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LEAD 《煎餅俠》上映5天票房就破了5億,這部笑點與淚點狂飆,草根共大咖一色的電影收獲了太多的共鳴。看完后,小武哥腦海里一直回蕩著一句歌詞“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當然今天要聊的不是電影,而是給大家介紹一位武大的學長,一個平凡生活中真正的“煎餅俠”——何亮。 能做出美味煎餅的不一定是路邊的東北大叔,也有可能是陽光帥氣的年輕小伙。今年6月中旬,畢業于武漢大學的何亮放棄了之前的高薪工作,在安微合肥的某商場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煎餅果子店。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這貨:
今年27歲的何亮三年前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成為一名“煎餅俠”之前,他在合肥一家全國排名前十的房地產公司從事營銷策劃的工作。大公司固然是工資高、前途穩定,但何亮認為,工作久了后,每個個體都像是一個很小的螺絲釘,沒有屬于自己的成就感。今年3月,他毅然從原公司辭職,決定開一家自己的煎餅店。
煎餅結緣:何亮從大學時代起就對煎餅果子有著很好的印象,他覺得這是一種即健康又溫暖的食物。大二的某一天,何亮去中國地質大學看望女朋友時才第一次吃到煎餅,那時的他不禁在心里感嘆,怎么會有這么好吃又便宜的東西。何亮對煎餅的愛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他對記者說,煎餅拿到手時總是燙燙的,這在他心里代表著一種溫暖。從那時起,他就常常想著可以開一家煎餅店,把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辛苦與快樂并存的創業:和合伙人一起投資了30萬之后,今年6月18日,“何先生的煎餅”店在合肥一家商場開業了。為了做出好吃的煎餅,開業前一個月,何亮每天都和員工們在宿舍練習攤煎餅。他說,最難把握的一道工序便是攤面皮,既要注意面糊的配方,又要注意機器的火候。
(截取自何亮微信)
“水多了面餅太軟,水少了面餅又會很干,都不好吃,要做到脆脆的嫩嫩的才算成功。煎面皮也有技巧,火太大了容易糊,火太小了容易粘鍋,所有的工序都要把握好一個度。”那一陣子,何亮和員工們每天要吃掉很多個失敗的試驗品(學妹們:阿亮學長,這么吃不會胖嗎?)。
(這瘦而帥氣的臉已經對胖子們造成了10000點心理傷害,求陰影面積)
為了增強技藝,他們還去路面的煎餅果子攤偷師。何亮宿舍小區的門口有個擺攤賣煎餅果子的阿姨,為了刺探阿姨的制作秘方,他一天要來這買兩次煎餅。買完后賴著不走,在攤子旁邊一吃就是二十多分鐘,假裝跟阿姨聊天,實則在偷師。久而久之,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阿姨對何亮的態度變得謹慎了起來。
一個月的實驗期過去后,何亮研究出了一套獨特的雜糧煎餅的做法。每當這個身高1米78的帥小伙在店里做煎餅時,顧客總會顯得有些好奇。開業將近一個月,何亮一天能賣出7、80個煎餅,月營業額接近兩萬,店面目前已經達到了收支平衡。
何亮告訴我們,他的煎餅店旁邊有電影院和早教中心,每次看到去看電影的媽媽給女兒買煎餅,或者帶孩子上課的家長來店里吃煎餅時,他都會覺得很滿足,因為自己開店前想用煎餅來傳遞溫暖的想法已經初步實現了。(來源:長江日報 餐飲界編輯)
▼ 點下面「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