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奶茶店都高!外賣月銷2000單、25平咖啡小店,怎么做到的?


    南寧一家25平咖啡館,去年夏天到年末,外賣月銷量都穩定在2400+單。

    即使疫情過后稍有回落,現在月銷也有1900單左右。

    不在一線城市、不在核心商圈,怎么做到的?
    作者 | 金語

    老城區小咖啡館,外賣月銷近2000單

     

    廣西南寧的星湖路,路邊大多都是餐飲店、文具店和生活用品店。去年年初,這條街上開了一家咖啡館——熊加咖啡。
     
    咖啡館的門頭的十分簡單,如果你不是專程而來,很容易擦肩而過。
     


    但是走進一看,可以看到刻意做舊的門頭和拉閘門、高齡的木凳和其他一些老物件,還有一只黃袍加身的泰迪熊。周邊,很多建筑院落還是上世紀模樣,這家店的風格剛好融入其中。
     


    你也許很難想到,這家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熊+咖啡,在外賣平臺月銷近2000單。而在疫情之前,他們的外賣月銷能做到2400+單。

     
    都說在南寧,找人吃火鍋容易,找人喝咖啡難。這個位置也不是核心商圈,而是老城區,熊加咖啡取得如此不錯的成績,是怎么做到的?我和主理人老侃和他的搭檔熊大聊了聊。

     

    選址思路:瞄準“咖啡因需求群體”

    聊完發現,在選址這一步,熊+的思路是瞄準咖啡剛需群體,而非純粹的咖啡愛好者。

    熊大說,她在南寧開了14年的咖啡館,多年的行業經歷告訴她:并非喝咖啡的都是咖啡愛好者們,有些只是需要咖啡因。而這一類顧客,是身邊點外賣咖啡的主要群體。
     
    2014年,熊大曾經開過一家商場店,售賣咖啡+餐,年年虧損。而此前熊大在2012年開的社區店,卻是年年盈利。同樣的產品線,同樣的咖啡+餐模式,為何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熊大分析,是選址出了問題。
     
    社區店,店鋪所在位置臨近南寧市較為高端的社區,因此店內一直緊跟精品化的步伐,同時做好服務,自然生意不差。
     
    而商場店開業在商場建成前,開業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商場都處于裝修狀態,誰愿意去一個還在裝修、滿是灰塵的商圈逛街呢?而且就算去了,由于裝修,顧客要好大一圈才能走到店門口,這些都影響了顧客體驗。
     
    熊+咖啡的選址上臨近醫院、寫字樓,工作節奏緊張,咖啡剛需群體大,生意一開始就很好。
     
    選址其實就是選客群,考驗老板對于自身客群的理解。
     

    優化外賣,他們用上了“數據思維”

     
    再深聊,我發現熊+咖啡的團隊,比較善于運用“數據思維”。

    比如堂食上新,他們會在店內統計新品接受度,篩選新品、調整口味。做外賣,同樣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提升,穩定小店的口碑和營業額:
     

    1、針對撒漏:拿著咖啡爬7樓,測試不同外賣杯


    長期經營堂食咖啡館的熊大,在開熊加咖啡后同樣存在過陣痛期,比如門店易出現的外賣咖啡杯撒漏問題。
     
    對此,熊大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制作統計表,老板和員工親自去送外賣,測試不同廠家外賣杯的撒漏程度,最終選擇表現最好的外賣杯。

    測試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模擬糟糕的路況,比如老板會拿著咖啡爬7層步梯,模擬顛簸的路程,或者會騎行5公里去測試咖啡的風味。
     


    2、針對效率:出品超2分鐘的產品,不允許上架


    高效率出品是熊加咖啡一直堅持的,目前,熊加咖啡只有兩名咖啡師,而每天100~150單的咖啡制作怎么保證?
     
    店里只有兩名咖啡師

    主理人老侃制定了嚴格的出品表:凡是出品時間超過兩分鐘的產品,都不被允許上架。

    這一條件雖然嚴苛,但開咖啡館本身就要情懷與商業并存。而保證消費體驗本身,也是情懷的一部分。
     
    外賣小店常見的奶泡消融問題,他們也同時進行了測試:通過統計數據,研究奶泡消融與配送距離的關系,盡可能地優化這一問題。
     
     

    “高情商”的外賣,生意都不會太差

     
    線上點單,咖啡師與顧客不能見面,線上溝通就承擔起了服務的重任。

    而服務,一直是熊大特別重視的部分。

    很多咖啡館只執著于專業性,沉溺于自身的個性,忽略了顧客服務,表現出一種“你不喜歡就是你不懂”的態度。這在熊大看來,沒有必要。
     
    咖啡作為一種飲品,應該讓消費者感到開心,哪怕喝的是速溶。所以,咖啡師與顧客的溝通能力和技術水平同等重要。
     
    溝通與氛圍,都是體驗的一部分

    對待到店點單的咖啡小白,熊+咖啡的咖啡師都會親自幫忙推薦、引導;對于那些懂咖啡的顧客,也會聊咖啡豆的產地、聊咖啡的創意等等。

    慢慢地,很多人因此了解咖啡,愛上咖啡。現在在泰迪咖啡(熊大還在營業的另一家社區咖啡館),不定期都會有顧客自發組織的小沙龍活動:帶著不同產地的咖啡豆在店中與大家共同分享、討論。
     
    以外賣為主的熊+咖啡館,則將線下的服務細節搬到了線上:
     
    有溫度的“神回復”,是給予顧客足夠的關注。在外賣平臺的評價界面上,熊大很喜歡和顧客互動,比如,顧客曬出的圖片中出現了論文,熊大便抓住這個細節,回復顧客:“小姐姐論文必過!”
     


    一方面關注顧客細節感受,一方面和顧客像朋友一樣相處。在外賣平臺的聊天界面,熊大經常和顧客聊人生、談理想,聊好幾頁的內容。熊加咖啡的合伙人老侃有時候笑稱熊大“將餓了么當成微信”。

    再比如,時不時提供驚喜。外賣平臺能統計出顧客的消費次數,熊大會不定時準備些小禮物,隨著外賣送給經常點單的顧客。

    這些有人情味的做法,彌補了線上交流的距離感,使熊+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的消費者。還是那句話:高情商的咖啡館,生意都不會太差。
     

     
    總結熊大開店14年的經驗,主要有兩點:深度了解消費者,而且求新求變。
     
    熊大跟我講起,在2005、2006年的時候,南寧的很多咖啡館都兼營棋牌室,客人們都不懂咖啡,每家都是咖啡粉兌一桶水,18元無限續杯。
     
    當時,熊大就獨樹一幟,唯獨她家有意式咖啡機,也唯獨她家將咖啡賣到36元且不允許續杯。
     
    14年來,熊大也在一直求變,比如店鋪也在緊跟精品化的步伐,牛奶旋蒸提純機這樣的新理念產品,都開始在店內推廣。
     
    熊大始終認為,二線城市的咖啡市場,還處于咖啡愛好培育階段只有提供有親和力、新鮮感的產品和服務,才會有更多的人愿意了解咖啡、消費咖啡。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7大模塊開店基礎系統梳理+可操作方法論!飲品開店新手必修46講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了解課程詳情:




    如何用財務思維開家賺錢的咖啡館:

    拜托了,請開一家賺錢的飲品店:

    通過產品定位,突破營業額瓶頸: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51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30日 08:00
    下一篇 2020年5月30日 09: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