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01 “海底撈悄悄漲價6%” 近日,一位北京的顧客在微博曬出菜單,原本海底撈線下重新開灶令他激動不已,但一看價格頓時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 在微博上,吐槽海底撈漲價的用戶比比皆是。有網友表示,最近兩個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兩個人消費不到200元。 海底撈的漲價引發爭議。支持者認為,眼下成本都在漲,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損失,“海底撈有漲價的權利,吃不吃是你們的選擇”;而反對者的聲音是,工資沒漲,消費卻漲了,不可思議。 據新京報,4月5日晚間,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回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無獨有偶,同樣身為明星企業的西貝莜面村近日也被眼尖的網友發現漲價了。“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 令人難過的是,常喝的奶茶也悄悄漲了價。 從2月中旬開始,喜茶旗下的豆豆波波茶、多肉芒芒甘露、多肉葡萄、芝芝芒芒、芋泥波波鮮奶、流心奶黃波波冰和奶茶波波冰等若干款產品,就已經漲價了,均線產品漲了1到2元。 連一向以平價著稱的CoCo奶茶,也默默漲了價。部分產品價格上調了1-3元不等。 不過很多漲價的商家表示,漲價不一定是全國漲價,而是區域性差別對待,不少品牌在一些地方就沒有漲價。 而這些產品,據業內人士分析,大都是疫情所導致供應鏈成本及人力成本增加引起的,再加上疫情讓他們大傷元氣,很多企業都被壓得“喘不上來氣”,無奈漲價,有的餐飲老板覺得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圖源:北京商報 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飲業內人士看來,海底撈漲價其實也是為了渡過眼前的難關。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盡管餐飲企業開放了堂食,但是進店人員數量受到嚴格限制,還要通過停用部分餐位的方式拉開到店堂食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收業績。 此外,他認為,一些商圈餐飲的營業時間也受到商場、物業等多個單位的限制,營業時長縮短,到店客流難以恢復,加上餐廳還要花費一部分成本在采買消殺用品及防護用品上,這些都導致了餐飲企業復工后成本的提升。因此餐飲企業想要解決眼下運營成本提升的難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產品的價格。 02 “漲價也是無奈之舉” 海底撈、西貝通過漲價緩解經營壓力,雖然從感情上很多人接受不了,但這是市場使然。 圖源:中華衣柜網 1 “原材料太貴了,我們沒資本‘賠本賺吆喝’!” 面對原材料上漲問題,很多的大型餐企帳上有錢能扛過特殊時期,不漲價自己扛下所有損失,但是這樣的企業畢竟是鳳毛麟角,更多的是被現實“磨平棱角”! 長沙知名品牌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以及壇宗剁椒魚頭創始人戴宗,選擇了適當漲一些:“哎,實在是沒有辦法的咧,一點都不想漲價,但是我們是商場和街邊都有旺鋪,成本不低!而且不管是黃牛肉還是魚頭,都是主打品質,用比較貴的原材料,那么上漲比較多,我們也沒啥資本繼續賠錢,只能稍微漲一點點了,具體漲多少,我們還要在研究。” 2 “上座率太低扛不住啊,只能硬著頭皮漲價” 主攻高端宴會方向的長沙“小故宮”西湖樓:“我們部分菜品肯定會有一些調整,整體不會太大變動,因為我們4月1日開始營業,家庭聚餐倒是還行,但是商務還是沒太恢復,對我們影響比較大,我們占地5.8萬平,昨天一共只來了15桌客人,漲價也真的是扛不住啊!” 對于像西湖樓這樣的聚會型餐企,年夜飯清零加上目前高端餐飲上座率比較低,稍微漲價回回血也是情理之中了。 03 餐飲行業漲價自救的思考 疫情期間,復工后的餐飲中,海底撈不是唯一漲價的企業。 根據消息,“只要疫情沒有完全被控制,防疫工作還要繼續,餐飲消費不能完全放開,會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遇到這類問題,參與漲價的企業也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多。” 從海底撈漲價也看到了餐飲行業的發展趨勢,頭部企業趁勢而為進行漲價,在消費端,漲價對消費者有一定情感因素的影響。 圖源:好看APP 疫情對中國的餐飲行業來說是一個分化器,也是淘汰洗牌的加速器。頭部企業依托自身的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品牌力等紅利擁有漲價的話語權、定價權。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這是市場經濟規律,餐飲經營也是同理。餐廳要想提價并不是改個數字那么簡單,而要進行綜合的調整,使消費者的就餐體驗配得上你所定的價格。 疫情倒逼餐飲企業深入思考。 除了傳統業務之外,餐飲企業若能更好地借力互聯網拓寬服務半徑、拓展經營模式,創新發展,才將增強未來應對風險的能力。 在這種非常時期下,用不同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從而開拓更多的新客戶,并抓住核心客戶,也是疫情下餐飲品牌可做的“自救”方法之一。 面對疫情,保住現金流成為了各大餐飲企業“重中之重”的任務,除了節流之外,還要開源,通過各種創新的“自救”方式開拓新的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圖源:段博惠 與此同時,還應該趁這段時間,修煉內功,優化企業管理與精細化運營能力,積蓄能量,迎接疫情結束后的反彈期。 雖然目前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已經正式復工,但是生意卻還遠遠沒有恢復元氣。 許多商場人流稀少,甚至出現餐廳服務員比顧客還多的詭異景象。 復工后的三個月,對于很多餐飲同行來說,就是一場生死大考驗,接下來才是餐飲的至暗時刻。 由于長期的自我隔離,大量顧客消費需求較高,這也許能為餐飲業復蘇帶來機會。 但當下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經濟波動風險極高,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餐飲企業必須積極變革,抓住機會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圖源:石家莊馬可波羅 綜上所述,顯然,企業單憑漲價是無法“力挽狂瀾”的。 但也并不能全盤否定這一舉措,畢竟“海底撈”等企業的這種漲價戰術能否成功,半年之后自見分曉。 而在市場寒冬下,各施其法地活下去,才是“王道”。 小結 疫情雖然已經逐漸得到了控制,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依舊沒有恢復。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在通過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來促進消費,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也許,在當下,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促進線下餐飲的消費,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而漲價,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品牌觀察報、職業餐飲網、每天經濟新聞 作者:禾呈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83.html