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近幾年,“80后”“90后”漸漸成為餐飲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他們對傳統經典菜系的口味更佳挑剔。
放眼廣州餐飲市場,各類新式餐飲崛起,對長期占據著半壁江山傳統粵式餐飲形成沖擊,經營粵菜的餐廳也經歷過幾輪洗牌,有些粵菜餐廳走輕餐飲平民化低價位的路線求生存,有些老字號粵菜餐廳改變經營方式,以求突破發展瓶頸。
面對需求轉變的消費者,作為高端餐飲代表的粵菜餐廳該如何發展也是眾多餐飲人的困惑。
招牌菜之十年黃精燉海參
廣州有一個粵菜品牌,在行業變革之中堅守傳統粵菜烹飪技法精髓,作了不少創新卻不失本味,將粵菜“變”不離“本”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各地老、中、青三代食客都喜歡并記住了粵菜的味道,以此贏得了市場。
如今,它以5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實現了客單均價300元,月經營流水穩定在500萬元,他就是廣州陶然軒嶺南文博食薈。
粵菜創新有度 走穩高端路線
廣東人認為粵菜之宗,是對本味的堅持。陶然軒嶺南文博食薈出品總監肖卓恒正是秉承了對食材、本味的堅守,走穩了高端餐飲路線。
他從業近40年,自2011年擔任廣州陶然軒文博食薈出品總監以來,堅持以健康養生為原則,嚴格把關挑選優質食材,在嶺南經典傳統的菜式上,用以海納百川的創新手法,制造出多道獲獎菜式,帶火了餐廳人氣,打響了粵菜圈名氣。
金瓜野米煮遼參
肖卓恒總監廚首創的菜式,于2011年創新研發,推出后深受廣大同行推崇,風靡廣州餐飲界。肖卓恒總監廚用加拿大深湖野米作主料,用水蒸40分鐘,用南瓜湯煮開調味,放入野米,淮山粒,煨好遼參,裝入南瓜盅,突出米的韌性。所以很多餐廳也會出現類似的菜名,如遼參野米金瓜仔、野米燴遼參等。
陶然軒爆款之一澳門燒肉三品拼
一朵蘿卜“花”激起的浪花
粵菜餐廳做涼菜歷史很短,高檔粵菜餐廳做涼菜,廣東沒有先例,是肖卓恒總監引領了這股風潮,他剛回到廣州空中一號工作時,推出了江南地區流行的醬蘿卜皮,并且創新性地做成花朵擺盤。這道醬蘿卜皮經歷了質疑—熱賣—招牌—流行的過程,隨著越來越多的粵廚也嘗試這種做法,廣州隨之掀起粵菜涼菜潮流。
麻辣味道的BB豬
曾獲得2013“柏林杯”首屆中華廚皇技藝廣播大賽明星菜金獎。廣東最具傳統菜式之一的BB豬,添加四川獨門調配麻辣調料,外脆里嫩,香、鮮、辣、麻,一道俱全,實現了川菜和粵菜的巧妙結合。
不油膩的咕咾肉
傳統的咕咾肉吃起來有些油膩,肖卓恒大廚首先將主料改成香蕉豬肉卷,并搭配菠蘿片解膩,味道酸甜清爽、口感更富層次;其次,制作糖醋汁時用到了紅菜椒、山楂片、青檸檬、紅曲米等,其作用各有不同——紅菜椒提蔬香,并帶有淡淡的辣味,可刺激食欲;山楂片、青檸檬為糖醋汁增加了清新的果香味,而紅曲米使其色澤更加紅亮誘人;再次,成菜擺放在一大碗碎冰上,并點綴多種顏色的蔬菜,如同刺身般的擺盤美麗吸睛。
肖總監改良創新過的菜品還有很多,所有這些改變都是他經過慎重考慮的,憑著自己的經驗以及尋找新鮮靈感進行創作和研發菜式,力求特色與口碑。特別是在外來人口占絕大部分的廣州,口味需求并不是很“廣東”。
嶺南特色的屏風、八仙桌
況且,當時菜系口味融合趨勢已經形成。粵菜死守傳統不改變很難受到食客的歡迎。粵菜式微,是近幾年消費者用味蕾投票的結果,畢竟川湘魯豫各類菜系都在創新蓬勃發展,粵菜創新之難,難在不能大改,否則會丟失粵菜之靈魂,肖卓恒總監另辟蹊徑,大膽創新,研發出一道道創新美食,讓顧客流連忘返!
美食+文化 粵式情懷的博物館食府
對于一家餐廳,決定其生意好壞的并不僅僅只是推廣美味的菜品,更重要的是餐廳風格要能讓消費者喜歡,與自己的定位匹配。
陶然軒整體建筑外觀厚重氣勢恢宏,近千餐位,超過三十間貴賓廳及套間。
店內成熟穩重的酸枝紅木家具,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的題字“陶然軒”,每到傍晚就會奏響的古箏,清朝皇帝小時候用過的“太子椅”,嶺南特色的屏風、八仙桌,還有珍貴的瓷器……
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的題字“陶然軒”
陶然軒廣集藝術名家的精品佳作,從官窯瓷器到奇石名畫,每一處都將傳統藝術的魅力發揮到極致,以嶺南大家的文化藝術沉淀,從菜品延伸到裝潢,打造文博食薈、食博共和的融和氛圍,形成了集嶺南博覽、嶺南美食于一身的“博物館食府”。
“陶然軒嶺南·文博食薈”追求綠色健康的奇珍食材,以創新新穎佳肴俘獲一批批食客的同時,打造嶺南餐飲文化新領地,將粵菜的多元化與可塑性發揮到極致,不斷引領潮流,這也是陶然軒嶺南·文博食薈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覺得喜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轉發或收藏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