇。黑椒風味是很少人不接受的安全牌。凱真風味是一種把法國菜、印第安菜和黑人菜系結合起來的獨特口味。其他還有羊乳干酪風味和奧斯卡風味,可按自己的喜好選擇。
菲力牛排
當然,如果你嫌棄點經典菜式太沒范兒,也可以像個當地人一樣點份紐約沙朗牛排或者科羅拉多肋眼牛排。
科羅拉多肋眼牛排
44盎司的大丁骨牛排也叫紅屋牛排,午餐菜單上是沒有的,如果你晚上去的話可以嘗試。上桌后,絕對會讓你體驗到美國人吃牛肉的豪邁感。
說是2人份,但換成我們熟悉的計量單位其實有1247克,快2斤半。中國姑娘的話,我覺得4個人吃也夠了。
大丁骨牛排
除了牛排之外,我們在照片上還看到了海鮮拼盤。
這里的海鮮拼盤也是大熱門,分大小兩種。不用看名字,看價格就能判斷誰大誰小。拼盤上來以后你會發現新鮮、量大,關鍵是看上去非常紙醉金迷。
海鮮拼盤
最后,要小小地為Smith & Wollensky 喊個冤。很多人慕名去了之后,覺得大失所望。本來寄予厚望的牛排上來卻是黑乎乎的一坨。擺盤一點也沒有格調,盤子底上還一層油。如果你要生一點的牛排,油里說不定還混上點血水——這時候,就會生出一種“花1000多萬就給吃這個?”的感覺。
這里,我想說:“美式牛排要以法式的標準要求,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美式肋眼牛排賣相一般
2
巴菲特午餐歷年來都被誰拍走了?其中有3名中國人,他們后來怎么樣了
巴菲特午餐拍賣始自2000年,至今年已經是第20屆。
2008年,巴菲特午餐的成交價格開始突破百萬美元,達到211.01萬美元,由一名中國人拍得——時任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總經理的趙丹陽。此后至今,每年的巴菲特午餐成交價格都維持在百萬美元以上,2016年達到345.68萬美元,為今年以前的最高記錄,到今年突破了400萬美元。
歷年巴菲特午餐的中標者包括拍賣業商人、企業高管、金融機構創始人等,其中有三名是中國人,段永平、趙丹陽和朱曄。
三人與巴菲特共進午餐之后的境遇并不相同。
2006年,步步高集團創始人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的價格拍下巴菲特午餐,按照當時的匯率接近500萬元人民幣,曾引發國人熱議。段永平后從企業家轉為投資人,有“中國巴菲特”之稱。
2008年,趙丹陽以211.01萬美元拍下當年的巴菲特午餐,是上一年成交價格的3倍以上。趙丹陽是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的創辦人,有“中國私募教父”之稱。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趙丹陽與巴菲特談論的話題包括通貨膨脹、美元匯率、公司治理結構、教育、慈善等方面,趙丹陽稱,從午餐獲得的收獲遠遠超過其價格。
2015年,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以235萬美元(約15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下巴菲特午餐,成為第三個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中國人,彼時天神娛樂股價大漲近90%,2015年12月天神娛樂市值達到最高,近350億元。
但2017年開始其股價一路下行,如今其總市值僅為最高值的十分之一,為35.6億元。天神娛樂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71.51億元,同比降幅達803.52%,其2018年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
天神娛樂在去年還經歷了商譽爆雷,商譽減值計提位居榜首,共計提40.6億元商譽減值。今年5月,深交所對其發出了問詢函。
另外,朱曄本人還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曾于2018年5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