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關于它的改裝視頻,瀏覽量破百萬,近2000條評價中,很多人想要一起上路。
把咖啡館開在房車里,邊做咖啡邊旅行,這個浪漫又充滿挑戰的夢想,能照進現實嗎?
抖音里大火的那輛咖啡房車,橙黑配色,朝外擺放的咖啡機、磨豆機,配合老式自行車、公路滑板、馬歇爾復古音響,停在黃昏的街頭,傳遞著“人人都是咖啡師“的開放理念。他們去到人來人往的街頭、廣場、咖啡節、山川原野,把咖啡分享給沿途每一個陌生客人——這幾乎是我們能想象到的、最浪漫的咖啡夢。這輛咖啡房車的主人,叫王方樹,是“公路咖啡”的創始人,2016年,他花費約25W改裝了第一輛咖啡車。在抖音上出現的,是花了約45W的升級版,這輛車行程超過5W公里,一路上制作了近6000杯咖啡,把咖啡賣到了西藏,開著它環游世界是王方樹的終極夢想。同樣有“公路”夢想的,還有大理咖啡館老板李珺(圈內人稱“李二狗”)。2018年,李珺花了34萬改裝咖啡房車,給它起名“to go coffee”,在春暖花開的4月,正式踏上旅程。一路上四海為家,玉龍雪山腳下、瀘沽湖邊、通往新疆原始森林的必經之路……這些不受市政管束的地方,都是李珺咖啡車開張的地方。李珺的想法也很浪漫,“和人分享咖啡,才有機會認識各種各樣有趣的人。不是我們帶著咖啡走遍各個公路,而是咖啡指引我們去往各處。”改裝一輛房車,明月星辰相伴、天地皆可入夢,這種極致的浪漫,每個咖啡人都想試一試。但這種“超配”的文藝情懷,誰來買單?但事實上,“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存在著大量連速溶都沒有喝過的人,我們在路上碰到的95%的顧客,都是從未接觸過精品咖啡的人。”王方樹告訴我。在鄉村、山區、低線城市,花一天的飯錢買一杯咖啡,幾乎沒有人這么做,賣給游客只能長期停留,定點販賣。在舍得花30多元買精品咖啡的城市里,因為市政管理,很多時候無法停車。李珺的咖啡房車只做手沖,一個月能賣出約200杯咖啡,一杯30多元,加上偶爾的不定期商業活動,一個月的收入在6000元上下。“基本上能賺夠油費和生活費,指望這個掙錢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主動選擇的生活方式。”李珺說。不同于李珺的經營模式,在旅途中,王方樹的公路咖啡大部分以免費分享的方式,傳播咖啡文化,也為門店導流。如果不能通過咖啡房車獲得營收,旅行變成一場無止境的投入。所有咖啡房車都要面臨的第二個門檻,是流動經營許可證。“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國內在咖啡車許可證方面,大部分城市都是空白,目前只有山東、甘肅可以去開‘餐車流動許可證’,有了許可證才能合法營業。”王方樹說。不同于定點經營,咖啡房車還有第三個門檻,是上牌和年審。王方樹的房車,用了4個月時間,經歷各種困難,花費不菲,才上了牌。還有一些房車是先上牌后改裝,這時候年審就成為難關。如果咖啡房車不能找到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那么這種生活方式,注定只能是少數人的短暫狂歡。“以店養車,以車養店”的模式探索
如何讓咖啡車賺錢?比李珺晚半年入局的Fenny,帶著她的貓女咖啡,正在向公路咖啡學習,希望找到盈利渠道。王方樹作為先行者,這幾年摸索出了一條“以店養車,以車養店”的模式:以門店的穩定營收,支撐咖啡房車的旅行費用,而咖啡房車在旅途上的關注、引發的媒體曝光等,反過來為門店帶來流量。原來,王方樹在做第一輛房車的同時,就成立了甜櫻桃咖啡實驗室,做咖啡烘焙和培訓的業務。他的第一輛咖啡房車,大部分時間固定在實驗室的門口,定點售賣,獲得了經營許可,并不定期參加商業活動;第二輛房車用來“旅行”,在旅途中分享咖啡、收獲粉絲。這個模式目前已經初具成效,“很多人在抖音上、媒體上,看到了我們的報道,每天都有一二十撥人專程來打卡,實驗室門口的咖啡車,平均日出杯量在100多杯,客單價25元。每周有2~3天都會出席商業類活動,參加活動一般3000~4000元/天。”公路咖啡的聯合創始人宋春丹表示。宋春丹是多項咖啡大賽冠軍,目前主要負責甜櫻桃咖啡實驗室運營,和第一輛咖啡房車的售賣業務。宋春丹分析,除了咖啡房車的穩定營收,甜櫻桃咖啡實驗室的烘焙和培訓業務,也有約20%的客流來自咖啡房車的引流。現在的實驗室,位于廣州黃埔古港內,店門口沒有遮陽措施,咖啡車停在店門口,夏季太熱,營業困難。所以,他們計劃找個門前可以遮陽的廣場,開一家新店,把第一輛咖啡房車開過去,定點營業。即便如此,在王方樹看來,“以店養車,以車養店”這個模式目前稍有成效,但還處于探索階段,“并不建議同行盲目效仿”。咖啡房車,想清這2點再上路
老董,是上海ATM coffee&tea的老板,經營咖啡店多年,今年1月30日,老董在豆瓣小組發帖詢問:“想改一輛咖啡房車,邊旅行邊賣咖啡.。”“不知不覺從事咖啡行業已經快10年了,最近一直想趁著自己還年輕,早日開啟自駕環游旅行的計劃,載上三五好友一起,邊走邊玩,順便擺攤賣賣咖啡、雜物,街頭表演,做公益。也許未來還有機會,可以玩攝影,拍視頻,出一本書,做個知名的旅行博主。”這誘人的詩和遠方,連正在寫稿的我都心動了,評論區更是一片沸騰。聯系上老董時,他告訴我,現在還沒有成行,正在找合適的車子,改裝好就要出發,開啟Vanlife(直譯就是居住在房車里的生活,起源于美國)。對于一些人來說,Vanlife代表著自由、旅行、冒險或極簡主義,也是一個掌控自己和生活的過程。當Vanlife遇上咖啡,就更令人神往。但大部分人是不是像自己想象中那樣適合這種生活方式,還是未知。令人向往,也充滿挑戰,圖片來源:公路咖啡
老董看得比較明白 ,對公路咖啡的模式也有所了解,在他看來,咖啡房車這件事,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偏向于商業,一種是偏向于生活。他要做的就是后者,在旅行中享受時刻和自然相擁的絕妙體驗。至于能否賣咖啡,反而很佛系。所以,如果你也是咖啡從業者,也對咖啡房車“蠢蠢欲動”,要問自己2個問題:1、是要短暫的玩玩就收,還是全情投入。如果僅是為了體驗一把,大可租車上路。2、是為了享受生活方式,還是為了探索商業模式。說白了,是純玩,還是希望在玩的同時賺到錢。純玩當然可以任性,如果想賺錢,就要一開始像王方樹一樣,把模式想清楚,當成生意來經營,做好投入產出分析。
咖門2020新飲力大賽第一站上海站觀賽通道已開啟!
6張表格,幫你“設計”出好產品:
“引爆”門店的水果茶產品,你也能做: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